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古邑——汾城古镇

汾城古镇地处山西省襄汾县城西南16千米处,唐初时为唐代开国名将尉迟敬德的封地鄂公堡,也叫“敬德堡”。

唐贞观年间县城由泰平迁到此地后,其名更改为“太平县”。此后,由于历朝的陆续建设,使汾城古镇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

汾城古建筑群,总面积大约为20000平方米,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它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和城墙等建筑物。

唐初始修县衙大堂等建筑

汾城古建筑群位于山西襄汾城西南16千米处,历史悠久。公元前718年,由于曲沃庄伯攻打晋都,晋鄂公不得已逃至“鄂邑”,就是后来山西乡宁,与尉村接壤。

鄂邑地处山区。为巩固政权,防御政敌追剿,晋鄂公在山下要冲尉村北门处构筑了城堡,尉村的初名“鄂公堡”也就由此诞生了。

战国时,汾城又名“临汾城”,是魏国的城邑,其旧址在后来的山西襄汾城南与新绛交界的晋城村。

西汉时,汉朝在晋城村置临汾县,县域包括后来的山西新绛和襄汾南部。446年,北魏分临汾县北境设泰平县,县治就在后来山西的襄汾古城镇。北周时,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泰平县改名为“太平县”。

唐一统天下后,分封浴血奋战、屡建功勋的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的封邑就在汾城和尉村一带。唐朝官员以“职分田”代替俸禄,尉迟敬德大约分得千亩“职分田”和三千亩“永业田”。

因其封地曾是当年晋鄂公的地盘,因此尉迟恭的封号被定为“鄂国公”,尉村也叫“职田庄”。

尉迟敬德在被封为“鄂国公”后,他一面屯兵屯田,一面训练部队,源远久远的鼓车文化在尉迟恭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因此汾城、尉村两地均曾用“敬德堡”或“鄂公堡”命名。

尉村后来仍遗存有“土地娘娘”庙一所。至今,娘娘庙内的古戏台还保存完好,戏台两边有一副石刻对联,写的是:

即景生情,水月镜花真妙悟;

逢场作戏,吴歌楚舞尽奇观。

在633年时,太平县移治到敬德堡。在其北门处,残存着一个古老的城门,就是后来的尉村城门楼,还有清朝康熙皇帝御赐匾额,书“鄂公堡”3个遒劲的石刻大字。

当时,作为太平县治城邑,“鄂公堡”不仅建有城墙、街巷、府衙、庙宇、店铺和民居,还有行政、戍守、商贸和教育等职能机构。

太平古邑除了城墙、民居之外,不外乎衙署类建筑,市场性建筑,礼制性建筑以及宗教类建筑,所有这些特征汾城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千百年来,襄陵县和太平县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们安居乐业,素以“金襄陵,银太平”并称于世。

汾城古建筑群,从金朝至清末,规模庞大,约有40余座古建筑,总面积大约2万平方米,是一组历史原貌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山西十大古建筑群之一”。

汾城古建筑群的主要建筑物有县衙大堂、鼓楼、文庙、关帝庙、学前砖塔、城隍庙、明伦庙、社稷庙、洪济桥和城墙等。

县衙大堂位于古太平县城东南,始建于唐朝,曾经是唐赫赫有名的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帅府。尉迟敬德去世后,帅府改为县衙大堂。

1695年,县衙大堂毁于大地震,1696年清朝重修。这县衙大堂共五间,虽几番重建,却依然保持着大唐盛世不事雕琢但求浑朴的不凡气度。县衙大堂内悬挂有“天理人情国法”和1730年雍正皇帝御笔“忠爱堂”两幅匾额。

鼓楼位于太平古邑的十字街中心,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共分三层:下层为青砖白灰、八卦攒顶结构,上两层为木质结构。

鼓楼重建于明代,几经战火,已破损不堪。后清代康熙、道光年间均有重建,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约15米左右。

鼓楼底座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砌女儿墙,中部沿四立柱砌清水墙,鼓楼底层东、西、南、北四门相通,4个门的上方均有石匾,分别是:“东眺塔汾”、“西望姑射”、“南通禹畿”、“北临尧都”。内部以木梯登二层。

第二层南、北两方各悬挂一块木匾,南匾上书“太平古邑”,北匾上书“揽月留云”。楼上置木栏杆,可远眺四方,上下两层均以木斗拱承托出檐和翼角,外观威严而华丽。

文庙位于古太平县城西北,城隍庙的东南,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始建于唐初,元代在1269年重建,明清两代屡有修葺。

文庙的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与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和崇圣祠等组成。

文庙的大门比较坚固,由花岗石雕砌而成,门额上方刻有“棂星门”3个大字。在大门两旁的石柱上,各缠绕着一条巨龙,大门左侧竖石制“下马碑”一通,碑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骄下马”等字,以示对文化、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当然也是表示对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儒学创始人、文圣孔子的尊重。

据史料记载,孔庙门前的“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一般刻立在文庙前的东西两侧。下马碑最初始立于1191年,因金章宗完颜璟诏令,孔子庙前置下马碑,是一种显示古代等级礼仪的标志。

1480年,明宪宗朱见深下旨过孔门下马,就是指“孔庙”,或“文庙”者皆下马。1690年,康熙皇帝也再次重申:“文庙前左右竖下马碑,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

但由于没有统一规定,各地的下马碑文字并不一样。如浙江慈城孔庙的下马碑,位于红色万仞宫墙的左右,刻书为“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在文庙的大成殿内,古柏参天,清雅宜人,院中央是泮池,上有状元桥。传说,凡参加县试的秀才,只要在状元桥上走一趟,等到了大比之年,就会金榜题名。因而,留下了“状元桥上走一走,金榜题名占鳌头”的俗语。

文庙大成殿后的碑廊内,有价值的碑刻很多,尤其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征明的“为官十戒”和“持己十箴”两通碑刻的碑文,价值极高。为官十戒是:

勿慢君子,勿近小人,勿易言语,勿好财名,勿听谗言,勿滥徭刑,勿嗜旨酒,勿尚浮羸,无作无益,无图幸成。

持己十箴是:

如山之重,如水之清,如松之劲,如兰之馨,如玉之润,如金之精,如刃之利,如衡之平,如矢之直,如鉴之明。

这“为官十戒”和“持己十箴”虽是古人所言,但对于后人来说,依然是金玉良言,可当做人生的座右铭。

学宫紧邻文庙,二者都是古时培养人才的学校,通称“庙学”。汾城镇的学宫尚留有西厢号房,古时科考就在里边举行。在学宫前,建有八角九层的“学前塔”,又名“学前砖塔”,原名“文峰塔”,其建筑风格为明清砖塔。学前塔塔基周长20米,塔平面八边空心,塔高24米。

关帝庙俗称“武庙”,它与文庙一起是县治之地相骈而存的庙宇,位于古太平县城东南,就是后来的小东门内街北,县衙大堂东南侧,坐东向西。

重建于1300年,后来的大殿面积为196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歇山顶式建筑,琉璃瓦布顶,宏伟壮观,大殿保存完整。其中,前檐歇山顶式廊为明清时期后筑。

古时,除关帝庙供奉有东汉名将关羽外,在太平古邑城北、就是后来的汾城西中黄村的“春秋楼”里,也供奉着关羽,俗称“关老爷”、“关公”等。

春秋楼共三层,上层为木质结构,底层为青砖石灰结构。底层原有关羽的塑像,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一只手捋着美髯,另一只手捧《春秋》阅读,背后有副对联是:

夜观春秋文夫子;

单刀赴会武圣人。

“春秋楼”因而得名。

洪济桥位于古太平县城西南,就是后来的南关石坡下,木石结构,创建于金1184年。清代乾隆年间,清朝将廊桥木柱易为石柱,此后也曾有过修缮。桥身为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券顶雕吐水龙首。

桥面上设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式廊房,用十六根大方石柱支撑着的顶冠形成了一座桥亭。在桥亭的厅堂内,可通过、可歇脚、可避风雨。

明伦庙位于文庙的北后方,创建于元代,面积283平方米,是当年太平县中大儒宣讲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地方。

明伦庙东侧是碑林,碑林内珍藏有200多通石碑,其中有贵州遗存最完整的512年的北魏造像碑,以及北齐隋唐造像碑碣和书法碑碣等,不仅具有文物考古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此外,明伦庙里有两通文征明的摹刻《诗碑》,为书法碑刻中的珍品,《临汾历代碑文选》也收录了该碑,并注明了“清代刻”。

据《太平县志》说,这两通《诗碑》最初是太平知县武成为了自己欣赏,而摹刻于县衙,后移到此处。武城在任太平知县期间“修废举坠,以能吏称”,所以,他后来名列太平县的“名宦祠”,加以纪念。

[旁注]

金朝 由女真族兴起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1115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后展开灭辽、灭北宋,在我北方进一步巩固金政权。

券洞 又称拱券、法圈、法券,简称拱,或券,是一种建筑结构。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孔庙 即孔子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关羽(约160年~220年),东汉末年名将。蜀汉皇帝刘备起兵之初,他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乘势北伐曹魏,威震华夏。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朝也多有褒封,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阅读链接]

相传,“为官十戒”和“持己十箴”碑系文征明赠予。碑文中的“北地武成”为武成的自称。

据说,他与书法家、江苏苏州人文征明是同科举人,感情甚笃,所以武成书上自己所在地的古地名代表自己的籍贯,并以示高雅。

文征明在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诏。他精于诗文书画,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他与明代画家唐伯虎、明代书法家祝枝山和明代文学家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与明代的杰出书画家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