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建城隍庙和社稷庙

在古代,每年祭祀“八蜡神”的八蜡中,第七蜡就是“水庸”,也就是“沟渠神”。古代城市都有“护城河”,水为“隍”,庸为“城”,城隍最初就是古代城市的守护神而已。

北齐时,开始祭祀城隍,唐宋期间有了发展,由最初的南方供祀而普及到全国。宋代以后,全国各地的县城都兴建了城隍庙,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祀典。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对城隍的祭祀特别重视。首先于1369年大封城隍,在全国按王公候伯的爵位封了6个王,首都南京是“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的为显圣王,临濠的为贞佑王,太平的为英烈王,和州的为灵护王,滁州为灵佑王,都是正一品。

各府城隍为“威灵公”,正二品,州级为“灵佑侯”,正三品,县级为“显佑伯”,正四品,比阳间的县令还要高三品。

汾城城隍庙位于太平县城西门内路北,坐北朝南,1369年知县葛洪奉诏建造。从此,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按规定斋戒拜谒,对城隍爷发誓赌咒,要当好官。每逢水旱疫疾也都前往祷告,以求全县平安,风调雨顺。

庙内正殿的木牌位上,根据规定写着“本县城隍之神”,其规模之大,冠于邻邑。汾城城隍庙与太平县署东西相对。县衙管人间,城隍庙管县城。

明朝天启年间,汾城城隍庙进行了3年的修缮,于1627年竣工,城隍庙更加金碧辉煌。据知府王椿的“重修城隍庙记”中说,这次修缮,“共计建修殿廊一百五十余间,增塑神像三百一十尊”,“庙外周围”,还建了“厦房一百间”。

为了神化城隍,制造氛围,还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十一至十五、十月初五至十二为庙会之日。

汾城城隍庙和文庙前后相依,仅以一条道隔开,但又被横街矗立的两座木排坊连接在一起,城隍庙的石制旗杆和五彩琉璃影壁,就贴在文庙的后墙上。

两庙除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的琉璃顶建筑之外,还有数人合抱的千年古柏,郁葱参天,蔚为大观,空中望去,红墙绿瓦被浓绿点缀分开,古朴神秘之感,油然而生。

汾城城隍庙在1769年再次进行了维修,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四周围廊,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为二进院落布局。

中轴线上有影壁、庙门、戏楼、献亭和正殿,两侧为东西牌坊、钟楼、鼓楼及西庑组成,屋面琉璃构件保存完整。正脊与垂脊花鸟怪兽,仙人彩马,鱼龙变化,五颜六色,光彩夺目,不失为明代琉璃佳作。

影壁位于城隍庙正门对面,三门外对三联壁,坐南朝北,隔街而建。以中间者为例,须弥底座,座腰镶嵌砖雕,顶为仿木构砖雕斗栱双坡瓦顶,壁心嵌一大型琉璃制件,在四周拐子图案当中,有一团形麒麟和双龙纹。两侧嵌对联一副:

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

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

这对联妙在它只用了10个字,经过这10个字的巧妙组合和反复运用,道出了人世间人生写照和生死真谛。其意义既在于劝善,亦可以让人了悟人生的至高境界,继而淡泊宁静,了然悲喜。

在影壁的壁心右下角,刻有琉璃烧造者的名款“襄陵县杜村里琉璃监制”。杜村,就是后来的襄汾杜村,可见在明代,杜村的琉璃烧制业发达而制品精美。

影壁两侧,竖立着1838年制作的双斗石质旗杆,正面阴刻对联:

分帝乘权,彰善庳恶;

代天宣化,护国庇民。

落款是:“道光十八年丁酉科举人王涌题书”。王涌是明代陕西布政使通奉大夫王体复的裔孙,字文泉。

正门面阔五间,正面明间门楼四柱三楼木构牌坊式,重檐悬山顶。庙额书县级城隍爵号“显佑伯”3字,两次间至稍间出前廊,稍间部位开边门,廊柱栏板及石雕门墩抱柱上都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图案花卉。正门的大门巍峨高大,非仰视难见顶冠。

戏楼建于正门内,与大门内檐仅一米之隔,系“过路式戏台”,上覆台板演出,下为人行通道。台座方形,过道将之一分为二,后半部建五架梁后堂,面阔三间。后檐用材粗大,柱头枋用“勾头搭掌”式,明代风格较为明显。

前台演出区结构小巧繁冗,追求华丽。重檐飞角,台柱密排,尤其正面平板枋上,细密实排的九跴斗拱组成的六出花饰和垂花柱,以及凤戏牡丹的木雕,更是精巧别致,引人入胜。

戏楼的整体风格为清代晚期之作,这从其题记上也得到了证实。后半部正脊梁脊板题记为:

大清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辛巳月辛卯日辛卯时,知太平县事朱光绶重建。

戏楼整体风格前后不一致,是因太平知县朱光绶是在明代戏台的基础上修建,进行了较大改造尤其是前台演出区,但后区的主梁架未动,因而写了“重建”两字。

献亭基座方形,高约0.6米,十字歇山、琉璃瓦罩顶,正脊、垂脊和戗脊完整,下部由通栏雀替和板枋连四柱为一体,斗拱四铺作,八角形藻井施以精美彩绘,三面有石栏杆,整体建筑稳健优美,舒展大方。

献亭是善男信女每逢城隍祭日祭祀时摆放供品焚香礼拜的地方,石质长条供几,就置放在它东边不远处。

正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梁架为七檀大木作,前后出抱头梁,后面封墙,加大了殿堂深度,前面加格子门成为前廊,但于正殿檐口下另作坡檐,好像抱厦一样。

悬山琉璃瓦顶,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有明显的明代早期风格。其鸱吻、鱼龙、花草神兽和仙人彩阁一直保存完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琉璃艺术品。

钟鼓楼位于正殿东西两侧,上下二层,正面砌台阶可直登二层之上。十字歇山重檐,正顶装楼阁式脊刹。二层一周起廊,廊柱下部砌十字花栏墙,内柱封墙为室,面南开拱券门,东西两边开圆窗。内部原应悬挂钟鼓,分立正殿两侧。

木牌坊位于城隍庙门东西两端跨街而建,建于明代,修于清代,皆四柱三楼式,共有东、西两座牌坊:东面牌坊上书额为“鉴察坊”,西面牌坊上书额为“翊镇坊”。

两牌坊意义各有不同,一个扬善惩恶,一个是汾城当年战争时期的保护神。

西庑位于戏台与正殿西侧,共五间,前有廊,廊下原有彩绘,北接钟鼓楼,悬山顶。原室内有泥塑,为1627年明朝增塑神像之所。

太平县城曾建有夯筑土墙。古代的汾城城墙,“高四丈,濠深一丈五”,有五座城门。城墙之上,垛口分明,城外还有护城河。它三面临河,其地形地貌,像一座龟城,又似一座凤城,但汾城总归也是一座据险而建、易守难攻的要地。

1631年,时任县令魏公韩大兴土木,“采石油为基,累以砖”重建西城墙,而后来遗存最好的城墙就是这段西城墙,位于后来的汾城西中黄村,周长约千米,高7.4米,宽5米。

在明清两代,社会相对稳定,太平县城大兴土木,一时间,飞檐雕栋的楼阁亭台,气势辉煌的庙宇宗祠遍布古城。

很多县治地少见的社稷庙也亮身于古城,“社”为土神,代表土地,“稷”为谷神,泛指五谷,土地和五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人们习惯用“江山社稷”来代表国家和天下。社稷庙是古时县署官员祭祀神灵的地方,在这里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汾城社稷庙位于太平古城的西南,就是后来的南关石坡北侧,相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但据社稷庙大殿题记载为1811创建。后来屡有修葺。这里曾是县令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

庙内北边设有献台,乃是县令举行祭祀神灵仪式的地方;南边是戏台,每年春天,县令祭罢神灵,照例还要为神灵献戏3天。汾城社稷庙的木雕与彩绘精巧细腻,美观大方,实为雕刻艺术中的精华。

太平县城有三座商铺,分别位于后来汾城镇中古街和洪济桥东。古街中的两座商铺紧紧相连,坐东向西,南侧商铺面阔五间二层,为1759年所建。

北侧商铺为面阔三间二层的药铺,名为“世德堂”,建于清1896年。二层直棂窗、梁架结构均保存完好,洪济桥东商铺为面阔五间二层,为清代所建。其是其一、二层门窗仍保存完整。

太平县城的民居则主要为为文庙东北侧的“王氏知府宅第”和城隍庙东侧的“李氏民宅”。王氏知府宅第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建筑。

该院落为一进四合院式结构,正房坐西向东,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式建筑;与正房相对的西面为一间悬山顶式的垂花门楼,南北为面阔三间前檐硬山顶式建筑。

城隍庙东侧民居建筑,从建筑风格上判断为清代建筑,为一进院落,坐北向南,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式建筑。

[旁注]

八蜡神 八蜡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后来民间一直视八蜡为除虫捍灾御患的神祇,祭祀于八蜡庙。八蜡的祭祀称为八蜡之祭、大蜡之礼或八蜡祭。

明太祖(1328年~1398年),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他因身体差及家中贫寒,他曾入寺为僧。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洪武之治”,他被尊称为“明太祖”。

斋戒 在我国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

正脊 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卷棚顶、攒尖顶、盔顶没有正脊,十字脊顶则为两条正脊垂直相交,盝顶则由四条正脊围成一个平面。

垂花柱 在我国南方,古建筑屋顶出檐由梁枋支撑,其中一种做法是在梁柱间使用了悬柱“垂花柱”,就是在伸出的梁枋之间加一段瓜柱,瓜柱下端制作成垂花柱头。柱头雕刻、装饰的图案千姿百态,采用花鸟纹饰,宫灯形、花兰形、还有莲花座等图案,清代常采用人物、仙道图案雕刻。

直棂窗 是我国古代木建筑外窗的一种,窗框内的窗格方形断面的木条以排列犹如栅栏的窗,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窗式。若用三角形断面的格子棂条,该窗则无法开启。

[阅读链接]

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诏示天下,府州县立城隍庙,规模大小比照各级相应官署正衙,所有几案都同等级,城隍一律用木牌位,原有城隍塑像则一律拆掉,改用泥抹大殿的墙壁。

从此,城隍成了守御城池,保障治安,掌管水旱吉凶,人间善恶乃至科举功名、因果报应的全能之神。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命令各级官员赴任到职后,首先要到所在地的城隍庙宣誓就职,订立盟誓,保证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以借助人们对城隍的崇信来强化和约束各级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