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博物馆——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建省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约为38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大多在宋朝时期定下坊巷之名,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10条坊巷的简称,向西3片称“坊”,向东7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是我国福建地区保存最完整、最著名的坊巷,十分珍贵。
名士辈出的坊巷院落
福州又名榕城,从汉朝开始,福州先后建成了冶城和子城等6个城垣,并由北向南逐渐扩展。
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和乌山两山相互对峙,以南后街为中轴,两侧对称成坊成巷,逐步演变成三坊和七巷组成一条街的格局。
自唐以后,福州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唐昭宗李晔命王审知字福州建造了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分段围墙,同时强调中轴对称。这些居民成坊成巷,逐渐形成了三坊七巷的格局。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等都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从坊名和巷名就可看出他们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宫巷原名仙居巷,因巷内建有紫极宫而得名。宫巷里的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通过精心编排木格的骨骼而形成精美、丰富的图案装饰。
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的装饰精雕细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是福州古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宫巷北侧为林聪彝的家宅,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将此处设为大理寺衙门。道光年间,被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所购置,晚年后一直居住在这里,直至病终。
林聪彝家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十分宽广,在福州的古家宅中非常罕见。
家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临街设有6扇大门,为木构架结构,斗拱、雀替、悬钟等雕刻精致,墙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
主座四进,第一进南面照墙上堆塑有獬豸图案,为明朝时期大理寺衙门的标志。各进之间隔以高墙,过道设有亭阁遮雨,每进东边都有小门通往东墙外的花厅和园林,往来非常方便。
园林布局宽广,建有榕树、竹林、花坛、鱼池、拱桥等,景色宜人,其中小叶榕尤为珍贵。园林西北面建有后花厅,木架结构,梁柱粗壮硕大,檐下悬钟雕刻有佛手等柱头,精巧雅致。
黄巷与南后街相隔,与衣锦坊东西相连。据记载,晋永嘉年间,闽国公黄元方曾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为黄巷。
至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之后也居住在这里。黄巢军入福州的时候,因闻黄璞的大名,所以命将士们灭烛夜过黄巷,以免打扰黄家的休息,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黄巷中段的北侧为黄楼,由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所建。黄楼为双层楼阁,面阔3间,进深5柱,穿斗式木构架,梁架上描龙绘凤,楹门窗户都为楠木所制,选材珍贵,做工讲究,雕刻精细。
楼上走廊两侧出挑露台,通连假山,楼两侧靠墙是糯米与三合土制成的雪洞。
楼前为一通天井,与对面太湖石垒成的假山和鱼池相映成趣,一座拱形的小石桥跨越其上,桥栏板上刻有“知鱼乐处”4个字,鱼池水清见底,群鱼游弋。
东侧为一座半边凉亭,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凉亭四周挂有12个悬钟,各尽其致。庭内修竹数行,花木扶疏,环境清幽,格调高雅。
巷内历代多住有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是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朝的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住在巷内。
位于黄巷东段北侧的是郭柏荫家宅,俗称“五子登科”宅第,明清两朝的建筑风格明显,始建于明朝,原为福州衙门所在地,清道光年间,进士郭柏荫显贵后购置重修,世代居住。郭柏荫的父亲郭阶三,生有5子,皆登科第,所以在宅前悬挂有“五子登科”的牌匾。
宅第总建筑面积为2130平方米,主座建筑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四周围有围墙,宅第的门面非常壮观,东西间距可达20多米。
第一进为厅堂,面阔5间,进深7柱,扛梁减柱造木构架,前廊宽敞,厅中留有28根大木柱,用材硕大,显得古朴而雄伟。二进结构与一进相同,过后为天井。
东墙外为花厅园林,庭院内有造型别致的假山、水清见底的鱼池、小巧玲珑的花亭,以及错落有致的树木等,颇具江南园林的韵味,其中还保留有一棵珍贵的古羊婆树。
吉庇巷俗称“吉避巷”。传说在宋朝时期,郑性之高中状元之后衣锦还乡,巷中曾经看不起他而凌辱过他的居民听说后避而不出,所以戏称为“急避巷”。明代之后取谐音改为“吉庇巷”,寓意吉祥如意。
吉庇巷北侧有谢家祠,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25平方米。谢家祠前后四进,前为浅面厅,青石框大门为主座,门楣上有一对青石的门簪,为明朝的规制,极为少见。
主体建筑用材硕大,三面环廊,当中天井,全部用条石铺砌。墙檐下塑有“八仙过海”、“双狮戏球”等图饰。花厅小巧玲珑,旧时为书斋。祠内还完整地保存两块“武魁”牌匾。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又名为通潮巷。据清朝时期的《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文人陆蕴、陆藻兄弟就居住在这里,名为禄锦坊,后南宋文人王益祥被任命为江东提刑之后,更名为衣锦坊。
这些都是说坊内有人出仕做大官衣锦还乡之后而荣耀乡里,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和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所以坊名也一度被改为通潮。
在衣锦坊东口北侧有全坊最大的宅院,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是郑姓人家的住宅,至清道光年间为巡抚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成为3座毗连的深宅大院。
从西而东,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别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厅堂面阔3间,进深7柱,别院采用明三暗五的格局。每进东侧都有小门通往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组成,再往东又有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
花厅的最大特色就是建有水榭戏台,是福州市仅存的一个水榭戏台,是府内喜庆时举行宴会的重要场所。水池面积60平方米,池底涌泉,长年不涸,池内养有金鱼、鲫鱼、龟鳖等水生物。
建在池上的水榭戏台,坐南朝北,是一个木构的单层平台,4柱单开间。内顶上方形有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
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特别好,在这个地方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极具有声学和美学价值。
戏台正对面建有双层的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墙头、檐下、屋脊塑花边纹饰等都是精工细做而成,造型独特,别具一格。
文儒坊是三坊的第二坊,初名为儒林,后因宋朝的祭酒郑穆居住在这个地方,所以更名为文儒坊。
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宋朝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官附。明朝的抗倭名将张经、清朝名将甘国宝、被誉为“民进士”清朝人陈承裘的家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这条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全国。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内曾经建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的福州郡守程师孟经常到这里吟诗游览,僧人就在石头上刻了“光禄吟台”4字,他为了感谢僧人,就作诗一首:
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
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光禄坊的名字也从此而来,光禄吟台最负盛名,保留有宋至清时期的摩崖题刻多处。
位于光禄坊中段北侧的是刘家大院,自西而东4座并列:东从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大街,北靠大光里,总面积4500多平方米,是福州规模最大的单姓宅院。
刘家大院坐南朝北,建筑尺度和用材也很惊人:前后檐下的廊檐石又长又宽,梁柱等结构构件硕大,天井里的石勒脚很多都是用整块的大青石砌筑而成,充分体现了南方建筑灵动通透的特点,同时也彰显出一种稳重和大气的气势,展示了刘家的富足和气派。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为登俊坊,因向西能直通杨桥而更名。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有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双抛桥地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相交汇的地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
在双抛桥边两岸相向的地方,长有两棵榕树,在空中枝叶交汇,相拥成荫,有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于后人都说不清是先有了这两棵树,再有了这座桥,还是先有桥后有树了。
安民巷位于黄巷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曾名为锡类坊,后改名为安民据说还与黄巢入闽有关。传说黄巢率军进入福州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出示安民政策,人们感激黄巢,就将他下发命令的巷子命名为安民巷。后居住在巷内的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巷内西侧的民居旧宅仍保留了原始的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
鄢家家宅就位于安民巷的南侧,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鄢氏太澄公宗祠”。家宅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占地面积1425平方米。
主厅前廊有小门直通西院花厅,一进大花厅是精华所在。客厅房间全用楠木,精雕落地门,尤显富丽堂皇。房前有小厅,缀以配着花窗的隔扇,厅前轩廊有卷棚装饰屋顶,悬钟和雀替上刻有花果,造型独特。
轩廊前有一对用青石为基的大柱,四周刻有蝙蝠图案。廊下为条石天井,铺就得十分平整,西墙设有两层石制的几案式花架,专供摆设花盆。
天井西侧栽种有一棵百龄的洋桃树,恰似一个大型的盆景摆放在那。东墙角为一座木构的半边亭,小巧玲珑,里面有3个小型的花篮式悬钟,钟身雕刻的花纹细腻精美。
塔巷曾名修文巷,后宋朝知县陈肃将名改为兴文巷。后来,人们因为这个巷内建有阿育王塔而称为塔巷。此塔位于巷的北端,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塔巷西段的北侧为汀州会馆,贯穿塔巷和郎官巷,始建于清初,乾隆、嘉庆年间都曾进行过修葺。会馆四面围有围墙,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会馆主楼前后三进,临街有6扇大门。首进建筑三面环廊,廊下大天井均用大条石铺砌。厅堂面阔3间,进深7柱,穿斗式木构架。
主楼东侧为花厅,石门框内设卷书形关合窗,前天井上使用玻璃天窗,既利于采光又可防雨。后天井内鱼池、假山、雪洞等一应俱全。
尤其是园林内的假山、花木布置精巧,灰塑的佛像如弥勒、观音等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位于南后街的东侧。因宋朝时期的郎官刘涛居住在这里,后世子孙世皆为郎官,所以称为郎官巷。
位于郎官巷的西段有一书屋,名为二梅书屋,是道光年间丙戌进士林星章的宅院,因院内种植有两棵梅花树而得名。二梅书屋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同治年间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复。
书屋坐南朝北,前后、左右共五进,占地约为2500平方米,自郎官巷可以直通塔巷。大院朝街共有6扇大门,厅堂正间用彩金插屏门分隔前后两厅。
两侧厢房的窗棂用木格纹编缀成各种纹饰,门扇、窗扇、壁板等全部用楠木雕刻绘制而成,十分珍贵。各个房屋之间以围墙相隔,过道露天的地方都建有亭阁遮雨。
二梅书屋屋前栽种有两棵梅花,自成院落。二梅书屋的东侧有灰塑雪洞,名为“七星洞”。
门窗都采用双层漏花,冬夹窗纸,夏蒙窗纱,壁板、门扇上部的堵板上有漆画的树木花鸟和戏剧故事。厅前的小花园中建有两座古亭,其中一座是六角半边亭,并伴有一棵百年的荔枝树和一棵棕树。
林文忠公祠建于1905年的光绪年间,是林则徐的后裔及乡贤为了纪念林则徐,在奏请朝廷恩准后修建的专祠。
林文忠公祠包括:牌楼门、仪门、御碑亭、树德堂、花厅、云左阁和园林等,是一座具有晚清福州风格的古典园林式祠堂建筑。
乡约碑靠近文儒坊口,碑上刻有碑文:
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
从落款来看,这个公约是在1881的清光绪年间订立的,旨在奉劝坊内的人们注意文明,保护坊巷。
这是福州古坊巷中仅存的一通乡约碑,在全国实属罕见,或许正因为有了它的不断提醒,坊巷内的人们才将这些传统建筑保护得特别完好。
三坊七巷内保存有200多座古老的建筑,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处“明清建筑博物馆”。
福州三坊七巷的形制以民居为主,商铺极为少见,在坊巷的出入口处建立有封闭的高墙,并立碑约束居民的行为,因此被称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旁注】
城垣 我国古代围绕县城的城墙。古代城墙多为土筑,仅在城台、城角表面包砖,宋元时由于火炮的应用,才逐渐在全部城垣外表包砖。明代以后各大小城垣均普遍包砖。
校书郎 官名,负责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并设校书郎中。后魏朝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朝秘书省与弘文馆都设置,宋属秘书省,金元时属秘书监,明清时废此官职。
进士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也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提刑 官名,是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或称提点刑狱。宋朝开始设此官职,主管各州的司法、刑狱,监察地方官吏并劝课农桑。“提刑官”的设置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能有效地监督刑狱、诉讼,平反冤案,打击不法官吏,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天井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
摩崖题刻 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而且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隔扇 也称格扇、长窗,是用木做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五道,可透光通气。根据建筑物开间的尺寸不同,每间可安装四扇、六扇或八扇隔扇。
穿斗式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框架。一般这种木构架形式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应用比较普遍。
郎官 秦汉时期郎官属郎中令,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郎官第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随时备帝王的顾问和差遣。
专祠 为特定的人或神设立的祠宇。旧以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也有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也可以在立功或原任地方建立专祠。
【阅读链接】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最初心术不正,经常坑害乡里,过而立之年却无一子。
后梦见已故父亲怒斥自己,说自己的恶性已经触怒天帝,惩罚他命中无子,并且短寿。训诫他要广积阴德、回转天意。
窦禹钧这时才幡然醒悟,开始修身养性,广做善事,重新做人。后来,他接连生有仪、俨、侃、偁、僖5个儿子。他谨记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结果,他的5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出侯入相,人皆称之为“五子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