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存——澳门古城区

澳门古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是我国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的建筑群。

包括我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

古城区见证了澳门400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也正是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是我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

历史街区的主要载体

几百年前,在北邻珠海有一个名为濠镜或濠镜澳的小渔村,人口集中在南湾一带,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也称“澳门”。

那里波平如镜,盛产鲜蚝,后来,人们根据地势把澳门比喻为漂出海洋的莲花,因而又称澳门为莲岛,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主要以捕鱼狩猎为生。

澳门人信奉妈祖,存在澳门各地的妈祖崇拜,表现了澳门与我国广东、福建等地沿海居民妈祖信仰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澳门的妈阁在我国众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既具有我国向海外妈祖崇拜传播和组织的典型特征,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后来中葡文化融合的起点,是我国最早向欧洲传播妈祖文化的地方。

澳门的妈阁,建于1488年的明朝时期,妈阁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风光优美。整座庙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四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我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妈阁主要由入口大门、牌坊、正殿、弘仁殿、观音殿及正觉禅林组成,各建筑规模虽然细小简陋,但却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错落有致。

入口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有“妈祖阁”3字。

两侧为对联,大门顶部有琉璃瓦顶等装饰,其中门楣顶部更有飞檐状屋脊,脊上装有瓷制宝珠及鳌鱼。紧跟在大门之后为一个3间4柱冲天式的牌坊,由花岗石建造而成,并有4只石狮分置在柱头上。

正殿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个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称,它和正门建筑、牌坊以及在半山腰上的弘仁殿在空间上呈一直线。

建筑主要由花岗石及砖头砌筑而成,其中花岗石作主导,无论柱、梁、墙身还是屋顶,均由花岗石修筑,两边墙体均开有大面积琉璃花砖方窗,而在较高位置的气窗,则为圆形。

在石造之屋顶上又铺设琉璃瓦顶,并以夸张的飞担装饰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顶造型又分两部分,在朝拜区之屋顶以歇山卷棚顶形式出现,而神龛区上方之琉璃屋顶则为重檐庑殿式,飞檐纯朴有力。

弘仁殿以山上岩石作为后墙,再以花岗石作为屋顶及两边墙身。殿内的四周墙壁上雕刻着许多海魔神将和天后侍女的浮雕,色彩斑斓,十分精致。

中央供奉天后妈祖,是妈阁各座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位于最高处的观音殿,主要由砖石构筑而成,其建筑较为简朴,为硬山式做法。

自弘仁殿至观音阁,沿着山崖有不少石刻,有的是名流政要的咏题,有的是文人墨客路过兴起而作,楷草篆隶各样字体全部具备。

自1553年开始,陆续有葡萄牙人来澳门定居,西方文化也随之涌入。为了适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朝廷特意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的一片地段,供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和贸易,澳门由此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对外港口,也是整个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

随着贸易活动的兴盛,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进入澳门,形成一个融合了欧、亚、非、美洲的华、洋人杂居区域,葡萄牙人将这个区域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澳门古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一时间,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不同国家的人们,带着不同的文化思想、技艺和风俗习惯来到澳门,在这里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各类文化活动。

在这种历史机遇下,澳门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我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

与此同时,居住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国介绍在澳门见到的一切我国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称为一道外国认识中国的门户。

随着外国人的定居,他们把自己国家的建筑传统越洋带到澳门,使澳门成为近代西洋建筑传入我国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建筑物,处处体现了与葡萄牙本土建筑的密切关系。

事实上,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些主要建筑形式和风格,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相互融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最初的澳门街区。

历史上,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后由于我国政府不许私筑城墙而被明朝政府拆毁。但葡萄牙人不顾明政府的反对,继续筑墙,并在许多要塞处建置了炮台,使澳门成为一座在军事上防范甚为严密的城堡。

旧城墙的墙身以沙泥、细石和掺杂蚝壳粉等物料,逐层压实筑成。旧城墙中有一圆拱形门口,墙后为民居,旧城墙末端还保留有一块“梁永馨香庄”的旧招牌。

东望洋炮台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山炮台,是我国西式炮台建筑群的一部分。东望洋炮台除数座炮台堡垒外,还有由四组隧道组成的防空洞。

三街会馆是一个供奉关帝的庙宇,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存在了,清朝时定名为三街会馆。三街指澳门最早的3条街道:营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会馆则由3条街道的商行组成。

三街会馆最早是商人议事的场所,澳门的商贾们在此联络感情、沟通商情,也是清政府发布公告的重要场所。久而久之,三街会馆就成为澳门华人的议事场所,而后来的澳葡政府也把会馆作为联系华人的唯一场所。

三街会馆开设之初,设有关帝像进行供奉。后来由于由于三街会馆的功能消失,庙宇成为了会馆的主要功能,所以也被人直呼为“关帝庙”。

随着葡萄牙人及众多国家人们的涌入,西方传教士也随之进入了我国澳门,他们以澳门为传教的基地,并不懈地向澳门当地的中国人传教,并建立教堂,创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16世纪晚期便有数以千计的澳门人加入了天主教。

这些传教士来自不同的修会,他们为我国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同时也向西方介绍了我国的文化成就。

圣安多尼教堂就是在当时顺应形势而建的第一座教堂,创建于1558年至1560年之间,最初为茅草覆盖的简陋小教堂,之后又用石头重新兴建,并在后代进行过多次修葺。

教堂内供奉的是圣安多尼,是葡萄牙人熟识的圣徒,被视为掌管人间婚姻的圣人,所以很多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选择在这里举办婚礼,被人们称之为“花王堂”。

教堂室内采用砖木结构,椭圆形木构拱顶,长方形中厅无柱廊阻隔,从天花板上垂下华丽的枝型大吊灯。堂内祭坛为巴洛克式圣坛,采用断山花和双柱的形式,中间有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塑像,上面有耶稣会标志HIS。

1568年,贾尼劳辅理主教来澳门后,创建了仁慈堂,也称“支粮庙”,用来赈灾济民发放粮食。

后来,教会在此设立麻风病院,并设麻风病小教堂,供麻风病人祈祷用,葡萄牙人称为麻风人主保圣堂,俗称麻风庙,又称风堂庙,这在我国的古籍中被称为麻风寺。

1576年,罗马教皇宣布将澳门升为天主教主教区,望德堂成为澳门的第一座主教座堂。凡是新任的主教必须到望德堂领取法杖之后才有行使职责的权利。

后来,在原堂附近又另建一座望德堂,供居住在附近的教友祈祷,以避免与麻风病人混杂。后来,教徒们还在望德堂前建立了一个刻着拉丁文“望德十字架,1637年立”的石制十字架。

随着教徒的增多和主教的不断进入澳门,兴起了修建教堂的风潮。

1569年,第一任正式的澳门葡萄牙主教贾尼路创立了仁慈堂,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仁慈堂成立之后,开办了我国第一间西式医院,即白马行医院,里面设有育婴堂、麻风院、老人院和孤儿院等机构。

仁慈堂为砖石建筑,由于后加的两层券廊赋予了它新古典外衣从而被人们所乐道。

仁慈堂大楼建于18世纪中叶,为一两层高的欧陆式的传统建筑物,上有三角楣,整体白色设计,外表亮丽。地面层建有拱廊,上层走廊外建有拱窗,有窗台状的镂石栏杆,还有后建的新古典主义式的拱廊部分。

仁慈堂馆内最珍贵的是1662年“澳门仁慈堂章程”的手抄本,是仁慈堂最早及保存最久的历史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此外,还有创始人贾尼路主教的头颅遗骨以及当年陪葬的十字架、贾尼路全身画像和前白马行医院的铜钟以及天主教的一些祭器用品和圣像等。

仁慈堂大楼建筑整体除花岗石柱基以外,均粉刷以白色,虽然立面装饰线非常丰富,但依然给人一种安静高雅的感觉。建筑物正立面上层为大楼的外廊,下层为宽两米的通道。立面墙身是建在10个方形的花岗岩柱基上,柱基间则以砖券相连。

同时,在柱基上均设有一对壁柱作为装饰,这种券柱式建筑手法在立面上重复使用,从而令大楼立面具有一种镂空的效果,建筑物宽22米,女儿墙高度为12.5米,左右分为3部分,中间部分宽22米,顶上的三角形山花高达16米,打破了建筑物的水平感。

主面上下两层各开有7个券拱,其中以中间3个较大,而券拱两侧的壁柱在形式和柱式上都有所不同,上层中央3组为爱奥尼式圆柱,两侧4个为爱奥尼式方柱,至于下层则为科林斯柱式,两侧为圆柱,中间却是方柱,并以叠柱形成出现。

圣母圣诞堂又称大堂或大庙,具有悠久的历史。大堂始建于1576年,是一幢小型木造建筑,后由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之后,成为后来的规模。

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内装嵌有极富艺术性的颜色玻璃,以及正面左右双塔式建筑物,凡举办教会大典,必在此举行,大堂内奉祀的是赫赫有名的耶稣门徒圣彼得。

圣母圣诞堂建筑富有西班牙宗教的色彩,外形庄严纯洁,内部精丽巧饰。教堂雄伟的祭坛下还掩埋有古墓,而宗教名画如《圣约翰受洗图》和《日本天主教徒在长崎被钉十字架图》等也都完整地保存在大堂内。

大三巴牌坊是在1580年建成的圣保罗教堂前壁,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大三巴牌坊的造价,在当时高达30000两白银,可谓珍贵至极,享誉东南亚。

圣保罗教堂在建立之后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经过多次焚毁。教堂第三次修建是由意大利籍耶稣会会士斯皮诺拉神父设计,历时33年建成,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

之后,圣保罗教堂再次惨遭大火焚毁,仅遗留有教堂前的68级石阶及花岗石建成的前壁,因为它的形状与我国传统的牌坊相似,所以取名为“大三巴牌坊”。

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奇形珍珠”式建筑物,共分五层,顶端竖有“十”字架。

大三巴牌坊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像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的时光。铜鸽下为一个圣婴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侧则是“生命之树”的石刻。

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像,旁边以牡丹和菊花环绕,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还刻有“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

第四层分别供奉耶稣4名圣徒的雕像。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左右两侧,雕刻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底层为三面门户,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DEL”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HIS”。

特别是大三巴牌坊第三层雕像,一系列雕像由正中的无原罪圣母像为中心,以高低宽窄不一、左右两两对称的石柱和相关的形式内容分别组成六对雕像。

第一对左右均为中国佛教式的石狮子半身像。第二对左为在圆球上展翅的鸽子,右为双箭交叉穿王冠。

第三对左为女身加魔鬼的头和四肢,其胸被一个镖枪穿中,其右有汉文句为“鬼是诱人为恶”,左边有顺时针方向的右旋十字。右为骷髅白骨一具,其左边有汉文句为“念死者无为罪”,其右边有逆时针方向的左旋十字。

第四对左为圣母在大海上护导一艘三桅帆船,右为圣母足踏七头之龙,其右上角有汉文句为“圣母踏龙头”。

第五对左为三层双龙或人头的喷水柱及长方形水池,右为一棵生命树或菩提树。

第六对在无原罪圣母像两边各有对称的上、中、下3个天使像。

大三巴牌坊的6对雕刻不单具有明显的非传统的天主敎的形式及内容,而且其中有3个雕像分别附刻一句汉文的说明文字。

大三巴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传统,更有创新;既展现了欧陆建筑风格,又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堪称“立体的圣经”,是远东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筑,后来成为澳门的标志性建筑。

位于澳门大三巴牌坊前的是耶稣会纪念广场,是为了纪念到澳门建立圣保罗学院的耶稣会会士而特别建造的。

耶稣会纪念广场是由一组宽大的梯级及邻近四通八达的斜坡街道构成,其主题中心点是大三巴牌坊,北面设有天主教艺术馆与墓室;东面是柿山,山上设有澳门大炮台及澳门博物馆,西北面是大三巴和哪吒庙。

为了方便出海,葡萄牙人在靠近码头的地方修建了圣老楞佐教堂,通称风顺堂。在教堂内设有风信旗杆,是葡萄牙人决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标,所以这座教堂也被称为“风信堂”。

教堂的屋顶采用了我国的金字瓦面风格,室内的装饰也充满了东方的色彩,在周围西式建筑的衬托下显得古雅逸趣。

圣奥斯定教堂是由意大利天主教奥斯定教会,在1586年来澳门传教时兴建的,于1825年重修,外形庄严雄伟,内部装潢宽敞阔大,用大理石建成的祭坛上有一座耶稣背十字架的雕像。

1616年,出于对澳门教堂的保护需要,教会在大三巴牌坊旁边修建了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主要负责保护圣保罗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的,一般用来防范海盗,后来转为军事设施区。

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得极为茂盛。巨型钢炮,雄踞于旁。

炮台占地约10000平方米,呈不规则的四边形,边长均约为100米,4个墙角外突成为棱堡,炮台东北、西南及东南面墙身建基于3.7米宽的花岗石基础上,墙身以夯土砌建,异常坚实。墙高约9米,往上收窄成2.7米宽。

女儿墙高约两米,成雉堞状,可架设多达32门大炮,以防范来自两个方向的攻击,东南墙两角设有碉堡。面向我国的西北墙身,主要以花岗石砌筑,女儿墙较矮且没有炮口设置,这主要显示其对海外的防御作用以及对当时政府的友好姿态。

炮台的正门入口设在东南墙上,大门后又一些简单房间,是当时军事用房。沿着一条短短的弯曲坡道,可到达炮台宽敞的大平台,历史上炮台平台上及其下层空间地有军事设施,如西面棱堡内有弹药库、军需库以及储水池等。

军需库储备充足,足以应付长达两年的包围。总言之,这座炮台为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而从一直都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

1622年,去往日本的葡萄牙航海者在航线上与荷兰海盗船相遇,双方展开激烈交战,但是葡萄牙的航海者却未受到任何伤害,航海者们深信这是由于神灵的保佑,于是在炮台旁建堂以谢神思。

主教山教堂又称海崖圣母教堂,供在澳的葡萄牙士兵弥撒祈祷之用,这里地势居高,四周幽静,环境优美。主教山教堂其主体结构由3部分组成,中间是高耸的门楼,足有20多米高,三角形的屋尖上是圣母塑像,左边是三层带拱门和内走廊的主教府,右边是直插云霄的钟楼。

在教堂前面还有一个高高的基座,大理石雕刻的圣母像双手合十,面向大海,被人称为“望海观音”。其下还有环抱石阶,可以下到路德圣母岩洞。

洞内怪石嶙峋,中开拱门,立有圣母像,象征着古时圣母在法国路德城内当众显灵的情景。洞内正中设有祭坛,洞前有铁栅围绕,地上设有多排低矮的长石板,供教徒跪拜和忏悔。

与此同时,荷兰人入侵澳门,圣母曾走出小教堂,并张开自己的斗篷来抵挡敌军的枪炮攻击。为了感谢圣母的恩德,人们建造了圣母雪地殿教堂。堂内安放圣约翰洗者的圣像和画像,而圣约翰洗者就是澳门的守护神。

教堂主堂呈长方形,长为16米,宽4.7米。为承托拱结构的屋顶,两侧的墙身厚大且有扶壁。教堂屋顶铺设红瓦,屋脊高7米多,檐口高4.8米。在主祭坛右侧,设有一间祭衣房,教堂外面的楼梯,可到达上层的唱诗台。

圣母雪地殿教堂的天花板呈拱形,墙身绘有圣经故事和人物的彩色壁画。祭衣房的壁画线条秀丽活泼,糅合了我国的绘画技法和西方色彩,中西方的文化与艺术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教堂内的壁画绘有:玛利亚、圣安东尼、狮子、双头鹰与牡丹等图案,极具艺术价值与观赏性。

圣雅各伯小堂于1629年兴建,位于妈阁炮台,教堂内有精致的圣雅各伯雕像以及圣母花地玛、伊莎贝皇后的瓷砖图像。

据说,圣雅各伯是澳门的军事保卫者,他经常在城内巡逻以致靴上沾满了泥污,有一名士兵专门方负责为雕像的靴子作清洁。如果这名士兵忘了清洁靴子,便会被圣像的佩剑敲头以示警告。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由耶稣会会士兴建,1746年动工,历时两年完成。之后由罗若望主教策划再行修葺,圣堂的正面采用假云石祭台。圣堂内并设有古旧且具相当艺术性的告解亭。

圣堂右边的高塔上有大小铜钟各一个,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由意大利著名的铸造家建造。教堂正中建有半球形拱顶,气势宏伟,内部结构仿造罗马圣伯多禄大殿的风格而建。

1687年,天主教的明我会教士初到澳门,在深入传教之前,建立了玫瑰圣母堂,又称板樟堂或多明我堂,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玫瑰圣母堂供奉的花地玛圣母,是葡萄牙人很崇拜的神。堂内存有许多颇富奇趣的油画及雕像,尤以耶稣基督像最为著名,从中可窥见古西班牙宗教艺术的特色和风格。

圣堂大门雕工精细,天花板布满图案装饰,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明快鲜艳的图案,祭坛上有圣母圣婴像,圣堂内则摆放花地玛圣母像。教堂内还收藏着大量精美的象牙和木质雕刻的宗教器物,展示着数百年来罗马天主教教堂在亚洲的发展历史。

在玫瑰圣母堂的前面为阿婆井前地,周围的建筑主要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筑和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公寓式住宅。葡萄牙民居式建筑主要顺山势而建,建筑较为低矮,为白色的外墙,衬托绿色的百叶窗,加上红瓦坡屋顶,带有明显的南欧风韵。

东方基金会会址建于18世纪70年代,可能是澳门首幢别墅式花园的豪华住宅,住宅的布局开创了澳门花园式住宅的先河。

东方基金会的总部设在葡萄牙里斯本,主要面向亚洲地区,以推动葡萄牙历史、文化研究和促进与当地合作的机构。该基金会在澳门的办事处,主要参与东方葡萄牙学会和澳门葡文学校的管理事务,同时也支援旅居世界各地的葡萄牙人及社群,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由于最早的屋主好养鸽子,所以周围也被人们称为“白鸽巢”。

澳门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是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

178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这块地皮,并兴建了具有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在这里举行。后曾多次重修,具有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

民政总署大楼地下右侧是展览厅,会定期举办各项艺术展览。大楼二楼设有公共图书馆,以葡国玛弗拉修道院的图书馆为设计蓝本,装潢和家具陈设具有厚厚的古典气息。

馆中收藏有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古籍,特别是葡萄牙在非洲及远东的历史文献,是十分难得的珍品。

议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总署总部对面,整个广场由碎石子铺成波浪状,周围有长椅。前面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喷泉,是议事亭前地的标志。每逢节日或举办大型活动,如农历新年、艺术节等,政府都会在这里举办大型表演供人们观赏。

19世纪,随着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我国,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积极开展传教活动,为了解决这些当时并不占主导地位的新教徒在澳门长眠之后的问题,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建立了基督教坟场。所以天主教会不愿意让新教徒葬于城墙之内,中国人则不容许将外国人埋在关闸以北的地方。

后来,所有的外国人都可以在此安息,而原先葬于其他地方的遗体也迁葬于此,所以有些墓碑的年代早于坟场始建的年份。

基督教坟场位于圣安多尼教堂的北面,安葬了如著名画家钱纳利、传教士马礼逊等人。

坟场分两部分,前为马礼逊小教堂,建于1821年,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教传道所。后为墓园,墓数十座,埋葬的多是来华的英国商人和在华身亡的英国将领及基督教传教士。

教堂的窗门为拱形设计,别具匠心,教堂门前亮有别致的小圆灯,周遭环境清幽脱俗。在这座澳门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内,只置有10把长椅,教堂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与两个长吊扇,十分别致有趣。

岗顶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建于1860年,但只有主体部分,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义建筑特色的正立面。岗顶剧院是我国第一所西式剧院,供戏剧及音乐会的演出,是当年葡萄牙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岗顶剧院位于岗顶前地,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平面做纵向布局,圆形的观众席前后布置了前厅及舞台,两侧是可供休息的长廊,长廊上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此观众席为月牙形,依靠楼下10根排列成弧线的柱子支撑着。

岗顶剧院正立面为罗马圆拱式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是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3个券洞,山花及柱子上装饰较为简单,令立面看起来更为雄伟、高耸。

与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岗顶前地的侧立面,墙上连续开满9个罗马圆拱式落地大窗,在进一步加强屋面水平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浑厚的气度。

建筑整体以绿色为主,衬托墨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屋顶,并配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

港务局大楼创建于1874年,当初作为在澳门当警察的营地。1905年改为澳门港务局和水警稽查队的办公地点,俗称水师厂。

由于港务局大楼位处于妈阁内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所以特别在楼顶设置有台风信号站,好让渔民、船只与居民得知风球信号。

港务局大楼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筑特色影响的砖石建筑。建筑物长68米,宽37米,建在一个由花岗石围筑成的平台上,除了中央局部为两层,高近7米之外,其他地方都为一层式设计。

除了靠近妈祖阁的一侧外,其余三周均有宽达4米并带有尖券拱的回廊回绕,在回廊相交处,楼顶的高度也稍为提高,打破了建筑物的强烈水平感,而在其相互垂直的外墙上,则分别由4根圆柱支撑的伊斯兰尖拱。

在回廊的其他墙身上,均有满宽1.5米的伊斯兰尖拱窗洞,特别是较长的回廊上,一共连续开有19个具阿拉伯色彩的尖券拱。各尖拱间以三叶饰点缀,加上女儿墙上有节奏雉堞式排列的方尖形装饰,形成一种强烈的韵律感。

建筑整体粉刷成黄色,并以白色花纹衬托,它与粗糙的花岗石围墙在色彩及质感上均形成强烈的对比。

圣弥额尔小堂位于环境幽静的西洋坟场内,这幢小教堂建于1875年,教堂内部漆成绿色和白色,教堂的窗户上均装有滤色玻璃。

郑家大屋是我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属岭南风格民宅。郑家大屋位于澳门龙头左巷,建筑融合了中西特色。

郑家大屋约建于1881年,由郑观应和父亲一起建成,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一处具有岭南派院落式的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纵深达120多米,主要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建筑以及由内院连接的仆人房区建筑及大门建筑等组成。

郑家大屋的整体建筑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平面为连续不断的中式坡屋顶,建筑高度因房区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分别,仆人房区一般为一层的硬山式建筑,主房区建筑多为两层高,间中也有达三层者。

建筑主入口是一个两层高的宅门建筑,长13米,深近8米,与主建筑群分离,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退缩,与外墙身不处在同一直在线。而为表示其重要性,门框更以花岗石作为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入口为两重花岗石门框设计。

上层开有窗户、下层为入口大门,檐壁上有中式绘画,为典型的传统中式风格。

门廊内墙身上设有神龛,而天花板则是西式石膏图案装饰。与我国传统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筑群各房区的大门入口与大宅入口并不在同一方向,它们都面向西北,而且都在同一直在线。

前面有既宽且长的晒场,晒场中段有另一房门将主次建筑分开,前段为仆人的房区和外花园,后面为主房区。

两个房区之间以大内院相连。主房区主要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建筑都做三进深三开间式,其间以水巷相连,建筑外墙檐壁均有泥塑浮雕装饰,而墙基则由花岗石砌筑而成。

嘉模圣母堂建于1885年,是氹仔岛上唯一的天主教堂,教堂面临大海,风景十分优美。教堂外建有公园,里面种有植物,并设有石亭、石凳等供人们休憩。

1888年前后,澳门大三巴附近爆发了严重的瘟疫,死人无数,而柿山附近却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大三巴附近的居民便认为这是因为柿山有哪吒庙保护的缘故。经过多番交涉后,庙祝将哪吒神像借给了当地居民,后来疫情得到控制,居民也从此建庙供奉哪吒。

哪吒从17世纪后开始被澳门居民所供奉,是极具地方色彩的民间信仰。

哪吒庙为两进式建筑,中间没有天井,是传统中式庙宇所不常见的。整座庙宇由相连的门厅及正殿组成,正殿进深5米,四面墙体均以青砖筑建而成,少有装饰。正殿入口前是门厅,三周不砌墙,只以黑色木栅栏围绕。

没有金碧辉煌的震撼,却是朴素的沁人心脾。庙虽小,然香火鼎盛。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擎一炷香,诉说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或祈祷家庭和美,或祈祷父母安康,或祈祷子女事业有成。

每年农历五月十八,也就是哪吒生日的这天,人们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哪吒出游活动。

这天,哪吒神像被请到一顶金色的銮轿中,沿澳门的主要街道而巡游,整个过程始终按照百年前的传统方式进行。在澳门,这是跟天主教的圣母巡游一样隆重的事情。

除了出游,人们还会举行祈福法会和神功戏等活动,前后持续庆一个星期。

哪吒庙与大三巴牌坊相毗邻,本身就是一种奇特的存在。一个是东方的,一个是西方的。一个是内敛的,一个是张扬的,只有在澳门才能看到这样的融洽。两种文化都在彰显着自己的特色,每一种文化又都在影响着另一种文化。

卢家大屋又名“金玉堂”,是澳门卢九家族的大宅之一,约建成于1889年,是澳门极具价值的中式建筑物。

卢家大屋是晚清时期温婉纤细建筑风格的典型,内部融合了中西方装饰材料和手法,既有广东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和满洲窗,又有南欧特色的青花瓷砖和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遥相呼应,饶有趣味。

何东图书馆是坐落在岗顶前地的公共图书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楼宇,于1894年建成,原为官也夫人所拥有,后被香港富绅何东爵士购入用作别墅。

何东爵士病逝之后,后人按爵士的遗嘱将故居及购书经费赠予澳门政府,建成了一所公共图书馆。之后,人们在何东图书馆主楼后花园的旁边新建了一座大楼,成为全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何东图书馆前部有拱廊,是典型的花园式豪华住宅。该馆藏其中有:刘承干嘉业堂的明朝嘉靖年间的中国文史典籍藏书16种、天主教文献、广方言馆书稿和《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等珍贵古籍。

圣方济各圣堂建于1938年,这座小教堂的建筑形式类似澳门一般教堂的巴洛克式建筑。教堂的外墙为白色,椭圆形窗户及一座钟楼,教堂前有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当地1910年战胜海盗一役。

圣方济各圣堂正门上方悬有一块石匾,匾长约0.9米,宽0.86米,上半部分刻有铭文:

本教堂系英诺森教皇在位时,于公元1361年1月,为敬拜上帝、圣母、圣方济各和诸圣徒,经菲利普会友和其他圣马力诺修士授命,由梅内托大师动工兴建。

下半部分则浮雕刻有一只头戴皇冠、展翅欲飞的雄鹰。圣堂内的主祭台上摆放着14世纪木刻耶稣头像和于1405年建成的精美古钟楼,在带有拱顶的回廊里,设有陈列室,珍藏着13世纪以来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有13世纪的圣骨匣,14世纪和15世纪的仪杖十字架,15世纪初的壁画《圣诞像与圣塞巴斯弟盎》以及雕像《圣徒马力诺》和《帕多瓦的圣安东尼》,17世纪和18世纪的圣帘,圣马力诺人马里诺、马德罗尼主教的高帽和遗物及其墓碑等,都是世间的珍品。

就这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澳门以天主圣名之城为中心区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街区,里面既有妈阁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郑家大屋和哪吒庙等具有东方色彩的建筑,也有港务局大楼、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圣安多尼教堂和基督教坟场等20多处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

同时还有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这些各式各样的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独特,中西相融,是人们认识和了解澳门的一个侧面。既可以看出欧式建筑文化的典籍,又可以看到东方中式建筑文化的影子。

既保留了我国岭南建筑乃至江南建筑的风貌,也拥有了一批具有南欧风格的建筑群。

澳门街区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它们一起构成了澳门历史的主要载体,并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旁注】

妈祖 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一个神祇。在古代,海上经常会发生海难,造成船只和人员的失踪,所以船员的安全成了每次出海最为关注的问题。人们寄希望于神灵,在起锚之前,先祭拜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

正脊 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汉朝以前,正脊平直,从汉朝起正脊开始出现两端翘起,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则多恢复直线。

庑殿 我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的皇家建筑中,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其他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都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所以一般都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拱廊 教堂侧廊上层的走廊或露天通道,典型的为中殿连拱和高侧窗之间的一层通道。拱廊背面墙壁两侧开有两个玻璃窗,正面拱门上方拱廊的每个小拱中装饰有六柄刺刀,三柄为—束共两束,立在三叶拱下。

棱堡 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以使得敌方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暴露给棱堡多个面,从而可以使用交叉火力对敌方进行多重打击。

门廊 指建筑物门前突出的,拥有顶盖和廊台的通道,如门斗、雨罩、雨篷等。而在房间前设置的供人走路的长长道路,也叫门廊。

硬山式 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哪吒 姓李,原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灵珠子的转世,后辅佐姜子牙而灭成汤。道教中说他是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命他永镇天门。

灰塑 俗称灰批,材料以石灰为主,主要依附在建筑墙壁上沿、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艺上,是岭南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工艺,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其在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得最多。

挂落 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也可由细小的木条搭接而成,用作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挂落在建筑中常为装饰的重点,常做透雕或彩绘。在建筑外廊中,挂落与栏杆从外立面上看位于同一层面,并且纹样相近,有着上下呼应的装饰作用。

岭南建筑 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和浅色为主,运用大量的方形柱,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

【阅读链接】

澳门的妈阁庙还是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庙宇。

据记载,妈阁庙曾经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火灾。那天,庙内的“正觉禅林”深夜起火,火势瞬间吞没了整个大殿。附近的人们看到之后忙赶来救火,可是火势太大,没有多久整个殿宇就被烧塌了。

等到大火散去,人们惊奇地发现,供奉在正觉禅林中的妈祖神像,依然位于神龛的中央,仅是被烟火熏黑了。人们还发现,那些塌下的横梁全部都掉在神像的前面,而神像却丝毫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