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地成长
我从小就想当个考古学家,到世界各地去猎奇探险。
我从小是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的,其实到现在我都没有脱离这个过程。
期待的篮坛奇才
已经退休的王重光教练是上海篮球界元老,他在20世纪70年代曾是姚志源的队友,20年后他又成为姚明的教练。
对于姚明,王重光有许多话要说,这是他等待多时的人才,他说:“为了等待一个像姚明这样的篮球苗子,我们足足等了三代人,所以我觉得姚明的名字应该叫姚盼盼。”
中国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借鉴了前苏联的做法,有运动天赋的孩子被送入体校,接受专业体育训练,姚明的父母也都是体校培养出来的运动员。
父母又继续培养姚明,上海篮球界对于姚明的培养虽然没有一个特别的称谓,但是将其叫做“姚明行动”,也是无可厚非。
1984年9月12日,那天是姚明4岁生日,上海《新民晚报》的一个记者和摄影师来到了姚家,他们要作一个特别报道。
姚明的父母被认为是中国最高的夫妻,记者想看一下他们备受期待的婚姻的结晶。
记者在一篇文章里描述了小姚明,他们称他为“小胖子”。在当时物质比较短缺的情况下,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充满赞美之意的昵称了。
姚明当时从午睡中醒来,似乎不太高兴,一直闷闷不乐,直到他的父亲递过来一个篮球。“爸爸,带我去打篮球!”小姚明叫道,他的父亲同意了。
在文章旁配的照片上,大姚和满脸笑容的4岁的儿子在楼房后的空地上玩着篮球。
关于姚明的传说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姚明4岁时,身高已经超过1.2米,体重也达到27公斤。在中国,这已经达到在坐公交车和上理发店时,要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收费了。
又过了四年,姚明的身高蹿到1.70米,超过高安路小学其他所有的学生,他的老师称他是“鹤立鸡群”。他的篮球天赋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每个人都称他为“小巨人”。
每个人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即使这个显得笨拙的孩子,几乎没有对篮球运动显示出任何兴趣或者天赋。
姚明的母亲有一位老朋友徐为丽,当时恰好是徐汇区少年体校的党支部书记,她希望小姚明能进体校接受系统的篮球训练。
姚家夫妇的想法有些不同,他们吃过没文化的苦,所以希望儿子在普通学校里多学点东西。
不过当徐为丽提及少年体校的食堂至少能保证小姚明得到足够的营养时,姚明的父母让步了。
姚明的母亲后来说:“姚明的路不是我们帮他选的,不过我们是篮球运动员,我们原来的队友和教练在姚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
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说:“我当时叫他打篮球,只是希望让他活动活动。”即使送姚明去了少年体校,他也是这么想的:会打篮球,将来考重点中学和大学,有加分优惠。
姚志源退役后,分配到上海海事局。方凤娣算是“专业对口”,进了体育科研所。
当姚明成为第一中锋后,很多人都说:姚明从小就热爱篮球,从小父母就陪着他练球。
但姚明、姚明的父母和他当年的老师、教练以及小伙伴都说,其实刚开始他并不喜欢篮球,对当年的他而言,篮球只不过是一项游戏。
姚明的堂哥钱姚无限向往地回忆当年两人在床底下玩电动汽车的往事,他说:“他对军舰模型尤其感兴趣,小时候,从没听他说过以后要打篮球什么的。”
后来,跟大多数中国城市孩子一样,姚明喜欢上了街头电子游戏机。那时候他还没进少年体校打篮球,暑假喜欢到江苏吴江震泽乡下姑妈家去玩。
钱姚回忆说,有一次他有事不能陪姚明玩,便叮嘱几个朋友说,自己的堂弟姚明年纪小,带他上街玩游戏时,要照顾照顾他。但是钱姚的几个朋友一看姚明的个头,都吐吐舌头说:“还是他照顾我们吧。”
姚明9岁的时候,去徐汇区少年体校练篮球。姚志源有时间就在宿舍前的旧车棚旁,跟姚明玩玩篮球。
姚明显然还缺乏“敬业”精神,因为每当儿子投进几个球后,姚志源就得给他买点小玩意儿进行奖励。
后来姚明调侃道:“刚开始时我是靠接受贿赂打篮球的。”
在徐汇区少年体校时间呆得稍长一点后,姚志源偶尔有兴趣也会和姚明一起打打球,他跟同是当年上海男篮队友的李秋平、王群一伙,对阵姚明那帮小队员们。
场上姚明负责防守老爸,经常被单打成功,但姚明长大后,姚志源便不是对手了,后来李秋平、王群都成了姚明的教练。
方凤娣说:“当年把姚明送到少年体校练篮球,虽然那时他并不喜欢篮球,但还是二话不说就去了,而且练得非常刻苦,他是个听话的孩子。”
有意思的是,在徐汇区少年体校,姚明还练过水球,时间很短,纯属游戏。
他长得太高了,同龄的小队友正在泳池挥臂前进,他却一不小心就在水里站了起来,像在一群扑腾翅膀的小鸭子中间,突然闯进了一只长脚长颈的丹顶鹤。
姚明的班主任龚玲珍老师说,姚明从小倒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篮球天赋,如果说有,他拍皮球倒不错。
在小学生活动课上,龚玲珍让孩子们拍皮球比赛,看谁拍得多,后来又演变出“花样拍球”,小朋友们身后拍、抬腿拍、边走边拍,热闹得很。姚明身高臂长力气大,还是颇有些优势的。
但是,在另一项跟皮球有关的活动里,大个子姚明就有些吃亏了,这项活动叫“打野鸭”,小学生围成一圈,圈中有一人,大伙儿轮流把皮球往他身上扔,看他能不能躲开。
姚明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经历,让他一生难忘。当时他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高安路小学要开一次运动会,其实叫游戏会更恰当一些,小学生们就像玩一样,跑跑圈,看谁跑得快,投投篮,看谁投得准。
“同学们,投篮比赛让谁参加好呀?”老师在讲台上问,眼睛瞅着坐在最后一排的姚明。其实根本不用暗示,小朋友们已齐刷刷地叫了起来:“姚明!”
大家都知道姚明的爸爸妈妈是打篮球的,而小学一年级就长到了1.5米的姚明,更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充满期望。
姚明回忆说:
当同学们喊我名字的时候,那一瞬间,我感觉非常非常……怎么说呢,就像后来拿到冠军一样的感觉。
当时姚明双手贴着裤缝站了起来,他满脸自豪,一副顾盼自雄的样子。但是,当小姚明站在罚球线后的时候,他的自信没有了,其实他几乎没有投过篮,特别这种当众投篮,更是第一次。但已经站在了球场,只有硬着头皮上。
姚明两手拤着篮球,屏住呼吸,但心跳得很急,双臂与贴在胸口的篮球,似乎都随着心跳在颤抖。
这位多年以后的美国篮球联赛状元秀,就在当时简陋的篮球架前,开始了平生第一次投篮,当时姚明心中一片空白,他几乎用上了全身的力气,向球筐投去,小姚明当时紧张得都不知道篮球是怎么脱的手。
球向空中飞去,但是,没有投中,篮球有气无力地碰了一下篮板,然后落在地上蹦了几蹦,歪歪斜斜地滚远了。
姚明傻眼了,正准备鼓掌的本班观众们更是大眼瞪小眼。姚明愣了一小会儿,红着脸走到同学们中间。
接下来的一幕更让姚明满脸通红:本班另一位小个同学双手捧着篮球,以一个非常业余的动作,用篮球选手的行话来说叫“倒马桶”,把球扔了出去,但是球偏偏进了!
“真是太没面子了!”姚明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狼狈样子。他是一个很想为班级荣誉出把力的人。
也许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姚明,就毫不犹豫地走进了上海市徐汇区少年业余体校的篮球班。
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姚明开始萌生了要打好篮球的决心。
经过多年努力,他从一个高峰迈上另一个高峰,最后成了令人瞩目的偶像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