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寺奉礼郎李贺歌诗集序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 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

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詠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收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 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 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几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李贺英军早逝,十五年后期友沈子明整理其遗稿汇为诗集。此序便是杜牧应沈氏之诗而作。杜牧在序中讲述了自己撰写序文的起因,生动地描述了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指出了诗人辞胜于理的弱点。本文形式上是篇序,实际上是篇情文并茂的文艺论文。文中运用富有气势的排比,以绵联的云烟、风樯阵马、瓦棺篆鼎、时花美女、牛鬼蛇神等特征鲜明的事物形容李贺诗歌丰富的内容,多变的形式,诡奇的构思,瑰丽的风格,生动贴切,文采飞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