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的灯光

在滹沱河的北岸,有一片广阔的稻田。稻田北面,是一座长满古柏的柏树坡。坡前有个七、八十户的小村庄。这就是西柏坡。

村子东头,有几所普通的农家房屋,夜间屋子的窗口放射出明亮的灯光。灯光亮在这深夜的太行山中,分外光彩夺目。

这灯光,从 1948 年的 5 月,一直亮到 1949 年的 3 月,未曾熄过一夜。是谁家的灯光呢?是毛主席和他的战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屋里的灯光!

岁月峥嵘,远处的人不知道党中央就住在这里。但是,西柏坡的人,嘴里不说,心里却清楚,在那灯光下,彻夜操劳的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伟大领袖毛主席、亿万人民心中无限爱戴的周恩来副主席和朱总司令等革命前辈。他们在部署着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在决定着蒋家王朝的灭亡; 在起草和研究七届二中全会的文件,描绘新中国的蓝图⋯⋯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毛主席经常工作一个通宵,凌晨五点左右睡觉,到 11 点起床,然后在中央政治局大院前面的苇塘边上散散步。吃过午饭,又进入工作,一直到次日的黎明。

在三大战役进行期间,有时他连这几个小时的觉都放弃了。前线的电报如雪片飞来,他一张一张仔细看过,一份一份考虑复电,发出指示。仅在辽

沈战役中,毛主席在西柏坡发往前线的电报指示即有 70 多封。全国有多少个战场,情况有多么复杂,都装在毛主席心中,他要统一安排,统一指挥,需要费多大的精力呀!

那个时候,中央机关有一个简陋的沕沕水小发电站,如果停了电,毛主席就点上带罩的煤油灯,继续工作。

8 月的天气,十分炎热,毛主席办公的这间屋,因是农家住房,只有前面一个窗子,屋里热得坐不住。毛主席便端着灯到门前那个磨盘上去办公。 8 月的天,说变就变。一天夜里,毛主席正伏在磨盘上聚精会神地起草

文件,霎时浓云密布,大雨将临。警卫员前来帮他拾掇文件,毛主席才恍然知道天要下雨。

周副主席的工作,跟毛主席同样忙,这情况,顶数在周副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了解的清楚。他们一天几次到周副主席办公室来,送电报,取文件, 汇报战绩统计⋯⋯。每次进来,都看到周副主席那么专心地埋头工作。看完电报,听完汇报,审查完各个战场的战绩统计和我军实力统计⋯⋯又一份份分别批给新华社发表,某同志审阅,某单位办理,或送毛主席审阅,或向下传达指示⋯⋯工作紧张,有条不紊。他从来不歇假,每天夜里都工作到凌晨才去睡觉,上午 9 点又准时起床,一天顶多休息 5 个小时。

深夜 12 点,送来夜餐,一碗米饭,一碗菜汤、一盘小菜,放在进门的小茶几上,经常需要警卫员几次提醒,不然,放凉了,他也顾不上吃。

在淮海战役决战的日子里,周副主席两个昼夜连续工作,仍然精力充沛, 细致认真。有一次,军委作战室一位同志把一张战绩统计表送进来。周副主席接过去,看了一下便问:“这数字核对过了吗?”

“核对过了。” “没发现错误?” “没有。”

“那么,碾庄地区被我军歼灭的黄伯韬兵团中,为什么少了 1 个团?” 周副主席的记忆力真强!连这么一个数字他都记得那么准确!

工作太劳累了,一次开完一个重要会议,天就要亮了,作战部长坐在旁边打起呼略来。周副主席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诙谐地说:胖子,回去睡觉! 周副主席却好像刚刚胜利结束了一个战斗似的那么兴奋,他没有回去睡觉, 却又走进了办公室,打开了桌上小碟里放着的那盒万金油,用食指沾了一点, 抹在两鬓和前额,搓了几下,又继续工作下去。

周围的同志都在想:如何才能减少一点周副主席的劳累呢?几个同志商量了一个办法:建议周副主席改为夜晚睡觉,即使是只睡五个小时也好,因为夜晚比白天安静,或许休息的还好一点。他们联合起来,瞅了个机会,走进周副主席办公室。

同志们说:周副主席,我们向您提个意见。

周副主席放下了毛笔,微微一笑,好像猜透了他们的心思似的。说:好嘛,提吧!

同志们说:我们建议您夜里睡觉,白天工作。周副主席反问:为什么呢?

同志们说:夜间安静,白天休息不好!

周副主席说:夜间安静,这倒不错。毛主席说,晚上安静,没人打扰, 所以他才选在夜间工作。你们也发现夜间安静,让我在夜间睡觉,这不发生

了矛盾?

周副主席这么一说,大家想到了毛主席同样是通宵工作。原来毛主席和周副主席这样安排,也正是为了“安静”!他们还想再强调一下理由,周副主席却接着说:我和主席同在夜里办公,毛主席有什么部署安排,在夜里搞好了,大家一上班,我便可以向同志们传达,这不正好衔接起来,有利于工作吗?

听了周副主席的话,大家心里想,周副主席跟毛主席的工作配合得多好啊!毛主席的部署常常要征求他的意见,主席起草的文件,他总是虚心地学习研究,尽一切可能给主席提供资料。送交主席的文稿,他都要亲自过目, 纠正错处,尽量给主席减少麻烦。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现在,怎能改变他这个工作时间呢!

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窗前的灯光,就是这样彻夜不熄。闪闪的灯光,照亮了柏坡岭,照亮了太行山,照亮了祖国的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