二、解析篇知识与尊严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食物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个成语——“求知若渴”,是说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就好像人们对于水的渴求那样强烈。可见,知识对于人是多么重要了。可以说,求知

是培养尊严的最重要的途径。

所谓尊严,辞典上阐释为“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那么,这种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是如何获得的呢?显然,这是买不到也偷不来的,只能靠知识和才干来换取。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不仅内在的品质修养令人敬佩,而且表现在仪表上,也给人一种凛然超凡的感觉,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比如,当我们年轻人面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或老教授时, 我们是否会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些科学家、教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们中间拥有了“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拥有了崇高的尊严。令我们敬畏的就是这种尊严。

所以,若要培养自己的尊严,就要刻苦学习,渴求知识,通过求“知” 来求得尊严。

封建的科举制度,虽然是一种腐朽的教育文化制度,它束缚了人们对知识的自由探求,限制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希望通过学习知识来换取尊严的愿望。

对于这一点,有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当今是改革开放的时候,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需要的是钱,有了钱,就可以有汽车、有房子,有⋯⋯ 也就有了尊严。

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也不能否认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要存在商品经济,金钱就是人们生活所必备的,是人生的重要条件。有了钱, 就可以做成许多事情,达到许多目的,其中当然也包括维护和培养尊严。但是,金钱对于尊严,是充分条件呢?还是必要条件?显然,金钱只是尊严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有钱可以有利于你培养和维护自己的尊严,但并不必然有利于你培养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大富翁”、“大富婆”比比皆是,但扪心自问:是不是每一位富翁富婆都令你尊敬呢?或者说,是否每一位富翁富婆都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尊严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那些把钱运用于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的富商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而那些只顾自己挥霍享受,偷税漏税,甚至利用金钱干一些丑恶勾当的人,难道也能称为拥有尊严的人吗?

其次,我们还必须正确认识金钱与知识的关系。

我们不能只看到金钱对于尊严的重要性,还应看到知识对于金钱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不仅处在经济大发展时期,还处在知识大爆炸时期。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向人们昭示了知识的重要,美国的强大和经久不衰蕴含着知识推动发展的哲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就是金钱”。没有知识的人在汹涌而变幻莫测的经济大潮中也是站立不稳的,试看那些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而在商业交往中被蒙骗受损的人们,那些不懂股市行情而在股票热中被炒得倾家荡产的人们,我们还不足引以为诫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不能只看到金子的光芒,而应寻找一条淘金的路。这条路就是:刻苦学习,掌握知识。

好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知识对于尊严的重要性。国家提出“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高等院校的创办增招,夜大、电大、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都给青年一代提供了更多的求知机会和途径。而高考竞争力度的增强、自学考试成风、考研热, 也都说明了广大青年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求。这是一种可喜现象,它标志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觉悟的提高,从中我们看到了在“求知”这条通向尊严的道路上,青年一代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我们是青少年,甚至是一群刚刚开始走上求知道路的儿童,知识就像大海一样铺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在这样的宝贵时光里,我们所要做、所能够做的,就是“趁着年少时,多读圣贤书”。当然, 这里的“圣贤”书,并不是什么“八股文”,它首先是指我们的课本以及其他相关的科普读物,另外还有一些文学名著,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传记, 从中我们既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常识,又可以学习到人生的哲理。知识的丰富使我们自信,使我们有更高的眼界和对事物的正确的判断力,伟大人物的成功经历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特别是他们在维护自己尊严问题时的做法更可以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好好学习,拥有一定的知识是我们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无知”是人生的不幸。我们只有“有知”,才可以拥有人生的财富,才可以树立我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