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文人作词之风渐开

民间曲子词生动活泼,很快在民间兴起,中唐的一批诗人,开始留意这种新生文体,开始在民间词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韦应物、戴叔伦、张志和、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竞相试作,作词之风气渐开,他们所用词牌不多,全是小令。

韦应物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他擅长作诗,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写景和隐逸生活著称。韦应物的词有《调笑令·胡马》二首,其中《调笑令·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首小令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离乡远戍的士卒的孤独和惆怅。作者以清晰的线条,单纯的色调,描绘了边地辽阔的草原风光,和彷徨在这奇异雄壮的大自然中的胡马的形象。语言浅直而意蕴深曲。

这首词笔意回环,音调宛转。它不拘于马的描写,而意在草原风光;表面只咏物写景,却处处含蕴着饱满的激情。

戴叔伦,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戴叔伦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简单来说就是戴叔伦要求诗中写景要有韵致,有余味。戴叔伦有一首《调笑令》词可见出他追求情景相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这首边塞词抒写了久戍边陲的士兵冬夜对月思乡望归的心情。词借助草、雪、月、笳等景物来写征人的心情,也表露了作者对征人的深切同情,情在景中,蕴藉有味。

张志和,他作的词《渔歌子》5首,抒写自然山水美景和自己的闲淡情趣。其中有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广为流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寥寥几笔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南国水乡图。这组词和者甚众,据说连日本嵯峨天皇也有和作。

王建,大历年进士,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乐府诗。

除乐府诗以外,王建擅长写《宫词》。他写有《宫词》百首,以白描见长,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地描绘宫禁中的宫阙楼台、早朝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犹如一幅幅风俗图画。

王建的一首宫词《宫中调笑·团扇》很有代表性。全词如下: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此外,王建还写过《宫中三台》和《江南三台》等小令,在中唐文人词作者中,王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元和年间之后,文人作词者更多,其中以白居易和刘禹锡最为著名。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之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词以白描手法写景言情,色彩明丽。白居易还写有一首《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全词既有民间曲子词的真挚生动,又避免了其粗疏俚直。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刘禹锡的《竹枝词》、《浪淘沙》等师法民间,清新活泼,亦诗亦词。而《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不再咏调名本意,在意境上更加词化。

其他如顾况、韩翃等诗人也都有词作传世,这可以证明,盛中唐人作词之风已经渐开。盛中唐词的词牌很有限。常有的也就是《一七令》、《忆长安》、《调笑》、《三台》等十几个,还有一些词牌是以整齐五七言句为基础的,如《菩萨蛮》、《清平乐》等。

中唐期间的词用语比较口语化,诙谐生动,与民间词的语言风格比较相近,与诗的语言差距大,有向民间词学习的痕迹。

中唐词不但语言风格与民间词相近,而且思想内容也比较接近,不过艺术上更精致细腻,格律上更讲究,这为晚唐词的成熟做出了贡献。

[旁注]

小令 词是配“燕乐”的,在“燕乐”中,“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就歌词部分而言,清代毛先舒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外为长调”。

《调笑令》 词牌名。32字,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难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言叠句必须用上六言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又名《转应曲》。

《渔歌子》 原是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27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

白描 国绘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竹枝词》 词牌名。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的民歌。唐代刘禹锡被贬夔州时,在那里学习《竹枝词》,并改作新词一首,多写当地风土人情和男女恋情,也有曲折地表现他胸中积愤的。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绝,语言通俗优美。

《浪淘沙》 词牌名。原为唐时教坊曲名。词句即咏江浪淘沙,原为28字,即一首七言绝句。至南唐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变得宽泛而不必切题。

[阅读链接]

文人词的作品,最早的著作权记录在天才李白名下。今传为李白的词作,且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共有20余首。其中有《尊前集》收录《连理枝》一首、《清平乐》5首、《菩萨蛮》3首、《清平调》3首,计12首。南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19收录《忆秦娥》一首;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收录《竹枝词》两首;明周瑛等《词学筌蹄》卷5收录《长相思》一首;清程洪等《记红集》卷一收录《秋风清》一首。其中的一首《菩萨蛮》和一首《忆秦娥》被誉为“百代词祖”。

关于这两首词的著作权是否归属李白,争议颇多。认为是李白的观点主要以为唯有李白这样的才气才写得出来;认为不是李白的主要观点,是以为这两首词艺术上太成熟,比晚些时间的词作者的词作更成熟,有点“超越时代”。

双方的观点都是“凭感觉”,并无多少说服力,所以这两首词的著作权依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