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李镇西

提起“个性”,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等同, 而“个性教育”则往往会被归入“资产阶级教育观”。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澄清与阐述远不是我这篇文章所能完成的任务。不过,我还是想强调一点: 对学生而言,“个性教育”是指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潜能与价值,反对一切非人性的教育措施,培养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生物的、社会的、认识的、情感的、道德的及美感的整体成长,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对教育者而言,“个性教育”则要求教育者具备科学与民主的教育思想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手段。对前者,还远不能说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而对后者,则更是容易被视为“异端”,在很多时候,即使教育思想完全一致,教师在具体做法上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也会遭到扼杀。于是,班会的主题是统一的,墙报的内容是统一的,教室的布置是统一的,歌咏的曲目是统一的,假日的活动是统一的,学生的发式是统一的,课桌的套布是统一的⋯⋯教育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魅力!

我是幸运的。我现在执教的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是诞生于改革大潮中的全面试点中学,学校领导不但推出了一项又一项教育改革措施,而且对教师的任何创造性工作都给予尽可能多的鼓励与支持。应该说,从 1991 年我调到玉林中学后,我便继续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一系列探索性的尝试, 力争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科学精神与民主气息,让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班级教育管理方面,我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人治”为全班学生运用集体制订的班级法规互相制约、共同管理的“法治”,并将我也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和学生一起建设班集体。在思想教育方面,我在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始终把目光对准学生的心灵世界:善良人性的保持、正直品格的塑造、现代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锻炼,以及青春期心理的辅导⋯⋯我在语文教育上不停实践,不懈探索,不断创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立足课堂就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听说基本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面向社会,就是要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关心天下的过程中广泛地汲取语文养料,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深人心灵,就是要使语文养料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互相渗透与融合,以形成美的情趣、美的心灵、美的人格,同时,学生能在实践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

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这话在中国似乎从来就未真正做到过。就目前中学教育而言,“成”的标准,从理论上讲是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但事实上,“成”唯一的标志只是学生们的升学考试分数以及学校的升学率。这使许多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虽然胸怀教育科学与教育民主的顽强信念, 却不得不在“升学教育”的铁索桥上,冒着“学生考不上大学一切都是白搭” 的舆论“弹雨”,艰难而又执著地前行。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教育评价:假若某位班主任的工作富有特色(比如其班级管理尽可能放手,平时尽可能在班上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等等),尽管当时便可以判断这些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周围的舆论仍会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几年后的高考:“工作倒是蛮有新意的,可万一高考滑坡怎么

办?”“哼!就会搞些花花哨哨的东西,到时候高考可有戏看了!”⋯⋯几年以后,假若学生高考成绩不错,人们会齐声喝彩:“你看,人家的班级管理那么放手,而且又搞了那么多活动,高考成绩却这么好,他确实有两下子!” 相反,若高考成绩不理想或仅仅是低于人们的期望值,同样的人也许会说: “班级管理那么松散,还搞了那么多与高考无关的活动,高考当然会砸锅—

—我早就料想到了!”

于是,在中国,几乎任何一位“优秀教师”“优秀事迹”的辉煌大厦, 都必须以其班级大大高于所在年级、所在地区平均水平的“升学率”作为支撑的主要栋梁,否则他的一切教育思考、探索与创新都等于零!

不能轻易他说这种社会评价舆论完全不合理。因为在中国这个人口压力极大的国度,升学是人们今后就业竞争乃至生存竞争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途径;而且,使学生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这毕竟不是唯一的目标!特别是在“升学教育”压倒一切时。不但“做人第一”、“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等口号成了点缀,而且取得较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教育的个性,而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造精神!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是很难真正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育的解放”,就谈不上“人的解放”——正在告别 20 世纪走向新世纪,渴望现代化、渴望在世界彻底扬眉吐气的社会主义中国,尤其呼唤这种“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