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国子监

明朝的统治者在用武力征服天下之后,学习历代统治的经验,认为武以定天下,文以治天下,所以积极调整统治的策略,发展学校教育,并设立了中都国子学,后恢复国子监的名称,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

明朝的国子监有南北两监之分,南京国子监位于南京鸡鸣山,称为“南雍”,京师国子监位于北京,称为“北雍”。南京国子监创建于明初,规模宏大。

校内建筑相当完备,除有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外,教室、藏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就有2000余间。教学和管理设有5厅和6堂,5厅为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6堂为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招收学生8000多名。

141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仿照南京国子监的规制在元朝国子监的旧址上重建,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并改崇文阁为彝伦堂。

1429年,修国子监两庑,并在监东金吾等三卫的草场建起宿舍,开辟菜园,以供监生住宿和种植菜蔬。两庑有四厅,东为典薄厅和绳愆厅,分别掌管奏章、印鉴及稽查勤惰、安排祭孔等规章事宜。西为典籍厅和博士厅,分别掌管书籍版片、御笔册和订立课程、考试、录册、办法御制文字等。

1528年,在彝伦堂后建敬一亭。敬一意为要恭恭敬敬、一心一意地学习践行儒学之道。敬一亭自成三进院落,东厢为国子监祭酒的办公之所,西厢是司业的办公之处。

清朝建立之后,国子监成为只管考试,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总管全国各类官学,设管理监事大臣一员,祭酒满、汉各一员,另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学官。

国子监内的学生相当于秀才,分文武,文称文生,武称武生。凡依照惯例规定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钱,就可以获得“例监生”的名称,这些利监生可以为官,但大都没有什么实权。

1651年,顺治皇帝下诏重修孔庙。至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崇尚风雅,下诏将孔庙大殿全部改为黄琉璃瓦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重建。

北京国子监历经元、明、清三代的不断修葺和扩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整体建筑群。

国子监坐北朝南,呈南北向的长方形,为三进院落式,以辟雍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排列的传统建筑格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建有集贤门、持敬门、太学门和琉璃牌坊,其后为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等建筑。

国子监街的街首是4座雕梁画栋的彩绘过街牌楼,均为两柱冲天带跨形制,柱身通体为朱红色,额枋彩绘有金龙,并带有斗拱,脊上有吻兽,整体造型独特典雅,尊威并现。

街东西口有两座牌楼,横额上书“成贤街”3个金字,街中端位于国子监两侧的牌楼,横额上书有“国子监”字样,以示此处为朝廷最高学府的所在。

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持敬门位于集贤门的东侧,与孔庙相通。持敬的意思是:从国子监进入孔庙祭祀孔子时,一定要怀着无比崇敬的情感。

太学门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

琉璃牌坊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的横额都是皇帝御赐的,是我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

集贤门内是3间4柱7楼庑殿顶式的琉璃牌坊,建于1783年的乾隆年间。正面匾额上书有“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绝伦,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牌坊中间的门洞称为“龙门”,凡是前来应考的举子,都要从龙门跳过,相传,跳得越远,得中状元的几率就越高,大有鲤鱼跳龙门的意味。

第二进院落的东、西两院为4厅6堂,有4座碑亭。4厅是教育的管理机构,分别为绳衍厅、博士厅、典簿厅和典籍厅,此外还有档子房和钱粮处;6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分别为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

6堂南边各有房10间,与太学门相连。院内有东、西御碑亭,西亭用满文镌刻着《恭勒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记》,东亭碑的碑阳为汉文镌刻的《恭勒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记》。

辟雍是历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地方,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北京的“六大宫殿”之一。“辟雍”又叫“璧雍”,是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而设立的大学,古代建成四周环水、圜如璧的式样。

用来比喻天圆地方,是传流教化的意思。四面环水,可以节观,学生隔着四面流水聆听天子在辟雍讲学。在《三辅黄图》、《明堂月令》中都有过类似的记述。

从《竹书纪年》有关周代建辟雍的记载来看,最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清朝自康熙皇帝开始,每一皇帝即位之后,都会照例去国子监巡幸讲学一次,称为临雍视学。

乾隆帝第一次临雍在彝伦堂讲学,非常不满意,认为这种做法充其量也只能算作“视学”,所以主张兴建辟雍,以完善礼制。

1783年,乾隆皇帝亲自下谕旨,重新兴建辟雍,并在大学士刘墉与和珅的设计督造下竣工。

新建的辟雍长宽均为18米左右,是一座四角攒尖宝顶式的方形殿宇,建在圜河中叠石的方基之上,面阔7间,重檐黄琉璃瓦,四面开门,并且有周廊环绕。

周廊外建有圆形的水池,池水四周筑有汉白玉护栏,在外掘井,通过暗道在池水岸的四面各设有一个螭首的喷水龙头,将水注入之后,经如虹石桥与辟雍相通,形成外圆内方的格式,以符合古代明堂“辟雍泮水”的制度。

殿内设玉有峰屏宝座,为皇帝临雍讲学时所坐。“辟雍泮水”建成后,与国子监黄琉璃瓦、红墙绿柏和潋滟的池水相辉映,更显得雍容荣贵、富丽堂皇。

在国子监的辟雍殿西的圆水池旁,高矗着一棵古槐,它的主干呈罗锅状,上部向南倾斜,而且在主干北侧的罗锅部位有被用利器砍过的痕迹,是因为砍掉一大枝的缘故,人们称此槐为“罗锅槐”。

在国子监内,先后造就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元代第一任国子监祭酒著名教育家许衡亲手种植的古槐古柏仍然存活着,一棵在彝伦堂前,一棵在大成殿阶下。两棵古树老干横枝,婆娑弄碧,生机盎然。

除此之外,国子监还出现了不少文学巨匠,如康熙时“勾栏争唱孔洪词”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和洪昇,诗人查慎行、词人纳兰性德、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等都在这里做过监生,真是济济多士,隽才辈出。

国子监内还保存了一批《十三经》刻石,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共刻石碑189通,加上“御制告成”碑,共190通,由于这些碑刻刻于乾隆年间,所以又称为乾隆石经。

这些碑刻共63万言,为雍正年间江苏金坛贡生蒋衡所手书,历时20年完成,之后立于太学,作为北京的碑林,是我国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极具文化价值。

在国子监和孔庙大门外约10多米处的成贤街北侧各立有下马石碑一通。下马碑石刻为清朝遗物,高约4米,宽近一米。下为滚墩石碑座,碑阳、碑阴分别用满、汉、蒙、回、托忒、藏6种文字刻写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在古时,为了表达对先师的崇敬之情,都要在此下马、下轿,步行进入庙内祭祀。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祭祀礼仪的隆重与庄严是非常严格谨慎的。

国子监街上除国子监和孔庙之外,周边地区还有的一些文化遗存,国学胡同内有一座祭祀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国子监街南有建于明代的灶君庙。方家胡同原有国子监南学,是当时学生住宿进修的地方。

国子监与周边的这些文化遗存共同组成了一道庄严肃穆、蕴涵深邃的文化景观,充分体现出这一地区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中的珍贵价值,别具魅力。

【旁注】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位期间,朱棣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北京紫金城,组织进行了郑和下西洋,编修了《永乐大典》等。朱棣死后,庙号太宗,葬于十三陵的长陵。

典簿 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元朝廷官署如国子监、翰林兼国史院等都设有典簿。明清的翰林院、国子监沿置,掌章奏文牍事务。在清朝,典簿品等为正七品或从七品,主要从事掌奏文书的起稿校注,配置于国子监典簿厅、太常寺、光禄寺等。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儒学 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是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从汉朝汉武帝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的正统思想,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学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例监生 明清监生之一。指科举制度中,以捐资入国子监为监生的人。明朝开始实行纳粟纳马者可以入监读书的政策,称民生、俊秀。授职者仅得选州县佐贰及府首领官,被视为异途。清朝例监报捐后无出身者可以选择在监肄业,或在籍读书。监期满者考职以定选授,被视为正途。

天圆地方 我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风水术中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圆是我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我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刘墉(1719年~1804年)。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父亲刘统勋的风格。刘墉的擅长写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死后谥号为文清。

许衡 元初我国北方的理学家、教育家,是金元之际南方理学北传的倡导人物之一。许衡曾经多次被忽必烈召见,并参与制定了元朝的官制、礼仪和《授时历》,任元朝国子监第一任祭酒。

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为将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也被称为明经。

【阅读链接】

关于国子监罗锅槐,还有一个典故。

一天,刘墉陪乾隆及众官员视察国子监。众人来到辟雍西,立刻就看到了一颗主干呈罗锅状的古槐。因平时刘墉总是给乾隆出难题,而且又是个罗锅,乾隆就灵机一动说:“众位爱卿,你们看此槐像谁?”

众官心里明白,却不好回答。

乾隆又说:“此槐罗锅,有失大雅”,于是下旨,砍掉罗锅槐,其意思是象征杀掉刘墉。

刘墉爱惜古槐,就说:“万岁,使不得,此老槐虽相貌丑陋,但却是年代久远的古槐。在国子监里,终日听圣人经典,饱含国学文墨之气,虽表陋而内秀。现在辟雍落成,以后将经常聆听圣上教诲,乃是大大的忠臣也”。

乾隆听了,只好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