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基因

研究者对哺乳动物珠蛋白基因丛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除正常功能基因之外,还有一些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相应的正常基因相比,约有 75—80% 的部分是同源的,但由于许多突变而阻碍了自身的表达,这一类功能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1977 年,杰奎等人在对非洲爪蛙 5S 基因系统的研究中,首先提出假基因的概念,在哺乳动物珠蛋白的基因中,其胚胎基因和成体基因之间都有一个假基因,究竟这个假基因对胚胎和成体发育有何功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假设以来, 100 多年时间里,人们对基因的物质实体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是一个化学实体,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中的一定的核苷酸顺序。一切环境因子都通过基因来影响生物的遗传性。基因是可分的,也是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它不是固定不变在染色体上的静止结构。基因本身在功能和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基于科学实践基础上的对基因的物质实在性的证实,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不断修正和完善,赋予新的内容,从而全面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