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记载中的中和节风俗

二月二这个节日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盛唐时期,名称也有所改变。789年,德宗皇帝李适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而建“中和节”。

《礼记·中庸》记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说“中和节”以后人们便要投入紧张的春耕了。江苏武进民谚道:“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是说到此时令,各种瓜果蔬菜均需播种了。

传说在伏羲时代那个时候,就“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还要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据记载,中和节是在唐待大臣李泌的提议下兴起的。他提倡设立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为了祭勾芒神,也就是祭日神。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

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

李泌谓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

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活动的主要特点。在唐代帝王的倡导下,中和节达到了极盛,每年逢此日,人们都要加以庆祝并举行祭祀活动。

中和节主要兴盛于唐代,但以后各朝仍然把它当做一个节日看待,每逢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耕种仪式,象征性地赐给人民百谷,以示劝民努力从事耕织之义。在民间,亲友们也常聚集在一起喝中和酒,并祭祀勾芒神。

起初,中和节原本是在农历二月初一的,后来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以后,才将日期改为农历二月初二。但是在民间,人们却更愿意将这一天称之为“二月二”。

在二月二这天,人们往往还互赠刀、尺之类的礼物,勉励努力劳作。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二提到中尚署令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向皇上提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因为皇上要在节日期间向身边的大臣赏赐这些尺子。

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有《谢赐尺诗状》文,这应该是节日期间的赏赐活动。唐代的镂牙尺被后人称为“拨镂牙尺”,制作方法是把象牙染成红绿诸色,表面镌刻上各种花纹并涂上色彩,十分精美。

二月二为什么要赏赐尺子呢?仲春二月是日夜平分的月份,古人顺应天时,选择在二月份校正度量衡器具,认为这样可使度量衡器公平准确。

皇帝给臣下赏赐尺子,是希望臣子们办事公正,权衡协调好各种关系。二月二在唐代诗人笔下也有记述。

如白居易《二月二日》诗: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二月二已成为一个流行的节日,主要习俗是寻花觅草,踏青游乐,所以又叫踏青节。一般在郊外踏青的同时,顺带挑一些野菜回家。

唐代李淖《秦中岁时记》:

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

所以二月二又称“挑菜节”。唐代在二月二还举行“迎富”活动。

五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巢人乞子以得富”注:

昔巢氏时,二月二乞得人子归养之,家便大富,后以此日出野田采蓬叶,向门前以祭之,云迎富。

这一天人们都要吃“迎富贵果子”。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记载:

唐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饧,人日则有煎饼,上元则有丝笼,二月二则有迎富贵果子。

宫廷也很重视二月二,这一天要举办挑菜御宴。

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二中介绍说:

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苑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罗帛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以红丝,上植生菜、荠花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篦挑之。

后妃、皇子、贵主、婕妤及都知等,皆有赏无罚。以次每斛十号,五红字为赏,五黑字为罚。

上赏则成号珍珠、玉杯、金器、北珠、篦环、珠翠、领抹,次亦铤银、酒器……官窑定器之类,罚则舞唱吟诗、念佛、饮冷水、吃生姜之类,用此以资嬉笑。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原来宫中的挑菜不是真正去挑采野菜,而是将民间的挑野菜习俗艺术化、游戏化,对挑中红色书写的野菜名的人给予奖赏,挑中黑色书写的野菜名的人给予惩罚。贵族之家二月二也玩这种游戏。

把二月二跟龙联系到一起的观念兴起于宋元之际。

元代的释万松行秀《从容庵录》卷二第二十四则《雪峰看蛇》中说:

今朝二月二,暂放龙抬头。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杂剧第三折也说:

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他着我抬起头来。

我道:“老汉不敢抬头。”

他道:“你为什么不抬头?”

我道:“我直到二月二,那时可是龙抬头,我也不敢抬头。”

这些说法表明,宋元之时民间认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人间万物复苏,大地返青,春耕生产全面展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古代上上下下都很重视,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皇帝在这一天要率百官出宫,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皇帝亲自扶一下犁,耕地松土,以示重视农业。

过去有一幅年画,叫《天子耕田》,画中一位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有一位宫女为他举着屏扇,耕牛的旁边有三位身穿长袍的官员在赶牛,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

上面还题诗一首: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国母来送饭,五谷丰登太平秋。

民间流传的谚语说: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些乡村这一天要举行“画仓”仪式,由家里年长的人手端一簸箕灶灰在谷场和庭院撒出谷仓,先撒仓顶,再撒仓肚,随后撒仓门,撒完后,让儿孙们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里,上面盖上纸,再用砖块或石板压严,表示仓粮完好,不会损坏。

这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说二月二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围绕农业生产而展开的,唐代出现的迎富习俗其实就已经蕴涵了乞求农业丰收的因素。

古人认为龙在每年秋分以后就沉潜到水中不出来。

清代的孙奇逢在《孙征君日谱录存》卷十九中说:

龙抬头口号:俗传此日龙抬头,犹恐龙眠尚未休。欲乘风云难得便,澄潭深处且藏修。

想要龙降雨,就得设法让它回到天空中去,使用最普遍的招数是引龙出水。

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二月引龙”条记载:

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这是用撒白灰的方法引龙。清代彭兆荪《小谟觞馆诗文集·诗集》卷一的《楼烦风土词六首》自注:

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自外汲水由大门引洒,谓之引龙。

这是用洒水的办法引龙。不少地方二月二早晨起来以后,家人要拿起长竿敲击房梁,目的是把“龙”唤醒,再用谷糠或黄土从井台向水缸引回一条“金龙”,意味着龙降雨后就会有一个金灿灿的丰收年。

有些地方则通过舞龙表演让龙清醒,让龙兴奋,以达到行云降雨的目的。为了让龙高高兴兴地降雨,人们对龙小心翼翼,生怕有所触犯。

民间有许多禁忌避讳“龙抬头”,诸如此日家中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再者,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妇女在这一天忌做针线活,以防针扎坏龙眼、扎伤龙身,所以已婚女子这一天纷纷回娘家探亲,民间有“二月二,家家接女儿”的谚语。

按照规矩,正月里是不能剃头的,民间有“正月剃头妨舅舅”的说法。到了二月二,人们则争先理发,这叫“剃龙头”。

许多地方对这一习俗很重视,因为谁都想沾上龙的光,一年里走好运,所以二月二这天就出现了大人孩子争先理头的场景。

为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此外,大人们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圆形小块,中间夹以细秫秸秆,用线穿起来,作长虫状,戴在孩童衣帽上,俗称“戴龙尾”,驱灾辟邪。

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二月二简单的举动,饱含着人们对孩子的殷切记挂,也饱含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我国古代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人类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

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

为了纳吉,二月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二月二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旁注]

李泌(722年~789年),唐朝大臣,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灵武,召他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

《唐六典》全称《大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玄宗时官修,是最早的一部会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周密(1232年~1298年),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杂剧 最早见于唐代,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但都没有后来“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

谚语 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孙奇逢(1584年~1675年),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学术著作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

《宛署杂记》成于1593年,作者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人物遗文等资料,在北京史书匮乏的封建社会,它实际是宛平的县志,也是北京最早的史书之一。

惊蛰 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三个节气。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馄饨 汉族的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馅儿,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源于我国的北方。古代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我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

[阅读链接]

人们在“中和节”祭祀的是传说中的“勾芒神”是一种主管树木的神,《尚书大传》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神勾芒司之。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则说:“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这正是迎春和万物生长的象征,明代杨慎《春雨》诗道:“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也有民谣说:“中和节庆龙抬头,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

可以说“中和节”是围绕着春耕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农事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