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遗传性与生活环境条件统一的认识

公元 533—544 年间,中国北魏时期杰出的农业生物学家贾思勰所著《齐

② 姚德昌:《孟德尔以前中国对遗传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科学史研究,第 3 卷,第 2 期(1984 年):

151—157。

① 达尔文著,叶笃庄译:《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第 461 页。

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五世纪的农业生物学知识,论述了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家畜饲养,还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也作了精辟的论述。例如,贾思勰“目所亲见”的现象:山西的豌豆移植到河北井陉以东地区时就不结实。山东产的谷子,种到山西壶关上党,便都徒长而不结实。其原因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所致。同样,他还谈到这样情况:当时并州(今山西)没有大蒜,从朝歌(今河南)取来蒜种下种,一年后所收获的蒜,蒜瓣很小,与原种很不相似。相反,另有一种情况是不论从何地取来的芜菁种子,种在并州,其根就象并州产的芜菁根那样如碗口那么大。这些现象,贾思勰认为是因为“土地之异者也”。

贾思勰认为各种生物都有其不同的本性(遗传性),在农业生产中,要获得丰收,就必须做到外界环境条件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贾思勰十分强调作物的“顺物性”和“应天时”。他指出:“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地势有良薄, 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少而成功多”。相反,如不这样,而“任情往道”,那就会落得“劳而无获”。②在家畜的饲养方面。《齐民要术》还指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此不肥充繁息者, 未之有也。”①在《王桢农书》中,同样也强调了作物生长的“顺物性”。只有了解清楚生物的遗传性,满足其生活条件,生物就能健康发育生长。在预测水稻作物的种植时指出,水稻“非水则无以生,故种艺之法,宜选上流出水,便其性也。”②关于芥的种植,他指出,芥“性不耐寒,经冬则死,故须春种。”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