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培养创造性阅读品质黎光

创造性阅读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它与一般的接受性阅读不同。它往往超越认识层次上的感知和理解而独立地提出与前入、众人不同的见解,从而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创造性阅读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识之士认为,未来的社会竞争就是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性阅读,正是培养具有创造力人才的一种有效措施。而作为祖国 21 世纪主人的青少年,该如何自我培养创造性阅读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呢?

首先,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消除阅读心理上的障碍。阅读求知的过程,决不是一个不假思索完全接受影响的过程, 而需阅读者积极思考,主动求索。但当前中学生的阅读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毛病,就是懒于思考,习惯于坐听其成,让教师的分析代替自己的阅读理解, 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思维去主动获取结论。这种消极、被动的阅读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有所创见。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安排了课内、课外自读课文 224 篇, 占总数的 57%,自读课文篇目如此之多,比例如此之大,正是为了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阅读的思维能力。我们对这些课文,除了识记字、词、文学文化常识外,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自觉独立去阅读、去思考、不唯书、不唯上,有意识地去发现矛盾,质疑问难,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颇为有效的途径。

其次,要学会发散思维,掌握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考虑问题的阅读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素。我们在进行创造性阅读时,用得最多的正是发散思维。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研读分析,往往会得出多种合理而新颖的结论。例如同是一篇《孔乙己》,鲁迅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穷苦人的凉薄”;叶圣陶说是在“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茅盾说是“隐喻反对新思想的旧派的必然没落”。可见,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掌握了它,思考就更灵活,思路就更开阔,思维的“产品”将会别具一格,更富有独创性和新颖性。

第三,要学会丰富的想象。高尔基认为:创造是“大脑为了得到一个全新的结果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综合的想象力丰富的活动”。在阅读中,如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在原文情节处、话语省略处、意犹未尽处进行合理的补充、引申和发挥,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和境界。例如,学完《项链》之后,我们就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可能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以填补《项链》留下的艺术空白,从而深化鉴赏体验。

第四,要学会比较阅读。比较的过程即思维的过程。比较的方式很多, 相同的体裁可比较。不同的体裁也可比较;可横比,也可纵比;可求同,也可求异。通过比较,可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通过比较,可发现文章的异同点,还可发现文章的妙处或不足,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见解。例如,把苏询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进行比较,就可发现这三篇文章在取材、表达方式及写作目的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对这三篇文章获得新认识。可见在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多比较对照, 这是培养创造性阅读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五,要积极参与争鸣。争鸣能激发人们去独立思考,辩驳异说,提出独立的见解。因此,中学生要适当阅读一些报刊上发表的具有争议性的文章或作品,读后要展开辨析、争论、探索,这样,既可开阔思维视野,又可促进创造性阅读思考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