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盛名之下的伟大预见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通俗地说就是“好”和“坏”的两个方面。机器人能为人类做许多好事,但是,偶尔也会带来小麻烦甚至是不幸。

有些人,包括科学家在内,很早以前就忧虑:当机器人王国的成员越来越多。它们越来越聪明能干、有些功能甚至超过人类的时候,机器人会不会成为人类不可战胜的敌人,甚至带来毁灭的灾难?

最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早在 1950 年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一)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阿西莫夫的忧虑是不是杞人忧天呢?

阿西莫夫在机器人发展方面有不少成功的预见。他在回答访问者曾说过:

“⋯⋯那本 40 年代写的‘干吗要机器人’,当时我得以相当正确地预言了机器人时代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机器人之父英格伯格说,他从阿西莫夫的书和讲演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并不是奉承话。《人民日报》刊登阿西莫夫于 1992 年 4 月 6 日逝世的

消息时说:“在已往的几十年间曾以 400 多部著作激发起无数读者对科学的兴趣,诱导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这一评价应当说是很正确的、恰当的。阿西莫夫 1920 年出生在前苏联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维奇的一个犹太人

家庭里,他 3 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他 7 岁时就教他的妹妹识字,当了“老师”。9 岁的一天,放学回家,在父亲的糖果店柜台上发现了一本叫做《奇异世界》的科幻杂志,他一下子“走了神”,对科学幻想无限痴迷起来。15 岁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学化学,19 岁毕业,后来他依次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

18 岁时,阿西莫夫发表了处女作《灶神星逃亡记》。他后来小说越写越好。1941 年他在《令人惊奇的科幻》杂志上发表了科幻小说《黄昏》。当时的稿酬是每字一美分,他的稿子是 12000 字,却收到了 150 美元。耿直的阿西莫夫以为杂志社弄错了呢,打电话去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小伙子,我觉得你这篇小说写得真不赖,所以每字多奖你 1/4 美分。”

他意识到自己唯一要做的事便是要成为一名作家,于是他便坚决地从事专门科普创作。每天 6 点准时从床上跃起,7 点 20 分准时坐到打字机前,一

直工作到晚上 10 点。

他写疯了,事情一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他 40 多年中共写了 480 本著作。他的著作文采飞扬,文章通俗易懂。不论如何深奥复杂的主题,他都能够对广阔背景和主线把握得当,推理严密,叙述生动,使读者迷恋。

他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目前因为机器人的构造还不那么复杂,还没有达到适应三定律的要求程序。他预见“机器人越来越会像人”,“我们必定会创造出近于完善的生命模拟体”。这种预见对不,请向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