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大庄园——姜氏庄园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东的桥河岔乡刘家峁村,是陕北大财主姜耀祖于清光绪年间投巨资历时16年亲自监修的私宅。
姜氏庄园砖、木、石三雕艺术十分讲究,整座庄园无处不雕,无处不琢,大至整个建筑设计,小到各个微小装置,都有数不尽的“雕”艺术,这些都充分说明庄主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内涵,体现出独具匠心的建筑科技和历史艺术价值。
姜家父子始建姜氏庄园
姜耀祖是我国20世纪初时,陕北一带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他拥有土地上万亩,年贮粮数千石,可谓财源广进,积蓄丰厚,但姜家的兴旺不是起自姜耀祖,而是始于其祖父姜安邦。
据说,姜安邦务农出身,特别能吃苦。起初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地主马良家揽工干活,勤勉谨慎,深得主家好感,把女儿许配给姜安邦为妻,并资助一些钱物。
姜安邦有点资本后,一是扩大商业经营,加快周转;二是放高利贷;三是借灾年粮贵地贱收买土地,到其鼎盛时期独自占有土地便有12000余亩。
在姜安邦发家致富期间,他还生养了4个儿子,前三子无后,只是第四子姜锦瑭有继。分家时,姜锦瑭分得土地2000余垧和大部分产业。
姜锦瑭和他父亲一样,不仅精明能干而且还勤俭节约。家中虽有雇工干活,但自己从不摆出少爷的架子,而是和雇工一起上山劳动,一起修缮窑洞。
在姜锦塘的辛勤劳动下,他不仅聚敛了很多财富,而且在米脂城附近的很多镇上都有他的生意。
到姜锦塘晚年时,他又喜得一子,取名为姜耀祖。因为是老年得子,姜耀祖被视为姜家的掌上明珠。
在姜耀祖很小的时候,姜锦塘就送他到私塾读书,因姜耀祖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尤其爱好诗词,被老师称为可造之材。然而很可惜的是由于姜锦塘年事渐高,姜耀祖不得不较早辍学,替老父掌管家业。
此时,姜锦塘正在做一项大工程,那就是为姜家人修建一座大宅子。
姜锦塘请风水先生勘察选址,最终选定在牛脊梁向阳山湾作为姜氏庄园的基地,并于1871年破土兴工。
由于姜锦塘年老体衰,不胜操劳,当自己的儿子开始掌管家业以后,他便把庄园的修建事项交付于姜耀祖实施。
姜耀祖雇用了县内东乡马鸣骏、王宝贵、李凤飞等许多名工巧匠。普通工匠主要是本村农民,通常上工数十人,用粮食当工钱,加上人工伙食,一年耗粮食上千石。
庄园建造前,施工人员先削崖劈山,再打井砌墙,由下而上依山傍岭逐层修建。
姜耀祖不仅聪慧达观,而且在修建中,他还经常遍访各地的名门豪宅和晋中富室,汲取各处优秀的建筑特点,并和自己请来的大匠师们边设计边兴造的,为此,庄园的一切布置都独出心裁,巧妙地将陕北黄土高原传统的窑洞结构与京城、晋中的四合院模式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以窑洞四合院为主体的建筑群体。
同时,姜耀祖还与各地的名匠、专家会商,设计出前有寨墙、上中下三层相连的套院形式,从下而上逐年有序施工。经过了16年的漫长岁月,用工约20万人,终于在1886年竣工落成。
这座庄院以石建筑为主,无论是寨墙、涵洞、拱窑的垒砌,道路、台阶、院落的铺设,石锅台、石炕栏、石床、石仓的安置,还是门墩石狮、门额石刻、穿廊挑石的精雕,石水槽、石鱼水道、石马槽、拴马桩的雕刻,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无不体现石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处理。
其水磨砖雕人物形象、鹤鹿松竹、流云花草、造型图饰,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门庭木刻彩绘花形、窗棂窗扇、枋额匾牌,也都与主体搭配得宜。
庄院采取北京四合院构造,结合陕北窑洞特色而建。它磅礴大气,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其设计巧妙,施工严密,布局合理,浑然紧凑,对外严于防卫,院内通连方便,室内冬暖夏凉,起居舒适得宜,是西部高原窑洞建筑的光辉范例、石雕砖雕与木刻砖塑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让陕北民间工匠技术在这里得到了高度发挥。
姜耀祖一生最大的建树就是修造了这座耗粮上万石的大型庄园,因为此庄园是作为姜家人的私宅而修建的,为此,大家称它为姜氏庄园。
此庄园建成的数十年间,该宅院主要由姜耀祖及其子孙居住。
[旁注]
千石 石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单位。用于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用于重量单位,120斤为一石;用于地积单位,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千石作为粮食单位,为12万斤。
私塾 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
风水 本为相地之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坐向、建设等,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涵洞 是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由洞身、洞口建筑两大部分组成。其作用与桥相同,但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此外,涵洞还是一种洞穴式水利设施,有闸门以调节水量。
拴马桩 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它原本是过去大户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琢而成,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阅读链接]
据说,姜氏庄院的所在地米脂县内的姜姓始祖为姜弼臣,字思政,华阴县东班庄人,本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大约在明嘉靖年间因故流落米脂,住县城南文屏山下的南寺坡,娶妻班氏。
300多年后,姜氏已繁衍到几十世,后人遍及米脂附近的刘家峁、姜兴庄、桥沟、沙坪上、七里庙等十几个村庄。
刘家峁村以姜姓住户为主,族系纷繁,第十二世姜耀祖是重要一支。
姜耀祖的曾祖父姜怀德是姜家的第九世,据说,他年轻时曾中过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