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的拜仙禾及泡仙水活动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俗习惯。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这个习惯在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
在几百之前,要预先由要好的数十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农历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
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了,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
到了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桌裙,摆上各种精致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
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辨。
此外,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形状的果盘,以及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铺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
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以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动物形灯以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很是精致漂亮。
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箫、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记、红楼梦、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儿女作为节日的礼物。
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
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然后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
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大家纷纷围坐在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或吟诗作对,或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指点天上北斗七星及双星,讲述牛郎和织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箫等乐器。
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即使到的人多,主人仍会高兴招待,乐不可支。
半夜零时,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
诚如清代诗人汪仑在《羊城七夕竹枝词》所说:
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
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的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儿,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6厘米左右时,采下来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从三更至五更,要连拜7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7个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7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爱。
在广东的揭阳,乞巧活动主要是由老年妇女组织、15岁以下的姑娘为乞巧主体。
揭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人多房少,于是形成“姿娘间”。平日里,姑娘们利用农闲在“姿娘间”向长辈和同辈相互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并暗暗收藏着。
到了七夕,基本以各“姿娘间”为基础,各家摆出果品合为一桌,用装米的竹制米筒为香炉,然后在长辈指导下,乞巧者焚香面向东礼拜,乞巧节活动这时正式开始。
上香完毕后,长辈和小姑娘们在供桌一边长凳坐下谈天说地,至中场后话题转向工艺制作技能方面,谈技术、谈技巧、谈心得、谈某一物品的制作工艺。
最后,姑娘们拿出手工艺品相互赠送,一些姑娘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信心不足则不敢取出送人,只能藏在身上默不作声,如果有“同演”送工艺品,则只有等来年再回送了。
送完工艺品,乞巧活动已近尾声。这时由长辈组织姑娘再行礼拜,并观察香案台桌下是否有蜘蛛结网,有则为大吉,乞巧最为成功。至此乞巧活动完成。随后撤去香案,参加活动的人和在旁边玩的小孩一同享用果品,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旧时,渔家姑娘生活贫困,不能和岸上一些有钱人家的姑娘一样,买许多水果、蜜饯献给织女,但是聪明灵巧的渔家姑娘有着自己独特的乞巧方式。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水上女儿们来到船头,就着弯弯月牙放出的清辉,舀来一碗清水,把9枚银针丢在碗里,姑娘们聚在一起,看谁最先把九枚银针用五彩丝线穿起来,谁穿得最快,谁就乞到“巧”了。
在七夕节,储水、泡仙水则成为了广西地区人们过节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
在广西西部,传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早晨,仙女们都要下凡洗澡,喝了她们的澡水可以起到辟邪、治病、延寿的作用。据民间传说,七夕日仙女下凡人间,洗澡于江河湖泊,认为当天的水有“仙气”,特别清澈甘醇,并有防害治病的功效。
南宁的男女老少们多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在七夕的夜晚,人们不约而同地在三更时分,纷纷到河边汲水,或桶挑、或瓶装、或罐盛,起码都象征性地取一些水回家密封存放,以求吉祥。
民间认为,“七水”有奇效,用来染布,布发亮并永不褪色。用来制醋,醋清酸爽,民间称之为“七月香醋”,所以过去南宁人将酸醋称为“七醋”。
届时,邕江沿岸的洋关,渡船口、大坑口、水闸门、平西、亭子等处,都拥挤着汲水者,行动安静而神秘,据说是为了不惊动牛郎和织女的幽会。当然,七夕之水有神效,只是个美好的寄托而已。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广西百色壮族人们有个有趣的习俗,那就是下河泡仙水。据说,一到七月初六的晚上,百色城便万人空巷,附近的澄碧河,包括澄碧湖,则出现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人们都在等待初七零时的到来。
传说初七零时,仙女就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辟邪,用其澡水沐浴可除百病。有些人甚至裸泳,以求长生不老。这是人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从而衍化形成这个七夕习俗。
[旁注]
《广东新语》由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成书于屈大均晚年,是一部有价值的清代笔记。全书共28卷,每卷述事物一类,即所谓一“语”,如天、地、山、水、虫鱼等。
八仙桌 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两人,四边围坐8个人,犹如八仙列坐一样,故民间将之雅称为八仙桌。
文房四宝 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和歙砚。
脂粉 所谓的“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绵燕支”,另一种是“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姻脂”。
粤曲 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等地区。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
竹枝词 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三更 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蜜饯 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东汉人赵华所撰《吴越春秋》一书中有“越以甘蜜丸报吴增封之礼。”的记载。这是我国有关蜜饯较早的文字记载。蜜饯也称果脯,是以桃、杏、李、枣或冬瓜、生姜等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
[阅读链接]
汉武帝为解决都城长安的供水问题,开凿昆明池,模仿牛郎织女二星宿隔着天河遥遥相对的情景,立牛郎、织女石雕。从此,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第一次有了具体形象。
唐玄宗在宫中曾建一座高过百尺可容纳数十人的乞巧楼。可见,七夕节的形成与历代皇家的大力推介不无关系。
山东省淄博的沂源县和山西省晋中的和顺县是对“七夕文化”进行了较多演绎的地方。
在山西的和顺县,“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等十余处地名与牛郎织女传说情节相对应,当地也有着过七夕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