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的现时意义

我们都知道,尊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俗语说“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被众人唾弃,没有尊严,就是不生病也会很快死去。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代心理学证明,一个人,只要能保持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本质,在精神上就有了支持,他也就因此而感到做人的资格,做人的意义。人们在社会上忙碌着,忙着升学考试,忙着挣钱发财升官,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因素: 可以通过这一切而得到人们的赞叹、羡慕,在世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否则的话,大学考得再好,钱挣得再多也没有意义,也很少有人会有刻苦学习、力求上进的动力。所以说,如果没有尊严的需要,个人的进步就会成为空话, 社会的进步也会停止。

但是,尊严也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尊严有不同的内涵。但无论怎样,作为人类精神之一的自尊感,永远都有它一成不变的价值内核。古今中外,人类信仰的都是正义、善良、勇敢、仁爱等合乎人类道德价值的品质。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不要怀疑,不管哪一个时代忽然流行起“自私”、“虚伪”,也不要被一阵歪风吹昏了眼睛,否则的话会受害无穷。青少年缺少的是经验,是明晰的辨别力,容易被一些富有刺激性的现象所迷惑,这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有的小学生看了港台的电视剧,竟然很羡慕里边流氓阿飞的“厚脸皮”,认为那种嘻皮笑脸遭人指责还满不在乎是一种时髦,于是也学着样儿,“我就是不要脸,怎么着?”不要脸是很可怕,很多人可能会对你的“不要脸”愤怒、无可奈何,但是,你一旦放弃尊

严,你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从其结果看,不在乎尊严可呈现一时之“豪气”, 但是这是多么低劣的豪气,它一步步会使一个人很快走入深渊,走向犯罪, 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另一方面说,就算一个人不走到犯罪的那一步,在一个以尊严为做人标准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很难生存下去。他会得不到同情、理解、友爱和帮助,周围的人都鄙视他,厌弃他,甚至惩罚他,他处处感到自己不像一个人。这感觉本身就是一种煎熬,他的生存也就没有了乐趣。说到底,一个没有尊严的人只能是一个被社会、人群抛弃的人,同时也是被自己的人生抛弃的人。

没有尊严实在是很可怕,法国大教育家卢梭曾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犯罪,甚于死亡,甚于怕世上的一切。”如果“丢脸”是一项简单的惩罚,恐怕不会引起这么大的恐惧吧?这其实与我们上面所说的相呼应,心理学家认为,对一个社会中人的最残酷的惩罚就是剥夺尊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我还有什么脸活呀?”瞧,这并不是没钱活下去,而是没有面子了,感到活不下去。所以说,没有面子最可怕。一个人犯了错,甚至犯了罪,进了监狱, 也是要给予他们面子的。我们都知道对待犯人不许任意打骂的道理,并且要经常教育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留有希望。如果把尊严彻底给剥夺了,他们可能会从此彻底沉沦下去。其实,很多犯人出狱后心理不平衡,有自卑感, 意志消沉,都是感到活得没有尊严,所以活得很痛苦。

尊严是一种心理支撑,这支撑并不是简单的,比如虚荣心、自大狂等等, 我讲尊严的现时意义,就是想讲清楚它的支柱。解放之初,穷人翻身得解放, 无产阶级成为最有尊严的人;“文化大革命”十年,尊严的主人变成了“红卫兵”、“造反派”;改革初年,知识分子一度辉煌,被喻为“精英”;现在是开放时代,市场经济时代,金钱成为有身份有能力有尊严的一种标志, 很多小孩崇拜的人都是“开着高级轿车,手拿大哥大,身穿皮尔·卡丹,气派又潇洒”。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并没有认真对待尊严的本质。当然,时代的风气造成了这一切。在今天,人们崇尚物质条件已经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但精神的高度这时候往往被忽视。马克思说:“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这是一条真理,一个清贫的人尚可维护自己的人格,但一个人若沦为乞丐,又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呢?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 物质条件是必要的,是基础,贫穷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但话说回来,一个人可以“人穷志不短”,发愤图强,通过自己的创造来获得人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获得尊严,这是人生最积极的方式。如果一个人不思进取,仍以自己的贫穷为满足,那就另当别论了。解放初期,穷人是最有尊严的人, 因为他们是被剥削,被压迫,也就是被迫做穷人的,解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富裕起来。所以,在现代社会里,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只看每个人是否努力,是否有拼搏精神,这时候穷困就不再是有尊严的象征,相反,那是无能的标志。这时候,尊严的支撑就需要物质作基础了。当然,由于我们国家还在发展之中,许多地方还不完善,比如教师待遇偏低等等,但不能因此而说教师是这个社会没有尊严的人,国家正在千方百计给教师提高工资,给教师设立教师节。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客观地看问题。

既然物质是基础,那么,我们只需要钱就足够了吗?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的社会和人类从来也不会把一个仅仅有钱的人当作典范,我们也曾听到前几年发财的人感叹说:“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

瞧,有钱人仍是个穷人,他们哪里有尊严可谈呢?金钱显然不能成为尊严的支撑,哪怕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潜能和价值》一书中曾谈到,物质可以使人的基本欲望得到满足,这些欲望是低级的,只有在低级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人才有高级的精神需求。所以,尊严依赖物质基础。我们看到领导人在重大场合总是衣冠庄重,这形象使他们不怒自威,尊严立现。我们接待外国元首,也都是给他们极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尊严。但仅有这一切都还远远不够。一个国家如果综合国力上不去,就会受人欺负,国家的尊严便很难维持,用再高的规格来接待外国领导人,也不会得到他们的尊重。我们的老祖宗就是因为国力薄弱,被殖民主义者打得落花流水,割地、赔款,受人侮辱,就是送上了土地、银子, 也没有得到殖民者的尊重,恰恰相反,得到的是耻辱。百年巨变,当中国强大之后,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就再也不是一个世纪之前的样子了。邓小平对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毫不含糊地说道:如果香港问题不能和平解决,我们就考虑其他方式,甚至是武力解决。英国人看出了中国的强大,只好同意把香港还给中国。不错,物质是基础,但是,物质的背后更强大的仍然是精神!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物质的丰富几乎不可能;如果没有精神,物质再丰富也会失去意义,对一个国家是如此,对个人也是一样。康乾盛世,清朝处在物质极丰盛的时期,据史书记载,乾隆时期清朝国库里的银子怎么花都花不完似的。但是,乾隆以及他的子孙们都没有远大的目光, 没有更强大的精神境界,结果到头来葬送了国土,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物质满足不能代替精神需求,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必然的。我们的老圣人曾说过:仅仅是吃饱了、穿暖了就满足了,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尊严的支撑既依靠物质,又不能仅仅依靠物质,具体点说,就是物质的创造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二者的高低关系应该明确。物质只是使我们可以活得有尊严的手段,它本身并不等于尊严。所以,轿车,房子,大哥大,皮尔·卡丹,都只是基础,拥有这一切的人,可能是受人尊敬的贤人, 也可能是“穷得只剩下钱了”的空虚者,甚至可能是一个坏蛋。

明白了物质只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的基础这一结论,在眼下这个市场经济时代尊严的内涵便很明确了。我们需要经济基础,大胆追求物质丰富,但这一切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首先要靠自己创造,培养自己作为人的创造力、成就感,在物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仅仅为了物质,就好比在半路上停车,并没到达目的地。只有在我们自身充分强大之后,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都极为丰富之后,面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我们才能显示尊严。

现在就要努力,虽然我们还小,但我们对尊严的认识应该从小做到,对尊严的培养更应该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今天是懂得尊严意义的孩子,明天就是拥有尊严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