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敕建普宁和普佑等寺

清朝初年,藏传佛教在我国蒙、藏地区,包括青海、新疆等地,势力强大,教徒信仰虔诚,佛经教义是蒙、藏人民的精神支柱。

喇嘛教上层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着地方政权,经济上汇聚着大量财富,文化上掌握着经堂教院。为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清政权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的“怀柔”政策。

避暑山庄自康熙皇帝驻跸使用以后,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几乎每年秋弥前后均要在此长期停住,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由此而来的大批蒙藏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谒见皇帝,参加庆典。

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功能上同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

清时,在承德及滦河一带敕建寺庙43座。其中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有30座。避暑山庄内有16座。包括珠源寺、梅檀林、汇万总春之庙、水月奄、碧峰寺、鹫云寺、斗姥阁、广元宫、永佑寺、同福寺、仙苑昭灵,即山神庙、法林寺、灵泽龙王法、西峪龙王庙、涌翠岩、上帝阁。

在山庄西部两座有穹览寺和琳霄观。山庄东北部有12座为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和广缘寺。

其中,罗汉堂、广安寺和普乐寺3个庙,朝廷“向未安设喇嘛”,由内务府管理;而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9座庙设8个管理机构,而普佑寺附属于普宁寺由朝廷派驻喇嘛,京师理藩院管理并逐月按人数由理藩院发放饷银,清正史文献将这9座寺庙称“外庙”,后俗称“外八庙”或“热河喇嘛庙”。

普宁寺位于避暑山庄北部武烈河畔,建成于1759年,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3.3万平方米,是山庄外八庙中最为完整、壮观的寺庙建筑群,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

史料记载,清朝廷在安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后,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上层贵族封爵,效仿西藏桑鸢寺建制修建此寺,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久普宁”,所以此寺名为“普宁寺”。

普宁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装饰有螭首。寺庙中的“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在古建彩绘中更别具一格。

普宁寺寺院前半部由山门、幢竿、钟鼓楼、碑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组成,为传统的汉族寺庙建筑形式。寺院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内有哼哈二将塑像分列两边。

山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中间为碑亭。碑的四面分别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碑文。满族石碑在中间,蒙藏在其左前方和右前方,汉族在后。

象征着蒙藏是其的左膀右臂,是满族的羽翼,翅膀。而汉族,则是其坚强的后盾。碑文记述了清政府平息叛乱、统一天山南北的经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

碑亭后面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端坐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佛,形象慈祥憨厚,笑容可掬。

两侧为护世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铜制鎏金喇嘛塔。

普宁寺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东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原有500罗汉塑像,现仅存200余尊。

普宁寺寺院的后部,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这些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巧妙灵活,体现了喇嘛教的宇宙观,具有浓厚的喇嘛教色彩,是一组藏式风格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

这尊金漆木雕佛像通高27.21米。其中须弥底座高为1.22米。须弥底座上的莲花座至无量光佛顶部高度为22.29米,底下3.7米。

大佛腰围15米,重量为110吨,仅头部重就达5.4吨,这尊木雕佛像高大雄伟,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是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及殿中精华,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像。故普宁寺又称“大佛寺”。

大佛的内部结构很复杂,大佛全部为木结构,腰部至莲花座用15根木柱来支撑大佛上部。正中使用一根柏木中心柱,四根戗柱,十根边柱。

中心柱直达大佛顶部。其他14根戗、边柱直达大佛腰部。中心柱位于大佛正中高22米。由两节柱墩连接而成,是整个大佛的骨架。骨架外围围以木板雕刻衣纹。整尊佛像是由松、柏、杉、榆、椴等五种木材125立方米拼制而成后,分三层雕刻成型的。

大佛佛像比例匀称,纹饰细腻,而且恰如其分地传出佛的表情神采,宝相庄严,这在我国大型的佛像雕塑艺术上是十分罕见的。

大佛共有42只手臂,除去合掌的双手外,其余40只手都持有法器。42只手都具有各自名称和用途,如第一只手名为施无畏手,作用是除一切众生怖畏。

普宁寺体现了我国古建筑艺术表现能量,其宏伟壮观风格独特,又反映出佛家的宗教感染力,是其他艺术无法代替的。

普宁寺在古代文明史的宗教文化中,其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几乎在国内外起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铺垫着人类文明的艺术之路。

在佛教文化领域中可称“华严三圣”汇聚;佛法僧三宝喇嘛传承,佛祖故事连壁,菩萨罗汉挤身殿堂。普宁寺不愧为佛教的宫殿,文化之旅的圣地。

普佑寺位于避暑山庄内,始建于1760年。清廷在建普佑寺之前,避暑山庄己有3座皇家寺庙,而且常驻有大量喇嘛。

为通过宗教渠道加强内地与蒙藏地区的联系,提高喇嘛文化素质,清廷在普宁寺东建立了喇嘛诵经的札仓,作为承德外八庙喇嘛的“经学院”,俗称“普佑寺”。

在乾隆时期,普佑寺由普宁寺住持代管,宗教生活附属于普宁寺。普佑寺设“四学”,开讲显宗经学、密宗经学、历算学和医药学四大部分。

这里不但培养外八庙的喇嘛,蒙古各部的喇嘛也选送到这里学经。学经费用全部由朝廷提供。当时,这里不仅是喇嘛云集研习佛教经典、理论的经学院,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普佑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坐北面南,布局呈长方形。平面布局打破了传统的“伽蓝七堂”的汉式手法,天王殿居中,前建佛堂,后又增添了凹形经楼,使其前后形成二层院落,布局十分严谨。

殿内供奉的佛像,也与其他寺庙不同,有汉式的,也有藏式的,是外八庙中别具一格的庙宇。

普佑寺寺庙的建筑式样以汉族为主,但布局独特。普佑寺与普宁寺围培相连,东西59.3米,南北116米,占地面积0.68公顷。

山门与普宁寺山门平行,面宽五楹,进深三间,两侧设腰门。山门正北是大方广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大方广殿前檐上联:

妙相现庄严仁敷华梵;

慧因资福德喜洽人天。

殿内题额“大千功德”。前檐下联:

法演大乘妙因宗海藏;

福覃诸界慈愿溥恒沙。

殿前东西为配殿,各三楹,组成一进院落。院落前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二进院落前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两侧设腰墙、腰门。

天王殿北为法轮殿,为寺内藏经楼。面阔、进深各七间,周设廊,方形重檐攒尖顶,黄琉漓瓦覆顶。下有须弥座台基,北各出三阶,东西各出一阶,三排列柱沿方台环布,老檐柱间装菱花隔扇。南北正中三间、东西正中一间设门,其他各间设槛窗。上檐施七踩单翘单昂斗拱,向内收进两步架;下檐施五踩单翘单昂斗拱。

殿内施井口天花,四角用抹角梁,形成八角井口,中心起方形藻井。殿内供释迦牟尼鎏金铜佛。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楹。

法轮殿后为“n”形经楼,两层,面阔十三楹,硬山屋顶,前檐出廊,由廊庑与东西配殿相连,二层柱间设围栏,檐部额枋以雀替支撑,腰檐挂滴珠板。下层柱间倒挂楣子,两端装饰花牙。原来殿内有造型各异的罗汉像500尊,后来仅存170尊。

安远庙位于武烈河东的山冈上,分三层墙垣。它建于1764年,其建筑形式是仿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又称“伊犁庙”。

相传1757年,达什达瓦部历尽千辛万苦,举部投归清政府。乾隆皇帝为了安抚达什达瓦部落,将他们迁徙到承德定居,并在驻地山冈上建“安远庙”,寓意安定远方,团结边疆各民族,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安远庙落成后,不仅成为达什达瓦部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清王朝用来团结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活动场所。

安远庙占地2.6万平方米,其建筑布局整齐对称,中轴线分明,以山门、碑亭、普渡殿和后山门为主体建筑。

山门内,有一片空旷的平地,是当年达什达瓦部众在此举行“步踏”宗教活动的地方。山门以内中轴线上还有三层门。

第一层门为棂星门,有腰墙横隔,两侧各有五间配房;第二三层门用砖石构成三个拱形门洞,檐歇山顶;第三层门周围以单层群房围绕,共64间,群房正中是安远庙的主殿普渡殿。

殿前有一通卧碑,正面刻写乾隆皇帝《安远庙瞻礼书事》碑文,两侧刻乾隆皇帝的诗,叙述安远庙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普渡殿是该庙主殿,重檐歇山顶,用黑色琉璃瓦覆盖。内部是一座三层楼房。第一层正中,一尊木雕坐像,名为绿渡母,四周壁画,精工艳丽,丰富多彩,人物传神,描绘佛教故事。

二层楼上,原供释迦牟尼、迦叶和弥勒三尊佛像。第三层楼上,有一尊9头、34臂、16只脚的护法神像,名为大威德金刚。

安远庙具有明显的蒙古建筑风格。其布局平坦、宽敞、开阔。中轴线分明,规整对称,主体建筑是藏族寺庙的“都纲”法式,又糅合了汉族寺庙的某些艺术手法,在承德外八庙中独具一格。

普乐寺始建于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和正殿组成。

东部为藏式城台建筑,主体建筑为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位于武烈河东、磐锤峰西的山冈上,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普乐寺建筑布局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为典型的汉族寺庙形式,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宗印殿、慧力胜因两配殿组成。天王殿面阔五间,殿脊用卷草琉璃瓦,中置三座琉璃喇嘛塔。殿内供四大天王、弥勒和韦陀像。

宗印殿面阔七间,屋脊装饰色彩缤纷的琉璃件,以数条绿琉璃云龙贯空,当中置琉璃塔,塔两侧镶嵌吉祥八宝浮雕。宗印殿正中供三方佛,即东为药师琉璃佛,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

三佛背光上大鹏金翅鸟浮雕;两侧供八大菩萨,右是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左是普贤、弥勒、虚空茂、除垢障。宗印殿两侧左方是慧力殿,右边是胜因殿,两殿内供金刚佛。

后半部为藏式的阁城建筑。阁城或称经坛、坛城,共三层,一二层为高大的正方形石台,第二层台四角和每边中点置琉璃喇嘛塔座,第三层石台上便是中心建筑旭光阁。

旭光阁和阁城是喇嘛教“曼陀罗”的变体,其基本布局是十字对称,方圆相间,八座喇嘛塔象征着曼陀罗的八柱,和旭光阁共同构成“九山”。

旭光阁内,中央圆形的石造须弥座上旋转着国内最大的木制曼陀罗,它以37块木头作成,代表着释迦37种学问。内供胜乐王佛双身铜像,俗称“欢喜佛”或“欢乐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变体。

[旁注]

雍正皇帝(1678年~1735年),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庙号“世宗”,他在位时实施一系列铁腕措施,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螭首 螭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传说中的蛟龙类。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

山门 一般指寺院正面的楼门。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来人们把寺院泛称山门。

莲花座 据传,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

单檐庑殿顶 为我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因为庑殿式屋顶上共有五条脊,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所以称“庑殿顶”。

重檐攒尖顶 攒尖顶为我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类似锥形,有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数种,又有单檐与重檐之分,重檐攒尖顶较单檐攒尖顶更为尊贵。

藻井 是我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木雕 是我国雕塑艺术的一种,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人或物。在我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

斗拱 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曼陀罗 藏传佛教术语,也称“满达”、“曼扎”或“曼达”,意译为坛场,以轮圆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

[阅读链接]

在普宁寺大乘之阁内供奉着一尊1.52米高的无量光佛像“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她除去正中合十的双手外,其余40只手,每只手手心各有一只眼睛。

关于千手千眼”之名,据说缘于佛教的千手千眼佛的造像,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具千手千眼;另一种就是这种40只手眼的形象。

按照佛教的说法,40只手和眼睛各配以“二十五有”,就是佛教中的25种因果报应。25乘以40,便是千手千眼了。它的含义是观世音菩萨的手多、眼多、智慧多、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