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谋远虑的建议

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常胜将军”粟裕的一个远谋深察、独具慧眼的战略性建议,对于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战略决策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8 年 1 月,中央军委电示粟裕:率华东野战军 1、4、6 纵队渡江南进, 在南方数省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以吸引江北敌军回师江南,调动分散敌人, 减轻中原我军压力,迫敌处于更加被动地位,并且要求他“熟筹见复”。

原来,早在解放战争初期,毛主席就有一个在适当时机实施战略进攻的构想,即:以“两个跃进”而推动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第一个跃进便是派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过黄河,挺进大别山;第二个跃进就是派粟裕同志率领华野 3 个纵队南渡长江,直捣浙赣。这样就可把解放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后方。现在第一个跃进已取得成功,第二个跃进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尤其是在敌人以 33 个旅的兵力围攻大别山区刘邓主力,中原斗争形势趋于紧张复杂的时候,及早分兵实施第二个跃进以调走分散部分敌人,显得更加迫切。

粟裕接到电报后,马上意识到,中央军委、毛主席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不仅对中原和华东战场,乃至对全国解放战争的全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于是,粟裕自受命之日起,一方面积极进行渡江南进的准备工作,派出 1 个加

强营并带干部 200 余名,前往皖南;另派原皖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带百余名

干部到中原局,请中原局分配他们到皖江地区加强工作;还派原新四军第 7 师参谋长孙仲德带一批干部到含山、和县、巢湖地区组织水上工作等等。另一方面他对军委的电报进行了缜密的思考。

粟裕感到,渡江南进,固然会给敌人以相当的威胁和牵制,可以调动一部分敌军回防江南,但蒋介石决不会把他在中原地区拥有比较先进的重装备的主力部队开到江南去同我们打游击;为防“放虎归山”,更不会把有战斗力的桂系国民党部队调往江南。如果只是调走一些二三流国民党部队,中原我军所受到的压力不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因为从中原调走几个坚强的主力纵队,而削弱自己的突击力量,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使我军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打掉敌人的优势,进一步改善中原、华东战局。更何况我 3 个有重装备的纵队过江后,完全是无后方作战,没有弹药供应,重装备不仅不能发挥威力,反而会成为累赘。此外还有伤员安置、粮食筹集等问题,也难以解决,这些都会严重削弱部队战斗力。鉴于这种情

况,不如暂不过江,争取趁敌兵力大为集中之际,寻机歼灭其几个主力兵团后,再行南下为好。

为了慎重起见,粟裕尽管有这些想法,但没有很快提出来。因为他清楚, 这个意见提出来,就等于要更改中央的战略部署,更何况中央关于派遣粟裕渡江南进的决定,华东局——领导都是积极拥护的。陈毅曾就此决定写了“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光擒王。”“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的诗句。提不提这个意见,粟裕确实有些犹豫不决。这倒不是他不懂党内的民主精神,也不是怕别人误解他怕困难而不到江南,而是他考虑的是如何推动战局向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根本就不掺杂个人的得失安危。这就是粟裕的性格!他担心的是自己“恐有不周”,干扰了中央的决策。但他又想,作为一名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想到这些, 粟裕终于消除了顾虑,以一个战略家的胆识和必胜的保证,于 4 月 18 日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电告中央。此时,陈毅正由西柏坡返回濮阳,准备对部队渡江南进进行动员。中央军委接到粟裕电报后,立即来电要陈毅、粟裕一同到中央当面汇报。

4 月 28 日,陈毅、粟裕一起赶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毛主席亲自迎出门来。随后,召集中央五大书记及陈毅、薄一波、李先念等同志听取粟裕汇报。

粟裕面对最高决策领导们,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建议和盘托出。他说, 鉴于目前的战局形势,我认为暂不渡江南进,应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几个大仗, 尽可能多地将蒋军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理由是:第一,中原地区广阔,有三条铁路干线和一些大中城市敌人都需要防守,包袱背得很多很重。敌人虽然在这个地区集结了重兵,但需要较多的兵力担负防守任务,因而机动兵力就相对地少了。如果我军在这一地区积极行动,必能调动敌人,为我军歼敌于运动之中创造战机。第二,中原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固然便于敌人互相支援,但也有利于我军实施广泛的机动作战,尤其是在铁路和公路被我破坏的情况下,敌人重装备的机动将受到很大限制,我军则可以充分发挥徒步行军能力强的长处,迅速集中兵力,从四面八方分进合击敌人,实现战役上的速战速决。第三,中原黄淮地区虽属外线,但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大批人力物力的支援,特别是可以较好地保障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同时,我军挺进外线作战已有数月,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并已逐渐适应和掌握了外线作战的规律。第四,经过我三路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中原后的艰苦斗争,新解放区党的工作和政权工作已有初步基础,军民关系逐渐密切,已有一定的支援战争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我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有利条件。

在听取了粟裕的详细汇报后,中央立即进行研究并得出共同一致的结论,即改变原来“渡江南进”部署,决定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粟兵团暂不向江南出动,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战,以粉碎敌军在中原的防御体系, 歼灭蒋军的有生力量。

战争的发展进程充分证明,粟裕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人民解放军向敌人发起频频进攻,在长江以北连续打了几个漂亮的歼灭战之后,中原和华东的战略形势顿时改观。在某冲意义上可以说,“中原会

战”是以后规模更大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之前的一次实战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