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名家改革开辟新天地

在康海、王九思、冯惟敏、薛论道等一批北曲名家铸就北曲辉煌的同时,南曲也出现了一批散曲名家,他们的创作也给南曲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成就了南曲的辉煌,这批南曲名家以沈仕、梁辰鱼、王磐、陈铎等人为代表。

沈仕,字懋学,又字野筠、子登,号青门山人,别号东海迷花浪仙,浙江杭州人。沈仕年轻时即有才名。他的散曲集合成散曲集《唾窗绒》,其散曲被称为“青门体”,轰动一时,并一直影响到晚明。

“青门体”以写艳冶绵丽的作品为特征,有如诗中的“香奁体”和词中的“花间派”。不少散曲作家受他影响,在散曲流派中可说是异军突起。

沈仕的散曲已偏向满足耳目感官的享受要求,形式浮艳,内容苍白,如其代表作《南双调》:“懒画眉春闺即事东风吹粉酿梨花,几日相思闷转加。偶闻人语隔窗纱,不觉猛地浑身乍,却原来是架上鹦哥不是他。”

再如《琐南枝·咏所见》:“雕栏畔,曲径边,相逢他蓦然丢一眼。教我口儿不能言,脚儿扑地软。他回身去一道烟,谢得蜡梅枝把他来抓个转”。

这两首曲作充分地体现了沈仕曲作艳冶绵丽的风格。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江苏昆山人,他的父亲梁介为平阳训导,“以文行显”。梁辰鱼喜欢行侠仗义,不喜欢、也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梁辰鱼喜欢交朋友,据说他家有装饰好的房屋,专门接纳四方奇士英杰。嘉靖年间以诗人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都与他往来,戏剧家张凤翼也是他的好友。

梁辰鱼得到过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传授,又与郑思笠等人精研音理,对改革昆山腔作出了贡献。

梁辰鱼的散曲集《江东白苎》一出,以昆腔演唱的南曲大盛,北曲迅速衰落。这时东南地区资本主义逐渐萌芽,城市更加繁荣,散曲作家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地区活动。

由于城市物质生活的刺激,以及享乐意识的浸润,很多文人或多或少都沾染上沉溺声色的风气,很多人都蓄有歌姬,或经常出入青楼,因此作品大半喜欢用华美纤丽的辞藻,写缠绵旖旎的艳情。

梁辰鱼的《江东白苎》,和沈仕的《唾窗绒》,是华美纤丽风气的代表。他们所开创的“白苎派”和“青门体”,风靡一时。

梁辰鱼的《江东白苎》内容可为三类:一类是以闺情为基本题材的散曲,它们在梁辰鱼曲中所占比例最多,但几乎都不只是为咏闺情而作,其中许多闺情曲寄寓了作者自身的失意,如《白练序·暮秋闺怨》:

西风里,见点点昏鸦渡远洲,斜阳外,景色不堪回首。寒骤,谩倚楼,奈极目天涯无尽头。消魂久,凄凉水国,败荷衰柳。[醉太平]罗袖。琵琶半掩,是当年夜泊,月冷江州。虚窗别……

曲中“昏鸦”、“斜阳”、“败荷衰柳”等凄凉秋景与思妇的孤独哀愁交织在一起,凄凉意味浓厚,这是作者借闺怨来抒写自身抑郁的情怀。

第二类是羁旅乡愁、登临怀古、赠别怀旧之作。这类曲作不多,但内涵丰富。其中有抒写羁旅之中的乡土之思;有的是抒写伤怀故国之作;有的是抒发送别友人的真挚情感。这类词作往往用清丽之词抒写人生感叹,低回而沉挚,如《销金帐·夜宿穆陵关客舍》:

松窗半掩,月落空庭暗,笑孤身在关门店。怎奈夜永不寐,剔残灯焰。西风透入,透入茅檐破苫。起弄双剑,惊落疏星千点。谁怜变了,变了苍苍鬓髯。

独宿荒村野店,夜不能寐,拔剑起舞。虽有“惊落疏星千点”的豪气,却掩盖不了老去无成的叹息。

第三类是带有市井气的散曲。梁辰鱼的这类曲作以《驻云飞·杂咏效沈青门唾窗绒体》组曲为代表。其中露骨的色情描写,感官刺激和享受,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社会风气的败坏。

梁辰鱼散曲的艺术特色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声韵谐和优美,且长于抒情。这是用昆腔新声唱曲的直接反映,是旧昆腔婉转清丽风格发展;二是辞藻典丽蕴藉,用词精致细腻婉约,这在其闺情曲作尤其是套曲中表现突出。

王磐,字鸿渐,自号西楼,江苏高邮人。他出生于一个富有之家,喜欢读书,曾为诸生,但嫌拘束而最终选择了放弃,他终身不再应举做官,而是纵情于山水诗酒,常与名士谈咏其间。

王磐散曲有小令65首,套曲9首。王磐散曲题材比较宽广,套曲〔南吕·一枝花〕《久雪》,以大雪的逞威,喻权贵的肆虐,借以抒发心中的牢骚不平,并且表示了对光明的信念。〔南吕·一枝花〕《嘲转五方》则讽刺了社会的迷信风气。

王磐做了大量庆节、赏花、记游等闲适之作,反映了他生活和性格的基本方面。部分作品则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表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愿望。

王磐散曲的风格基本上是清丽精雅的,个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如最为人称道的[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曲作把正德年间擅权的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以及他们装腔作势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他的[朝天子]《瓶杏为鼠所啮》旁敲侧击、嬉笑怒骂,以其俳谐风趣为人所称道:“斜插,杏花,当一幅横披画。毛诗中谁道鼠无牙?却怎生咬到了金瓶架?水流向床头,春拖在墙下。这情理宁甘罢!那里去告他,那里去诉他,也只索细数著猫儿骂。”

硕鼠之所与敢于肆无忌惮,是猫儿无能或放纵的结果,作者把矛头指向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

王磐的写怀咏物散曲,以清丽见称,如《落梅风》,写野外牧羊,宛如清淡秀丽的水墨画,表现力很强。有时借景抒情,表白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态度,多弦外之音,这也是王磐写景咏物曲的特色所在。

陈铎,字大声,号秋碧,江苏新沂人,家居金陵。陈铎为人风流倜傥,擅长诗词和绘画,又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常常牙板随身,高歌一曲,被教坊子弟称为“乐王”。

陈铎散曲集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月香亭稿》、《可雪斋稿》、《滑稽余韵》。陈铎的散曲大部分是写男女风情和闺怨相思,供歌妓们清唱的作品。

这些作品,缠绵幽怨,故作多情,显得纤弱委靡,有一些还带有色情的成分,内容无甚可取。影响最大、赖以传世之作是《滑稽余韵》。

陈铎长时间生活在金陵,对城市生活颇为熟悉。《滑稽余韵》一卷,是一组曲,共141首。每首写一个行业,一共描写了60多种手工业工匠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生活,30多种店铺的经营。

把形形色色的商肆店铺,三教九流,都写入散曲中。曲作高度赞扬各种工匠的手艺,歌颂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同情他们的辛苦劳碌。

《滑稽余韵》一卷基本上采用当时的口语,明白通俗而又不失幽默风趣,富于生活气息。表现手法直露而不迂曲,不事藻绘雕琢,叙述中夹杂着评价和褒贬,明显不同于他的其他散曲。

陈铎把散曲的锋芒直接对准人性,全方位地反映明代中叶城市生活,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群体不同的职业特征,公开表现自己的憎恶或同情,探讨职业病和行业病中显露出卑微人性,这种曲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开辟了新天地。

[旁注]

别号 我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简称“号”。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

香奁体 指一种专以妇女身边琐事为题材,多绮罗脂粉之语的诗歌体裁,又称“艳体”。香奁体渊源于六朝宫体,描写范围从宫廷贵族扩大到一般士大夫的恋情、狭邪生活,对后世诗歌有一定影响。

昆山腔 即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市井气 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

琵琶 一种传统弹拨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我国秦朝出现。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琵琶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

[阅读链接]

梁辰鱼最为擅长的不是散曲,而是杂剧,从艺术水准来说,散曲的成就要远逊于杂剧。梁辰鱼对改革昆山腔作出了贡献。梁辰鱼的曲在当时广为传唱,如晚明时期戏曲理论家吕天成在《曲品》说:“丽调喧传于《白苎》,新歌纷咏于青楼。”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清代学者朱彝尊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

自清代中叶以来,《浣纱记》中的许多单出,发展成了昆剧舞台上经常上演的折子戏,象《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子》、《采莲》、《泛湖》等,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