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兴起杂剧

元杂剧是元代带有浓厚地域性特点的戏曲艺术形式,属“北曲”声腔系统。元杂剧的兴盛有多种社会原因,就其艺术形式的前承关系讲,宋金时期民间流行的杂剧院本以及诸宫调等说唱歌曲多种民间音乐形式,都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特别是构成中国戏曲音乐一大支脉的曲牌体唱腔形式,在宋代诸宫调说唱音乐已具成熟形态,而宋金杂剧以“五花弄”为典型特征的戏剧行当表演体制,都使得元杂剧的发展繁盛立足于一个充实的基础。

杂剧作为元代最突出的音乐成就,处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杂剧作为中国戏曲艺术最早发展成熟的戏曲种类,是在唐歌舞戏、宋金杂剧院本等戏曲源流基础上形成的戏曲艺术形式。元杂剧创作中,可考的剧作家有 80 多人,产生了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廷玉等一大批著名剧作家,产生有前所未有的、数量众多而又具相当艺术水准的剧本。今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有五百余种,而现存发现的剧本有一百七十多种。元杂剧剧本受到西方各国学者的重视,它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席位。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1912)提到《赵氏孤儿》、《窦娥冤》、《倩女离魂》、

《汉宫秋》等 30 种杂剧剧本被译为诸国文学。

杂剧的结构基本上有统一的规范,多为四折一本,此“四折”结构,多符合剧情发展的起、承、转、合一般规律。四折中间有时可另加“楔子”起提示、补充剧情的作用。为适应复杂剧情需要,也不限于四折。如王实甫《西厢记》用到二十折(仍分五本,每本四折)。其演出形式由“曲”、“宾”、

“白”、“科”组成。“曲”是戏剧音乐歌唱部分:“宾”、“白”是戏剧语言部分,“科”是“科范”简称,是某种功作规则。

杂剧的音乐可说是唐宋以来各类音乐体裁及当时诸种曲调的荟集。据王国维对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所举杂剧 335 个曲牌的名称进行研究,指出有一半以上曲调来自唐宋以来歌舞大曲音乐、词词音乐及诸宫调曲调等。杂剧曲牌联套的声腔系统,与一本四折结构相应,在音乐上是每一折由若干单体曲牌联接成一个完整的套曲形式,一般一剧有四大套曲。套曲前有引子, 后有尾声,中间若干单曲按一定的曲体逻辑相联。歌辞上是一韵到底,音乐上一般属于同一宫调。杂剧的伴奏乐器,以笛、鼓、板与锣为主要乐器。

元杂剧音乐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故又称“北曲”。其曲调属七声音阶,旋律进行多四度以上跳跃,节奏质朴紧促,爽直流畅,唱词用韵以北方语音为准,字多腔少,风格遒劲沉雄。一本四折,一折一宫,每折为一套曲,曲牌均用一韵。一个主要角色(正末或正旦)担任主要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