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预祝丰收的禾苗节

“禾苗节”,这天正好是在农历的六月初六,各地过“六月六”节的民谚很多,如:

六月初六晒衣物,不怕虫咬不怕蛀。六月六,吃鸭子。六月六,吃鸡吃肉。六月六,狗洗浴……

湖南桂东人亦叫“六月六”。但桂东把六月六作为“禾苗节”这种别有特色的民俗却鲜为人知。

在《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曾有记载:

每个民族都存在植物崇拜,我国各民族历史悠久,当然更不会例外。作为一个农业国的农业民族,长江流域的各族人民都对稻谷十分崇拜,形成了与稻谷相关的节日,如禾苗节……

在《桂东县志》中有相关的记载:每年的六月初六这天,湖南桂东县东洛乡就会有人自发组成一支“禾苗节”民俗队伍,当天这小村子里一个大场坪里锣鼓喧天,唢呐嘹亮,十几人舞起稻草龙,上下翻腾,或回首摆尾,或左旋右转。

稻草龙后面跟着一条长长的队伍,6人左手提一小袋丰熟米,右手提着一艘一尺大小的稻草船,6人左手提着一只仔鸭,右手提着一些祭祀品。朝着农家走去。

“禾苗节”民俗队中的稻草龙每到一户农家,这家就会放鞭炮迎接,稻草龙进屋去向神龛点三下头,6只仔鸭也要向神龛点几下头。队伍里有人给屋主送上一包丰熟米,预祝这户人家好收成。

屋主用碗接住放妥后,从大门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害虫来,如青虫、白叶虫、打屁虫等,放在游船仔。意即包里的害虫是虫王,把虫王捉到了,田土中所有的害虫随着全消失了。

然后,稻草龙在悠扬的唢呐声和节奏明朗的锣鼓声欢快起舞。不论乡邻们住山侧还是住山腰,“禾苗节”民俗队都得全部走齐村子里所有的人家。

稻草龙离开农家。农家会在山坑垅段,田间地头,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有的也会杀一只鸭子取血喷于方幅草纸上,制成小旗插在田头地角,备酒烛香等祭品,祈求田神确保丰收,俗称“祭田神”。

“禾苗节”民俗队伍一行,在每家每户走遍之后,大家登上离村子不远的佛道并存的寺院道观回龙仙。在那里向菩萨和太上老君画像虔诚焚香燃烛,呈祭果、杀仔鸭等,行大礼祭祀。毕后,把游船仔里的害虫集中起来在一块平地上火焚掉。愿青苗茁壮并获得丰年。

《宋史》中有记载:

帝以蝗灾,令刺举监司不才者,畴若同台监考察上之。

又言道:

湖、广盗贼,固迫于饥寒,然亦有激而成之者。黑风峒寇……

在南宋的历史上,湘南一带曾闹过多次大蝗灾。在1211年桂东建县之前,根本没有各种农药来灭治害虫。庄稼被虫灾害得颗粒不收,农民被逼得背井离乡。

《南龙志·地理志》记载:

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

后来,人们为使农田得以丰收,避免虫害,只有祈求神灵庇护。这是古人通常的祈福心理。六月六是双六也为“六六大顺”之意,是个最吉利的日子。从那时候起,桂东东洛民间中一直都继承着这个饶有风趣的“禾苗节”。

在广东潮汕地区,六月六这天则被称为“鬼挑瓜节”。

相传金珂龙王因名相士袁守诚指点,渔民选地下网,每网皆尽,一怒之下前往长安与之赌赛。为了赌赛取胜,龙王不惜改变降雨时量,终因违犯天条,遭人曹官魏征于梦中绑赴斩首。

又因唐代皇帝李世民,曾答应龙王拖住魏征不让其赴斩龙台,不料魏征能梦游出行,罪龙终难免一死。只是泾河龙王死不服罪,一口怨气难以下咽,夜夜于唐皇寝宫外呼号喊冤。

龙王向玉皇大帝告状:唐王原答应救他,言而无信。玉皇大帝令将李世民拘入地府,他阳寿已终,求地府阎王给添寿,阎王不许。

地府中管“魂簿”的判官崔旭,相传是魏征的表兄,见皇上遇难,就用“掉包计”顶替同姓名的人,为李世民添了10年阳寿。李世民为报此恩,许下愿:“进瓜入幽冥”。

潮汕地区的人们认为,六月初六这一天,地府的鬼魂会跑到阳间挑西瓜回去消暑。但小鬼懒惰,往往抓人代挑。

因此,潮汕人在这一天有诸多禁忌,如不到亲朋家串门,否则将会给亲朋带来不祥,晚上不能出门,更不能在野外露宿。

这一天,潮汕人还有个习俗,那就是如果恰逢亲人死去的第二个年头,家属就应该在这一天为死者作法事,超度死者灵魂,这称为“过桥”。

举行仪式时,必须备办西瓜、三牲等,然后用米粉蒸制7块两三寸宽、七八寸长的“桥板”和几个“桥墩”,以及一端宽一端窄的“狗舌”,将这些东西在逝者灵前搭起一座桥,这就是传说中的奈何桥了。

桥头置放“狗舌”、瓜果、三牲,然后才焚香点烛诵经。如果为老人准备寿衣,也要在这一天将衣物拿出来晒。

一年四季,对老弱病残者最有威胁的季节有两个,一个是盛夏,另一个就是腊月。在这两个时节中,死亡率是最高的,发病者也多,因此在农历六月六特别注意人畜的安全。

山东临朐地区在六月六祭山神,祈求“男人走路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邪”。

大象是历代最受欢迎的观赏动物,农历六月六必为大象沐浴。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也常以大象为吉利的象征。除洗象外,也洗其他牲畜。

广西壮族以六月六为牛魂节,此期间为牛洗澡,让牛休息,喂各种好饲料。

另一种方式是施用巫术。在大雨将至之际,如天气连阴不止,闺中儿女,剪纸人悬挂在门的左边,称“扫晴娘”。这是一种比拟巫术,企图利用扫晴娘把阴云驱散,以期迎来阳光充足的晴天。

这种巫术剪纸在我国的北方广为流传,如陇东地区称为扫天婆、扫天娃娃、驱云婆婆等。这些人皆为妇女形象,伸展两臂,两手各持一把扫帚或树枝,作驱云赶雨的姿势。

在农历六月六天贶节,还有不少娱乐活动,主要是广东地区有划龙舟活动;在山东地区认为农历六月六日是荷花生日,因此在节日期间赏荷、采莲,市场上还大量出售荷花玩具。妇女、儿童还喜欢用其花汁染指甲。

农历六月六,还有不少宗教活动。例如辽宁盖州有八腊庙会,是一种为驱虫、祈雨的活动;北京善果寺有数罗汉活动,以占卜吉凶。

山东民间在农历六月六祭东岳大帝神,举行东岳庙会。该日又是麦王生日。当地民间还认为农历六月六是海蜇生日,当天下雨,海蜇就会丰收。

六月间百虫滋生,尤其是蝗虫等,对农业是莫大威胁。古代蝗虫是农业最大的灾害之一,人们一方面积极捕蝗,如利用火烧、以网捕捉、用土掩埋、众人围扑等方法,尽力消灭蝗虫。另一方面则祭祀虫王,如青苗神、刘猛将军、蝗蝻太尉等,都是各地供奉的虫主神。同时也利用各种巫术手段驱虫。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这时普遍过火把节。从传统看,它起源于南诏内部的王权之争,其实与用火防灾有关。当地人在过火把节时,人们还举着火把,到田间、地角游行,目的是驱逐虫灾。

[旁注]

唢呐 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神龛 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狭和神的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上置龛。

县志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气候等的专书。一般20年左右编修一次。我国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

《宋史》二十四史之一,于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魏徵(580年~643年),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我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

超度 原指超越度过,使用较多的领域是在佛教等宗教领域,已经逐渐成为佛教等相关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有“脱离苦难,功德圆满,到达彼岸”之意。佛教或道教指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

壮族 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称为西瓯、骆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始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后统称“壮族”。

剪纸 又叫刻纸,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不同的是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占卜 意指用龟壳,铜钱,竹签,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迷信手法。易占是以八卦为基础的占法,另外,六卦体系里的六卦天文式,也是一种占卜方法。

[阅读链接]

四川北川的禹里乡,一块刻有“石纽”字样的巨石面朝西北方向。数千年前,传说大禹便是从这块石头中出世。古人一直有大石崇拜的传统,他们相信,某些巨大的石头中曾经诞生过他们的祖先或神灵。

禹里乡的羌民,世世代代信奉大禹。虽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大禹诞生地的记载。但是,北川县的百姓相信,大禹就出生在此地。

这个说法在明清的时候还得到过朝廷的认可,朝廷一度给当地的百姓许多特殊照顾。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北川县的百姓便会用盛大的歌舞庆祝他们心目中英雄的生日。北川县百姓修筑的大禹馆,是当地最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