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在唐代的多样风俗

关于“上巳节”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初的文献中。《周礼》郑玄注: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了。由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沐浴以拔除不祥,所以也名为修禊,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到水边饮宴、郊游踏青的节日。

过去,在这一天,满朝的文武百官都是有集体休假的规定的,皇帝经常会利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的进士,而普通的百姓和官员则会到野外郊游和踏青。

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行我所行,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

到了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

唐代人对上巳节非常重视,将其与晦日、重阳节并称为三节令,皇帝赐钱百僚,让他们选胜观赏,进行宴乐。这更促进了上巳日节俗活动的发展。

每至此日,长安的百姓们就纷纷走出家门,涌向水边草地,修禊以外尽情地游赏。

唐代诗人殷尧藩在《上巳赠都上人》诗就写出了这种热闹的景象:

三月初三日,千家与万家。

蝶飞秦地草,莺入汉宫花。

鞍马皆争丽,笙歌尽斗奢。

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上巳寄韩八》也说: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

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据记载,唐都长安上巳节的节俗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修禊和流觞是其独有的活动,此外,还有踏青、赏花、插花、泛舟、歌舞等多种节目,上巳日也因而成为春季节日庆典的高潮。

景色艳丽、面积广大的曲江风景区是长安上巳节俗活动的中心舞台。三月初三这天,皇帝亲幸芙蓉园,并赐宴百官曲江亭上或曲池彩舟之中,太常、教坊乐舞也来助兴,都人蜂拥而至,倾动皇州,以为盛观。

唐代诗人刘驾的《上巳日》诗描述出曲江上巳日的热闹景象: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

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

日光去此远,翠幕张如雾。

何事欢娱中,易觉春城暮。

物情重此节,不是爱芳树。

明日花更多,何人肯回顾。

其后的日子虽然可能花更鲜艳,景更亮丽,但只有上巳节这一天是最受重视的日子,大家齐集曲江水滨,彩幕连绵,欢娱尽日。

这充分显示出节俗文化的魅力,即一旦形成一种习俗,就会产生一个全民趋同的心理,致使这一天的活动有了神圣的意义,令人欲罢不能。

唐代诗人许棠在《曲江三月三日》诗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满园赏芳辰,飞蹄复走轮。

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

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

修禊和流饮是上巳节习俗中最为独特的两个习俗了。修禊是指在上巳日赴水滨的沐浴活动。周时已有此俗,《周礼·春官·女巫》记载: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解释说: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也就是说在三月上巳日这天要来到水边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这样就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史书上称这种礼仪为“禊”或“修禊”、“祓禊”。

唐时,赐宴曲江,倾城于此禊饮,象征性地用清水洗涤沐浴后,以春气除却冬日的积垢,并戏水嬉游,饮宴赏春取乐。

其修禊的礼仪色彩相对减弱,享受生活的宴饮与春游活动却成为最重要的内容,说明了唐代节日习俗基本完成了由娱神向娱人的升华。

流觞是指上巳节进行的一种饮酒习俗,常称“曲水流觞”。曲江是唐都长安的公共园林,不仅皇帝、百官、进士们可以来此游宴,而且也向全体的百姓开放,尤其是长安的春时节日很多,在晦日或中和节与上巳节日,君臣万民同游,一派繁华景象。

《辇下岁时记》记载:

开元中,都人赏于曲江,莫盛于中和、上巳节。

曲江饮宴有大型的宴会,比如中和节、上巳节的皇家赐宴百官,也有中等规模的,比如进士们的文酒会、相知仕女或公子们的探春宴等,在胡人经营的小酒馆、赏春的亭子间、游荡的船舫上、临时搭建的帐篷内,甚至草地花丛中都可随时举办。

《开元天宝遗事》载:

长安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于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

在上巳节活动中,祭祀高禖也是这最主要的活动,高媒又称郊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因供于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来自腜。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

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禖神。

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

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后来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中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

古时,每到上巳节这天,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嫔妃、公卿大臣,都要到江河池沼之滨洗濯沐浴,以求消灾祛病、祈福求祉、祓除不祥。

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宋书》有如下的说法:

旧说,后汉郭虞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产二女,上巳产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并亡。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此日不敢止家,皆如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

其实,这只是民间的演绎,不足为信。早在先秦时代,通过沐浴洗濯而以祈达到消灾祛病目的的风俗就已相当盛行,而在周朝时,在规定的时间里行“祓除衅浴”之礼已成为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女巫掌管此事。

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即曲水流觞。

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

梁刘孝绰的《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道:

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举行兰亭之会了。353年的三月初三上已日这天,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下来。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11人各成诗两篇,15人各成诗一篇,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在上巳节中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相关的图案,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如黎族的三月三、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踏青也是此类遗风。

江苏武进地区在三月初三游南山,民谣道:

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

自道教在我国兴起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农历的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我国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风俗,如扬州拜三茅真君,又称瞎子赛会;温州则在农历三月初三供无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贵子;厦门有石狮会;成都有抛童子会。在抛童子会上,谁抢到童子,谁就能生子,故抢到童子的人被视为英雄。

山东齐河不育妇女,在农历三月初三要去娘娘庙烧香叩拜,主持赐给一根红线,求育者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象征娘娘神赐子,生子后把泥娃娃放在墙洞内,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要给娘娘神烧香上供。在杨柳青年画中有一幅“大娃娃”年画,说明京津地区也流行拴娃娃风俗。

上巳节虽然主要是祈求人类繁衍,但是古代信仰认为人的繁衍也能促进农作物的繁殖。民间流传的麦生日,就认为麦与人一样有一种生育能力。

此外,还有踏青、赏花、插花、泛舟、歌舞等多种节目。踏青也称春游,唐长安特盛,《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

在《秦中岁时记》中记载:

唐上巳日,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

春时百花开,除牡丹外,唐人也喜欢观赏杏、桃等花。曲江西侧有杏园,春时数顷杏花盛开,赏花人川流不息,《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杨国忠子弟,每春至之时,求名花异木植于槛中,以板为底,以木为轮。使人牵之自转,所至之处,槛在目前,而便即欣赏,目之为移春槛。

车载花槛构成一道流动的风景,供游赏者观看,也是唐都长安人赏花方式之一奇。

插花就是把鲜花折下来插在头上发鬓间或别在衣领上。杜牧《杏园》诗所谓:“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就是插花习俗的描述,唐诗中还有“间插花枝万万头”、“好花皆折尽”的文句,皆属同类。

斗花是用名花奇卉进行比赛,以拥有或头上插戴多而奇者获胜。《云仙杂记》卷四记载:

霍定与友生游曲江,以千金募人窃贵侯亭榭中兰花插帽,兼自持往绮罗丛中卖之。士女争买,抛掷金钱。

唐长安平民的赏花,进士们的探花,仕女们的插花、斗花,生意人用此商机出现的种花、卖花,多是围绕曲江风景区的杏园、慈恩寺及外围杜陵而进行的。由此可知民俗风情一旦形成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像唐人那样首先塑造出一个文化氛围来。乐舞即音乐、歌唱、舞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杨国忠子弟,恃后族之贵,极其奢侈,每春游之际,以大车结彩帛为楼,载女乐数十人,自私第声乐,出游园苑中。长安豪民贵族皆效之。

春游时,唐人载歌载舞,据《曲江春宴录》记载,每年春时,人们剪百花,装饰成狮子形,颈扣小连环,用蜀锦流苏牵之,互相赠送,以贺春,并唱到:“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这似乎成为当时很流行的春游礼品与惜春歌曲。

[旁注]

《周礼》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典章、制度等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对歌 又名斗歌、对口白、唱口白、文播台,是乐清民间文化的一束奇葩,其腔调唯配以乐清方言才珠联璧合。相传为光绪年间闻福臻所创。另在浙西南一带的畲族山寨,到了节日、喜庆场合人们也会彻夜欢唱,对歌系礼仪活动组成部分。

刘驾 唐代诗人。与曹邺为诗友,俱以工于五古著称,时称“曹、刘”。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全唐诗》录存其诗68首,编为一卷。

许棠 唐代诗人,工诗文,性僻难与人合。以作洞庭诗著名,时号许洞庭。进士及第之后调泾县尉,至任时,郑谷赠诗,有“白头新作尉”之句。又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棠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进士 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祭祀 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祖是华人宣告自己是炎黄子孙的方式。

《宋书》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共100卷。《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魏明帝(206年~239年),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史称魏明帝,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

觥 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黎族 我国岭南民族之一,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黎族是壮侗民族后裔。

年画 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我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杜牧(803年~853年),晚唐时期文学家、诗人,后人称为“小杜”。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阅读链接]

上巳节,又称元巳节、修禊节,最初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为了便于记忆,自魏晋时起,人们便将它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而不再问逢巳与否。

《晋书》卷二十九《礼志》载“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

关于上巳节的起源,据专家考证,可能源于上古时期对主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的祭祀活动及由此而来的仲春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