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风格的浪漫主义长诗
莱蒙托夫继承了普希金所开创的诗歌传统,用他热情动人的诗作,促进了俄罗斯诗歌的进一步发展。诗人一生所创作的二十几部浪漫主义长诗,创造性地同普希金长诗的主题、题材、形象相呼应。莱蒙托夫的长诗所反映的仍然是在他的抒情诗中所表现的那些思想、情绪和意向。
根据莱蒙托夫自己诙谐而又谦虚的说法,他在“一八二八年开始胡乱写诗”。童年诗人,一起笔就写了四五篇长诗。他从摹拟普希金笔下的形象开始,同时也继承了十二月党人长诗的传统。诗人的长诗《高加索的俘虏》
(1828)相当近似地摹拟了普希金的同名诗作。长诗《海盗》(1828)和《罪犯》(1829)又可以说是《强盗兄弟》的异稿。诗人初期的长诗,尽管还明显地带有模仿和习作的性质,但同时也表现了独创性。长诗《切尔卡斯人》
(1828),主人公囚徒竟是一个被俄国军队俘虏的山民。这样的故事在普希金又是没有的。长诗的主题思想是描写山民的英勇和热爱自由。他们为救出被俘的同族人,准备着进行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斗争。
一八三○年正是俄国此起彼落的所谓“虎烈拉起义”时期,诗人在抒情诗《预言》中,最先预感到了“俄罗斯的凶年”。接着于一八三一至一八三四年间,他就写下了《卡勒》、《死神》、《伊斯梅尔—贝》、《巴斯通志村》、《哈奈·阿布列克》等高加索长诗集。这标志着莱蒙托夫长诗发展的新阶段。高加索长诗明显地表现着浪漫主义的形象和题材中的现实主义基础。
莱蒙托夫长诗中的浪漫主义人物的独特风格引人注目。他所刻画的山民,在性格上的突出特点是热情奔放、富有意志力、果敢、顽强。这有别于
普希金早年长诗中所表现的冷漠和绝望。诗人笔下的山民与本族人民血肉相连,从而和浪漫主义的叛逆人物的孤独离群形成了对照。诗人写了高加索这个“自由的国土”、“自由的故乡”、生长着鹰鹫般有力的民族。诗人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和人民的纯朴有力、不幸和战争的创伤。诗人想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画出高加索各民族性格,表达他们对高加索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长诗《伊斯梅尔—贝》中,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主题占有主要地位。伊斯梅尔—贝成为领导山民起义,并最后死在战斗里的一位民族解放的战士。诗人写了高加索的山光水色,人民生活和他们反抗俄罗斯的战争,诗人的同情明显地是在争取民族解放的高加索人民一边。
《商人卡拉希尼柯夫之歌》 (1837)是采用歌谣形式写成的历史叙事长诗。长诗不仅使用了民族的语言,而且对古代生活画面的描绘也达到一定的真实性。因诗人当时尚在流放时期是禁止公开发表作品的。长诗只能以“—
—夫”的署名,用《沙皇伊万·瓦西里叶维奇、年轻的禁卫兵和勇敢的商人卡拉希尼柯夫之歌》为标题,刊登在《俄罗斯残废者》杂志的文学附刊上。长诗充满了对社会不平等和政府残暴不仁的社会政治的反抗精神,长诗
所采用的民间歌谣的形式,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民主思想。这部长诗是诗人进入后期浪漫主义长诗创作的尝试集。本来浪漫主义长诗是莱蒙托夫叙事诗歌的基本体裁,他一直运用这种体裁。由于现实主义倾向开始增长,在这部长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对叙事诗新形式的探索。
《童僧》(1840)与《恶魔》(1841)是莱蒙托夫创作成熟时期两部齐名的代表诗作,在诗人晚期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们被认为是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同时又含有相当的现实主义成分。这两部长诗所揭示出的形象经历了诗人的全部创作道路,并光辉地结束了诗人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