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和活受罪
《孟子》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齐国人,每次外出,总是酒足饭饱, 醉醺醺地回家来,还在妻子面前夸口说,都是在富贵人家吃的酒。但从不见有富贵之人到他家来,所以他的妻子颇为怀疑。一天,这人又出门了,他妻子跟踪其后,发现城里并没有什么人伺他说话打招呼。后来,这个人到了城外坟地中,向前来祭奠的人讨残酒和剩菜。这个人的妻子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丈夫所说在“富贵人家”喝酒的真相。
这个故事中的齐人,为了在妻妾面前维护自己“大丈夫”的尊严,不失“面子”,而只能去向别人讨点残羹剩饭,真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要面子”,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维护个人尊严的表现,“要面子”的人,是想用表面上的荣耀来满足自己的尊严感,这和虚荣心是相似的。所以大凡不顾实际需要去“要面子”的人,在生活中往往只能是“活受罪”。不过,如果某种“面子”真的涉及到荣誉或尊严,有点“活受罪”也是必须忍受的。
美国上将麦克阿瑟,在赴菲律宾参加战斗时,是乘船去的。临行前,他
说,“我是怎样去的,我将怎样回来”。当麦克阿瑟准备乘飞机回国时,想起了自己曾说过的话,该怎么办呢?于是派人去测量岸边的海水深度。回国那天,飞机停在了海水中。迎接麦克阿瑟的人看见飞机停在水中,大为吃惊, 以为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浅滩上。这时,只见麦克阿瑟穿着高筒战靴, 从容地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由于海水涨潮,水一直没到麦克阿瑟的腰际。然而麦克阿瑟没有后退,他从容地向对岸欢迎他的人说: “我是怎样去的,又怎样回来了。”话音刚落,岸上人群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对于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来说,似乎算不得什么大事,如此认真, 是不是有些死要面子?问题在于,麦克阿瑟是以言行一致的作风出名的,为了保持这个作风,不失自己的尊严,麦克阿瑟不仅处处谨慎,而且对于越是能显示这种作风的小事他就越认真。如果说,麦克阿瑟一连穿了几个小时的湿衣服是一种活受罪,那么这件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即若要维护尊严,必须付出代价。
真正爱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莫过于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舞会上的“面子”而去向朋友借项链,结果项链丢失,她用十年的辛劳才偿还了债务。也就是十年的受罪仅为了一晚的荣光,这代价也确实太大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丢的那串项链是个赝品,根本不值钱。
然而,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就是有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青少年。他们爱攀比,讲排场,否则就觉得太没面子。没有钱就去借,非得“上档次”, 争个面子不可,结果是负债累累,一时的风光之后,便长久地困苦不堪。许多人后悔不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的学生家境并不好,但偏偏出手大方,目的是为了自己在同学面前不失面子。一部电影中反映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富商的儿子庆祝自己的生日,在豪华酒店里请几位好同学,花了 1000 多元。不久,被请来的这几位同学中的一位男生也要过生日了,由于家境不好,死缠硬磨才向爸妈要来 100 元钱,但酒店的一个包间最低价也要 500 元。怎么办?为了不失面子,只好去打工,每天放学后都到建筑工地去筛沙子, 但就在他生日的前一天,被突然倒下的大钢筋砸死了。这是一个惨痛的故事, 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青少年朋友们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面子”当然是表面的东西,它并不能与真正的尊严划等号。为了真正的尊严,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为了“面子”,为了虚假的尊严而备受磨难,甚至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代价太过惨重了,是要不得的。
还有不少学生,好胜心极强,这当然也是尊严感的一种表现,本非坏事, 但偏偏不愿刻苦学习,考试时为了能得高分、评优秀,就想方设法作弊,这无疑是要“假面子”,将尊严引向了歧途。
我们需要有“面子”,中国作为五千年文化的礼仪之邦,要面子就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但这个“面子”不是来自于空虚的心灵,也不能流于轻浮, “面子”应是内心尊严感的真实流露,要靠真才实学和踏实勤奋来维护,同时也必须有真诚的感情才行。的确对于要什么样的“面子”、怎样去要这个“面子”,是我们尊严修养方面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真诚和信任,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就会大大减少。在年少时、心思要用在学习上, “面子”是要靠自己各方面的成绩来获得的,从功课到做人,每一步都给我
们“要面子”的机会,也就是培养尊严的机会,当然,也是考验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