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与分析

《堂吉诃德》全书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我国最早有林琴南的译本,书名叫《魔侠传》,译的只是第一部;后来有傅东华的全译本,书名《吉诃德先生传说》;1978 年又有杨绛的译本,书名《堂吉诃德》。这部作品在我国流传较久,深得我国人民喜爱,无论是它那丰富的想象,透彻的观察,生动的典型,轻松的幽默,深刻的讽刺,都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它不仅是西班牙文学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作家在书的前言中,声称这部作品是“攻击骑士小说的”,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西班牙长期以来,骑士小说占有统治的地位。它以虚构的情节,幻想的冒险故事,取悦读者,成为束缚西班牙人民的精神羁绊。塞万提斯对这种小说深恶而痛绝之。他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 仿效骑士小说的写法,对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和过时的骑士制度,进行了尖锐的嘲讽。在《堂吉诃德》第二部末了,作家又说:“我的愿望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的真人真事,已经使骑士小说立脚不住,注定要一扫而空了。”正如作家预言那样,《堂吉诃德》出版后,骑士小说自此消声匿迹。马克思曾称这部作品为“衰落的骑士制度的史诗”。

另外,作家还在前言中说,他要使读者在读了他的作品之后“能解闷开心,快乐的愈加快乐,愚笨的不觉厌倦,聪明的爱它新奇,正经的不认为无聊,谨小慎微的也不吝称赞”。从《堂吉诃德》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来说,作家完全达到了他的目的。它是一部开心的、别出心裁的作品。下面我们从文

体结构、典型塑造、语言运用等三方面谈谈这部作品的成就与特色。

从文体结构上,作家巧妙地运用了游历故事的体裁。这种体裁形式自由,容量大,能把主人公所见所闻摄入镜头。因此,作家有可能通过堂吉诃德主仆漫游的情节,反映西班牙 16 至 17 世纪初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图画。无论从城镇到乡村,从牧场到森林,从小客店到城堡,从破旧农舍到贵族华丽的客厅,无不描写逼真。作品中出现了几百个人物,其中有牧女、农妇、商贩、客店老板、理发匠、牧师、囚犯、公差、仆人、公爵及太太小姐等。通过这众多人物和广阔现实的描写,暴露了当时封建制度的丑恶与腐朽。在封建暴政的统治下,农村荒芜,商业凋零,官吏横行,人民受难;揭示了农民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作家把广大人民的赤贫景象和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形成强烈的对比。公爵住的是豪华的城堡,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是犬马声色,并以作弄堂吉诃德主仆来消愁解闷。贵族子弟堂费南铎道德沦丧、玩弄女性、出卖朋友,是个花花公子的典型。作品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如写到农民长年累月得不到温饱,桑丘一家经常过着挨饿的日子, 儿子 15 岁还不能入学,成年的女儿没有妆奁;小农奴安德瑞斯备受主人虐待等。另外,作品通过堂吉诃德的游历见闻,对当时法律、婚姻制度、道德、文化、等级观念都进行了揭发,给了西班牙垂死的封建制度致命的一击。因此,这部作品不光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和骑士制度的作品,而且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也是大量保存和描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风貌的杰出的作品。

结构另一特点是故事的穿插。作品以描写游历故事为主线,插入不少动人的小故事。如牧羊姑娘玛赛■的故事,卡迪纽、陆莘达和堂费南铎的故事,

《何必追根究底》的故事,穷人巴西琉的故事,摩尔美女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同时,它们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接近塞万提斯写过的训诫小说,有的是牧人小说型的故事,有的是冒险故事,有的是爱情故事。其中叙述上尉维德玛在阿尔及利亚当俘虏的经历,又带有作家自传性故事的成分。整部作品色彩斑斓,情节内容丰富多样。但第一部作品中一些插入的故事,与主要情节线索无关,在结构中成为游离的部分。第二部作品加强了这两方面的联系,结构显得更加严密紧凑。

其次,典型的塑造,这是《堂吉诃德》最大的成就之一。批评家们都把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浮士德并称为西欧文学中三个杰出的典型。堂吉诃德是个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人物,在他身上既有幽默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他是个疯子,又是个理想主义者。

从作品开始时,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个疯子和呆子。他的疯和呆不是由于生理的缺陷,而是看骑士小说入了迷。正如我国过去有人看了虚幻的神仙小说及武侠小说,产生求仙慕道的荒唐举动一样。鲁迅说得好:“西洋武士道的没落产生了堂吉诃德那样的戆大,他其实是个十分老实的书呆子。”堂吉诃德的可笑是他完全相信骑士小说中杜撰的那一套是真的,而且他要身体力行。“一切的苦难都要去解救,一切的危险都要去经历”。

作家在描写这一人物时采用了矛盾对照的讽刺手法。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矛盾等。

  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有着不平凡的抱负,他要做一个古往

今来的英雄,以骑士打抱不平的方式改造社会,要名扬天下。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一个魁伟的武士,而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他骑的也不是一匹千里马,而是徒有佳名的可怜的瘦马。尽管堂吉诃德把它比作“马中的花朵,马中的镜子”,可是它的腿脚早已不济了,经常把主人从背上摔了下来。至于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妮,堂吉诃德把她当作绝世美人,她“体现了一切诗人所理想的美”。他还认为杜尔西内妮是他力量的源泉,他说:“要不是杜尔西内妮把力量灌输到我这条胳膊上来,我连捏死一个跳蚤的劲儿都没有。”然而,杜尔西内妮根本不是他所形容的那样一个美人。桑丘说,她只是一个身躯粗大,声音宏亮,甚至胸口还长着毛的农家姑娘。这些描写都构成对主人公极大的讽刺。

堂吉诃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还体现在他是个时代的落伍者。正如鲁迅说的,堂吉诃德“从那时的人,偏要行古代游侠之道,执迷不悟”。据拉法格的《马克思回忆录》中说,马克思认为堂吉诃德要把已经灭亡的骑士道在资产阶级正在上升的社会里实行,就构成了可笑而痴愚。现实中并没有堂吉诃德所想象的事物,于是他只能生活在幻觉和假想敌之中,如他把风车当巨人, 羊群当军队,修士当作蒙面强盗,把酒囊当作恶魔。尽管无情的现实使他折断骨头,摔坏牙床,但他相信幻觉就是现实。而且每逢失败,他深信自己“中了魔法”,这使作品增添了不少笑料。

  1. 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矛盾。堂吉诃德善良的动机总是得到相反的结果。他的行侠行为,不仅没有给别人带来好处,反而给人们带来灾祸,他徒然怀着好心肠,却永远是个“愁容骑士”。如他搭救了一个被富农鞭打的牧童,当他走开后,那牧童反而被主人打得更凶了。因此,牧童第二次遇见堂吉诃德时,便不客气地咒骂他:“但愿上帝加祸给你老人家,以及天底下所有的游侠骑士。”堂吉诃德还释放了一批苦役犯,他原出于反迫害的思想,

    结果苦役犯反以抛石头来报答他的好心。还有,他冲散送葬行列,原要为死人报仇雪冤,结果他打折了一个教士的腿。那受伤的教士诉苦说:“我原先好好一个人给您弄成跛子,一辈子也站不平了。您为人除害,却害苦了我, 叫我终身受害。”

通过以上两组相互关连的矛盾对照的描写,作家对堂吉诃德的可笑特点及其骑士道行侠行为,已竭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作家竭力把他的主人公的疯态指给我们看,以达到他嘲笑骑士制度,抨击骑士小说的目的。但塞万提斯在塑造堂吉诃德时,并没有把人物写成类型化。堂吉诃德除了疯的一面外, 还有理性的一面;除了可笑的一面外,还有崇高的一面。而且他的性格是发展的。如果说在小说第一部中,堂吉诃德是个逗人开心的形象;那么,到第二部时,他却表现了更多的智慧和崇高的道德原则。就拿他向往的骑士道来说,他已不是单纯的仿效者,而是对骑士的职责作了很好的说明。他和那些徒具骑士仪表,缺乏正义感和博爱心肠的骑士不一样。他为了达到“解危济困,锄强扶弱”的目的,不惜以自己瘦弱的身体去抵挡一切灾难,把生死置之度外。即使是打掉了牙齿,折断了肋骨,削掉了耳朵,也决不回头。桑丘说他是“危险的担当者,侮辱的忍受者,善之模仿者,恶之惩罚者”。作家通过堂吉诃德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宣扬了反奴役争自由的人文主义的思想。

同时,堂吉诃德除了骑士问题外,他在交谈别的问题时,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他博学多才,对天文、地理、历史、文艺都有研究。他通达事理,谈

吐深刻,连愚弄他的公爵也不得不惊叹他的才能。在桑丘去赴任总督时,他的几番交代,不仅说明他是个正直、贤明,同情下层人民苦难的人,同时也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某些社会理想。在第二部第 16 章中,堂吉诃德论子女教育及论诗和诗人,62 章中论翻译等,都表现了他是个见识高明的智者。显然作家把自己的见解分给了作品的主人公。

堂吉诃德的典型是矛盾的。他身上包含了作家所要讽刺和肯定的事物。不过这个人物讽刺的一面仍然占主导的位置。作家清楚地看到了堂吉诃德一类人历史没落的必然性。斯大林说:“吉诃德一流的先生所以叫吉诃德先生, 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最低限度的人生知觉哩”①堂吉诃德形象成了凭主观幻想行事,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他那凭借个人力量,以骑士打抱不平的方式,来除暴安良,改造社会的想法,是完全行不通的。他在临死时,总算明白过来了。

桑丘·潘沙是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的性格的特征是冷静、稳健而机灵。这个人物同样是在矛盾对照中刻划出来的。作家对他既有讽刺,也有肯定。一方面,桑丘咒骂倒霉的骑士,另方面,他又崇拜主义的义侠行为;一方面, 他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另方面,又抱着发财的幻想,一心想当海岛总督; 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乐观、机智,另方面,他又胆小怕事、狭隘自私。但他在当“总督”期间,不仅忠于职守,而且井井有条地治理他的属地,提出要“肃清这个岛上的一切污秽,把流氓、游民、骗子之类一齐消灭掉”的主张。堂吉诃德在行侠中不能实现的社会理想,通过他体现出来。

堂吉诃德和桑丘是两个相得益彰的典型。他们不论在外貌、气质上都构成鲜明的对照,又互为补充。堂吉诃德又高又瘦,桑丘又矮又胖;一个手执长枪,身穿盔甲,骑着瘦马,面带愁容;一个头戴草笠,身披褡裢,骑着胖骡,气色旺盛;一个英勇而有礼貌,一个自私善于逢迎;一个小心谨慎,遇事清醒,一个不能自制,遇事糊涂;一个贪图实利,一个崇尚理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能不佩服作家技巧的高明。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正确评价了这两个人物的生动典型。他说:“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就一点没有被歪曲:这些人物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可是,我的天!在这些人物描写里,包含着多少幽默啊,快活的、平静的、辛辣的!这样的例子, 实在是举不胜举”①。

第三,语言特色。《堂吉诃德》一书的语言运用,体现了作家高深的造诣。塞万提斯在作品的前言中,提出了他对语言的要求:“一句句话说得响亮,说得有趣,文字要生动,要合适,要连缀得好;尽你的才力,把要讲的话讲出来,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堂吉诃德》文字活泼, 语言流畅、生动,基本上体现了作家对语言的要求。而且大量运用了民间谚语,成为西班牙民间谚语的宝库。这种例子,在作品中俯拾皆是。如“单有一只燕子,还算不了夏天”;“装着金鞍辔的驴,赛过套着驮鞍的马”;“一个人能看到别人眼里的刺,就该看到自己眼里的梁木”;“傻子对自己家的事,比聪明人对别人家的事熟悉”;“宁愿脸上蒙羞,免得心上负痛”等等。有人统计,这种精辟的民间谚语,在作品中有 220 句以上。作家运用它们讽刺了可笑的事物,肯定了积极的思想。

①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莫斯科 1949 年中文版,第 614 页。

① 《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时代出版社,1953 年版,第 454—455 页。

精采而风趣的谈话,是作品语言的另一特色。从作品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标题:“堂吉诃德和他侍从桑丘·潘沙的趣谈”,“桑丘和主人的妙谈”,“堂吉诃德对于文武两行的奇论”等。这些谈话不仅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内容,而 且很好体现了人物的个性。如堂吉诃德在谈论骑士道时, 他的语言是夸张的、幻想的,有时是语无伦次;当他交谈别的问题时,他的语言是理智的、冷静的,见解深刻。桑丘语言体现了农民的特色。一方面, 他语言中有大量民间口语和谚语,既诙谐又风趣;另方面,他的语言揭示了他是个清醒现实主义者和胆小的性格。如堂吉诃德要和狮子搏斗时,他慌忙劝告说:“你想想吧,先生,这里没有魔术的障眼法。我从笼子门缝里看见一只真狮子的脚爪;一只脚爪就有那么大,可见那狮子准比一座山还大呢。” 当堂古诃德要到地洞去探险时,他又焦急地劝说:“我的主人啊,你干什么事得仔细啊,别把自己活埋了,也别像冰在井里的酒瓶那样悬挂在里面。真的,这地洞比摩尔人的地窖子还可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