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鄂两地的乞巧会和七夕咬巧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由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衍化而来,传说历经千年不衰,在江苏省太仓地区广为流传。

太仓群众十分重视“七夕节”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常在织女庙旧址举行活动。只见庙内织女凤冠霞帔,面带微笑端坐殿上。

庙外锣鼓喧天,长龙舞得尘土飞扬。临时架起的敞篷内,数十张圆桌一字铺开巍然壮观。灶台间炊烟袅袅,各式斋菜被分装进层层堆叠的碗碟中。源源不断的善男信女们将整个织女庙围得水泄不通。

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有着“牛郎和织女降生地”之美誉的南郊利民村织女庙前举行的“七夕乞巧会”上,都会上演这一幕热闹的盛况。

在一年一次的“乞巧会”上,延续了上千年的各类纪念活动,逐步形成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这里有盛大的香汛,而各式商贩也会在一旁摆摊买卖,场面十分热闹。庙内和六里大的庙场上熙熙攘攘,包括昆山、嘉定、常熟等地的香客上千人来此。

乞巧会由庙主主持,分为开启、斋筵、祭祀、念经、解粮五部分。神像一般三年开一次光,开光分为净面、接灵、开光、开道、接光、朝皇、拜堂拜印、上菜等几个环节。

“七夕节”上,都会进行拜双星、观星斗、看巧云、笃巧、蛛网乞巧、吃巧果和兰花豆、染红指甲、净头槿、承露盘等一系列富有太仓特色的丰富的民俗活动。

在乞巧会上,庙主不仅继承了免费施斋,各色巧点诱人又可口,地道的巧果、兰花豆、豇豆麦糕等特色点心,让人们赞不绝口。

到了下午,姑娘们开始用自家种的凤仙花染红指甲以求吉祥如意,用槿树叶汁洗头以求美貌纯洁,有时旅居于此的人们也不禁入乡随俗,一沾喜气。

太仓七夕节,其迷信色彩比较淡薄,重视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将女性的美好作为基本主题进行发挥。七夕节庙会,是节日性的例会,它是乡民们休闲娱乐和互相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湖北地区,七夕的节日气氛也很浓郁,并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如有的地方流行“咬巧”,即纳凉的时候,边讲故事,边吃蚕豆、豌豆、菱角、莲蓬及应时瓜果面点等。意思是说,越咬越心灵手巧。

樊湖一带少女们,特别是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她们的“心丝(思)”、“暗绢(眷)”是不便公开的。所以七夕之夜,三五个要好的女孩子们相聚在一个姑娘的房中,面对窗外的星月,各自露出自己的“珍藏”,如手帕、鞋底、袜垫、枕巾、女儿兜兜等,然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这种七夕比针线活的习俗,在年轻姑娘中间世代相传。

除此以外,还配合“月序日序”相同的节日,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踏青、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等,提前编织剪刻一些绣制品以应节日。

然而,最有情趣又最动人的莫过于一些关于“婚恋”“情愁”方面的四言八句,如:

七夕夜,比针线,为谁绣“喜”字?干么要做“鸳鸯枕”?你情愿,我也劳神,心知肚明不用问,星星亮,“巧姐”神,姑娘们的心思早看清。

远处锣鼓响,谁家花轿接?心烦针线乱,巧手蛰出血,推窗四处望,鞭炮响连天,难解心结结。

这些情真意切的歌,把一些姑娘们的内心世界哼唱得真实自然流畅。

七夕节,是一个浪漫而又动人的的节日,不知带给古今多少少女的向往与期盼,令人终生难忘。

[旁注]

凤冠霞帔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帔是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大领对襟是它的一大特点,所以又称为对襟长袍。另外它左右胯下开叉,有水袖,是华贵又奔放的休闲服饰,其中红色是新婚或喜庆的代表色彩。

待字闺中 女子可以出嫁又尚未出嫁叫“待字闺中”。而“待字”与古代人取名字的礼俗有关。在古代,名与字是分开使用的。等到出嫁的时候,丈夫就要给她取一个“字”。所以在古时候,“字”就有了出嫁的意思。那么女孩到了出嫁的年龄而还未出嫁就叫做“待字闺中”了。

龙抬头 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人民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阅读链接]

赵伯驹的《汉宫图》中有一纨扇形式的小册页,画汉宫七夕故事,描写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宫殿中庭园内设有步障,分隔为内、外。障内穿着红衣的妇女,象征高贵与华丽,在拿着雉尾扇的宫女陪侍下,徐徐的往楼台的地方前行,宫娥彩女们在甬道上列队,排成长长的两行。

因为,画中宫女各执法器,簇拥着一贵妇人,前有用以礼仪祭祀的生羊,后从乐队,好像要前往登上画幅左上角的高台,所以被认为是登上穿针楼面银河而乞巧的七夕故事。

障外则停放牛马车乘帏幔,等待在宫殿庭园内参与活动的主人。人物虽细小,但姿态生动传神,画面绮丽与浪漫,充满南宋宫廷中诗情画意的真实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