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题字

1961 年 10 月 8 日,周恩来和陈毅陪同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来到洛阳。参观完龙门石窟后,周恩来因有事回京,他利用专列开车前的一点时间接见洛阳市的负责同志。谈话结束时,人们请周恩来为正在兴建中的龙门伊河石拱大桥命名题字。周恩来微笑着说:“还是请陈老总写吧,他比我写得好。” 陈毅听罢,连忙摘下墨镜,爽朗地大笑:“我怎敢‘班门弄斧’?还是请总理写吧!”两位领导人谦虚地互相推让。这时,专列的开车时间快到了。周恩来歉意地商量说:“要不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我们商量一下, 写好后给你们寄来,行吗?”人们不便强求,只得以此作罢。然而,周恩来始终没有忘记洛阳人民的嘱托。1962 年春天,题字寄来了,是陈毅的手迹, 宣纸上写着斗大的“龙门”二字和“陈毅题”三个较小的字。这真是画龙点睛之笔,既为伊河桥命名,也有地方特色。题字被镌石四方,分别镶嵌在石拱桥东西两端和两侧。

在“文化大革命”横扫“四旧”时,陈毅的题字也难逃厄运。1973 年 10

月 14 日,重病在身的周恩来又陪外宾来到洛阳,发现伊河桥上没有陈毅的题字,立即查询。听了有关人员的陈述,周恩来满面怒容:“陈毅是好同志, 他的题字要尽快地与洛阳人民见面。”不久,陈毅的题字重新被郑重地镶嵌在飞架东西的伊河桥上。(李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