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宫苑——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承德北部,距离北京180千米,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它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我国清朝皇帝的夏宫,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它最大的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内有康熙、乾隆皇帝钦定的72景及各类建筑百余处,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康熙年间始建避暑山庄

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千米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建立后,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清朝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了2l座行宫,“热河行宫“又称”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始建于1703年,至1713年这一阶段结束,避暑山庄主要是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榭和宫墙以及皇家寺庙溥仁寺和溥善寺,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

热河泉位于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避暑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承德武烈河。

热河全长700多米,是我国最短的河流,发源于避暑山庄诸泉的一条涓涓细流,主要水源来自热河泉。冬季水温为8度。泉侧有巨石,刻“热河”两字。

据考证,大约在70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形成许多裂缝,地面上的水通过断裂渗入地下,经地温加热水温升高,再由深处涌出,便形成了后来的热河泉。热河泉也因此而成为避暑山庄极为重要的一道景观。史载康熙皇帝曾赞美说:

土厚登百谷,泉甘剖脆瓜。

春天时,热河泉水的源头澄湖,澄澈见底。夏天,浮萍点点,泛起阵阵清香。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泉水融融,水温高于一般水体,湖中的荷花仍与秋菊同放异彩。隆冬时,热河泉仍不见冰,尽管白雪皑皑,这里仍藻绿水清,春意盎然。因此,有人说是热河泉把春天留在了避暑山庄。

如意洲在避暑山庄月色江声岛北,为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但该岛实际上有堤坝与湖岸相连。面积3.5万平方米,为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

康熙皇帝和后来乾隆皇帝钦选的72景中有12景建在如意洲上,主要建筑有无暑清凉、观莲所、金莲映日、水芳岩寿、延薰山馆、一片云和沧浪亭等,建筑布局精巧而灵活,既有北方四合院特点,又采江南园林手法。

月色江声在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为一椭圆形岛屿。建于1703年。临湖三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

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

月色江声房后莹心堂,也为清帝书斋。堂后四合院,康熙帝题额为“湖山罨画”,开窗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罨映如画。

门殿外的支柱,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这是山庄建筑三绝之一。据说这样的设计出于康熙皇帝的授意,寓意“上梁不正下梁歪”,用以警戒臣工。

双湖夹镜为“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三十三景,建于1703年。双湖夹镜与长虹饮练临芳墅之西有条石垒砌的堤桥一座,西湖之水由桥孔注入东湖。

堤桥两端竖宝坊两座,北为“双湖夹镜”,南为“长虹饮练”,均为康熙皇帝所题。桥南种植荷花万枝,间以内地白莲,红白相间,清芬袭人。

金山在避暑山庄澄湖东侧,是仿江苏镇江的金山而建,包括“康熙三十六景”第十八景的“天宇咸畅”和第三十二景“镜水云岑”两组建筑。

山的南蘼有石阶通水溪,石阶北为门殿,山半有镜水云岑殿,山上有天宇咸畅殿,山巅有上帝阁。自西侧水溪芳洲亭起,有形如半月的爬山廊将各殿宇连通。上帝阁当年中层供奉真武,上层供奉玉帝。循阁内木梯登阁,宛如置身于镇江金山的妙高峰上。

香远益清位于山庄金山东北部的古松林中,为“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二十三景。东有小溪曲沼洄沿,前后临池。这里以花取景,绿房紫葩,芳香竟放。因此康熙皇帝题名“香远益清”。

说此处“出水涟漪,香远益清,不染偏奇”。后来的乾隆皇帝也题诗赞道:“春光六月天,照影濯清涟。逸韵风前别,生香雨后鲜”。

四面云山在避暑山庄西北隅最高处,一峰拔地,构亭其上,圣祖康熙题额“四面云山”。此名胜为当年“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九景。

亭子切汉凌霄,群山拱揖,各开生面。东眺天桥,云垂檐际;南则玉冠诸峰,望如屏列;北则金山、黑山屹峙;广仁岭迤西诸峰,盘礴案衍,络绎奔赴。凭虚纵览,万景天全。

四面云山的亭子,是清帝每年重阳时节登高处。康熙曾经作诗咏四面云山: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

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

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

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青枫绿屿北枕双峰亭与南山积雪亭之间的山鞍部,为一处庭园,建于康熙时期,下为悬崖绝壁。此处多枫树,叶茂荫浓完全可与江南的梧桐和芭蕉相媲美。

庭园南部是半圆形的篱笆墙,进月门,东侧有殿三间,面西额题“霞标”。到后来的乾隆皇帝时,每逢中秋佳节,他都要策马登山,临此听鸟观山,登高赏月,吟诗诵赋。

篱笆门的正面有南向殿三间,额题“青枫绿屿”,殿后粉墙横隔,墙根山石疏点,过圆洞门,便是五间大殿,殿额为“风泉满清听”。院西有吟红榭殿,每当霜秋,锦树分丛,丹霞沉彩。

澹泊敬诚殿是避暑山庄的正殿,位于后来的丽正门北,始建于1710年,是避暑山庄正宫的核心建筑,也是清代举行重大庆典,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

此殿规模宏大,因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称“楠木殿”。澹泊敬诚殿前有外、内午门,朝房、乐亭,后有四知书屋和寝宫等建筑。

澹泊敬诚殿的大殿面阔七间,建在大理石砌筑的台基上,为青砖布瓦卷棚、单檐歇山式建筑,古朴典雅,庄重肃然。殿内陈设有成堂的家具、图书、钟表和古玩。殿中悬“澹泊敬诚”匾。中央为紫檀雕栏须弥座地坪,上置有紫檀浮雕耕织图围屏、紫檀弥勒宝座、足踏、座褥、靠背、迎手、羽葆、蟠龙、垂思香筒、仙鹤、香几和印盒等。

在澹泊敬诚殿大殿周围设有薰炉、炉几、珐琅炉、东大案、西大案,案上有钟表、青花贯耳尊、霁兰天球瓶、青花双耳尊、五彩山水鹿头尊和紫檀雕龙大立柜等。

在北山墙格内,珍藏有编纂于康熙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这套书涉及天文、地理、社会、哲学、艺术和美学及伦理等方面。后来,在大殿的东西山墙上还镶嵌有乾隆皇帝的《赋得澹泊敬诚》诗贴、《皇舆全图》等。

四知书屋为一座五间大殿,位于澹泊敬诚殿后,康熙皇帝曾题名“依清旷”,后来乾隆皇帝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一语出于《易经》“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在书屋周围有回廊,曲折叠绕,庭园清幽,诗意盎然。皇帝上朝前后,就先在四知书屋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因此,这里是清帝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的地方。

烟波致爽殿在澹泊敬诚殿之后,为康熙皇帝当时的寝宫,始建于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一景。宫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此殿因康熙皇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而得名。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

内午门又名“阅射门”,面宽五楹,中间开三门,中门上悬1711年行宫建成时,康熙皇帝御笔镏金匾额一面,上书有“避暑山庄”4个金色大字,四周有镏金铜龙环绕。

当时,康熙皇帝经常在此门接见官吏及各少数民族首领,并举行射箭比赛,选拔官吏。皇子皇孙也参加表演,看射箭比赛,当时的专有名词叫“阅射”,因此此门又叫“阅射门”。

在内午门前东西两侧,有一对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铜狮子。这对铜狮子用料精良,制造精巧,铸造于1708年,重约5吨,为清代的艺术珍品。

民间相传,这对铜狮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具有灵性。据说“摸摸狮子脚,富贵能到老,摸摸狮子锭,一生不得病”。

内午门东西两侧墙上,则有后来的乾隆皇帝御制诗4首,其中阅射诗3首、策马诗1首。诗中着重反映和说明了清朝非常重视习武射箭的传统。

避暑山庄作为清代夏宫,在宫门设置上,依然按照古代“天子九门”的规则,辟有9座宫门。古时,宫门是专供皇帝出入的门。

人们认为“九”是单数中的最大数,因此皇朝的都城要建9座城门。但在康熙时期,避暑山庄才只完成了部分宫门的建造,它们是:流杯亭门、西北门、坦坦荡荡门和仓门。

流杯亭门位于后来的德汇门东,是避暑山庄的东宫墙门,俗称东门,因此门正对着山庄内“香远益清”这组建筑中的流杯亭而得名,所以康熙皇帝为它题为“流杯亭门”。“流杯”之名,是康熙借鉴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意境而题,此门是喇嘛进山庄诵经的行走之门。

西北门位于避暑山庄西北,为九门中地势最高的宫门,是帝后出山庄去清代皇帝家庙殊像寺的通行门。西北门外有一座简朴园林,名“狮子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府邸。后来这里的地名叫“狮子沟”,就是这个原因。

坦坦荡荡门又称“月牙门”,位于仓门之西。此门为避暑山庄九门之一,既是宫墙门又是绮望楼的三间门殿。一楼明间为厅,可进出山庄,但不作通行用,只是供帝后观景之用,康熙为门楼上三间大厅题额“坦坦荡荡”,比喻心地纯洁,胸怀广阔。

仓门在后来的丽正门西,是避暑山庄内粮草等物资进出的专用门。仓门的规制最低,仅为宫墙上辟门的随墙门而已。

溥仁寺和溥善寺位于避暑山庄东,承德武烈河东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溥仁寺在前,占地3.4公顷,俗称“前寺”;溥善寺在后,占地1.1公顷,俗称“后寺”。

溥善寺早已荒废,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间仅存的庙宇。“溥”通“普”,取“普遍、广大”之意,予以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之意。

溥仁寺按标准的汉式“伽蓝七堂”规制建造,四周有护墙环绕。山门面阔三楹,进深两间,两侧设腰门。进山门东西两侧立幢杆各一,幢杆北摆钟和鼓楼。在山门内主轴线上布置有主殿三座:天王殿、慈云普阴殿和宝相长新殿。

山门正北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两间,两侧设腰墙。腰门与后部相隔,形成一进院落。天王殿内供佛像6尊:弥勒佛、韦驮天将和四大天王。

二进院落正北为正殿名大雄宝殿,门额“慈云普荫”,面阔七楹,进深五间,周围廊,前后檐明次间设隔扇门,前据稍间设槛窗,后檐稍间封实墙。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拱,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

中三间后老檐前增设金柱四根,柱之间封屏壁,形成夹道通后院。屏壁前供主尊三世佛: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

在释迦佛两侧为其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左右山墙置坛,供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这些佛像均用昂贵的髹漆夹拧塑造。慈云普阴殿墙壁不施彩绘,顶棚设“六字真言”井口天花。

殿内横额“具大自在”,条幅“以清净果证因护持斯万;现广长舌说法声震大千。”慈云普荫殿之前东西各立御制石碑一通,记述建庙背景,左右有配殿,面阔各五楹,进深三间。

慈云普荫殿后为三进院落,主殿名“宝相长新”,面阔九楹,进深三间。中三间设廊,每间装隔扇,其余设槛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拱,布瓦硬山屋顶。殿内供9尊无量寿佛,表九九万寿。

井口天花为六字真言图案。主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间,均由廊庑与后殿相连,形成三面封闭的院落。三进院落之后有大块平地,广植松、榆等树。

康熙皇帝在建成避暑山庄后,几乎每年都来这里避暑。万壑松风殿是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

据说,康熙皇帝特别喜欢皇孙爱新觉罗·弘历,他在1722年患病之时,特诏爱新觉罗·弘历于当年夏天随他一道入避暑山庄宫中。

同时,康熙皇帝将避暑山庄的侧堂“万壑松风”赐给了爱新觉罗·弘历居住,而且康熙皇帝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他侍奉在旁,朝夕教诲。

后来,爱新觉罗·弘历继位成为乾隆皇帝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并写了《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以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此外,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在避暑山庄期间曾钦选了避暑山庄园中佳景,以4字为名题记载下了当时避暑山庄的“三十六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矾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旁注]

木兰围场 位于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距避暑山庄135千米,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1681年,康熙皇帝在此建立了方圆10000平方千米的皇家猎苑,有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及古长城说碑等多处建筑。

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强力捍卫者。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爬山廊 指连接山坡上下两组建筑的廊子。清代时,常见于庙宇、殿堂等古建筑。一般常见的爬山廊有两种,分别是“叠落式爬山廊”和“斜坡爬山廊”。

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系安置佛像的台座。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就是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用须弥山做底,凸显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出现在山西云冈北魏石窟,为上下出涩、中部束腰式。

匾额 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是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

喇嘛 藏语,意为“和尚”。在我国的内蒙古、青海和西藏等地,皆称僧为喇嘛,意思是上师。上师意为“善知识”。善知识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外善知识,一是内善知识。

伽蓝七堂 是佛寺建筑平面布局的一种制度,随不同宗派而各异。在禅宗寺院布局中,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房、厨房、浴室和西净。

单昂三踩斗拱 在明清时,指出踩斗拱中桃出最小的斗拱。其进深方向构件,在大斗之上为昂,昂上为耍头,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五踩。

[阅读链接]

溥仁和溥善是清代“外八庙”中的两座寺庙。

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在位时,经他不懈地努力,漠北、漠南和喀尔喀等蒙古地区出现了20余年的安定局面,不仅这些地区的牧业生产发展了,清廷与蒙古各部的关系也更密切了。

1713年,诸蒙古王公为庆贺康熙皇帝60寿辰,“奏请”在避暑山庄建寺院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皇帝欣然“恩准”,于当年建造溥仁、溥善二寺,供蒙古诸部大聚会使用,取“寓施仁政于远荒”之意分别题名“溥仁寺”、“溥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