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域特色浓郁的节庆习俗
浙江一带的七夕活动可称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
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即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桥的正中还可堆放人们送来的檀香包、元宝锭,红绿相间,金碧辉煌,宛如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祈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鹊桥传说衍化而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农历七月初七这天要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石榴、莲蓬、白藕、红菱、柿子等。
石榴,籽实饱满,象征着后代繁荣昌盛。菱角的肉,酷似一个人的心脏,表示与织女心心相印。莲藕,寄托民间对爱情的美好愿望,那就是即使藕断了,丝还相连,在天大的磨难面前,爱人依旧不离不弃。柿子,果肉甘甜,代表爱情的甜美。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在浙江,还有外婆给外孙送巧食的习俗,认为孩子吃了就能生巧。在绍兴的一些农村,七夕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地躲在生长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在夜静人深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和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当然,习俗为传说而生,但却给予了人们对有情之人的良好祝愿。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明清以来,在杭州地区家家户户在七夕这天都要用槿柳叶泡水,给女孩洗头发,以效织女在此日沐浴洗发、使女孩聪明灵巧。
在杭嘉湖地区,这天,妇女们取槿树叶揉搓,取其滑腻的液汁来洗头,以使得头发乌黑生辉,不生头虱。
在宁波绍兴地区,在七夕节前,妇女有用荆树叶浸水洗头发的习俗。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做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范蠡深思熟虑之后,准备选取一才色兼备的女子送给吴王,使其溺情于声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国报灭国之恨。
一天,范蠡遇见了西施。西施自幼聪慧,天姿国色,平常喜欢用荆叶浸水梳洗。越灭亡以后,她常在浣沙溪边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一位难得的好女子。
于是,在禀告越王勾践之后,范蠡便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在越国复国之后,范蠡便带了西施于农历七月初七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
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便于农历七月初七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
七夕在温州的洞头地区是个文化传统非常浓郁的节日。这一天,当地年满16虚岁的孩子都要参加成人礼,未到年龄的,则是属于他们的儿童节。同时,七夕也是祈求安康和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这一天,洞头地区的村子里集中当地儿童,以16虚岁为标准,分成两组。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身着传统服饰主持。并贡上红圆、寿龟、巧人饼等特色供品,念诵祭文祝词、焚七星亭、为孩子们祝福纳祥。
在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为未满16岁的儿童祈愿的节日。早在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仍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石塘小人节的程序是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每天清晨需点七支香,祭七女神。初七清晨,在门口设供桌,摆放彩亭或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香蕉、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
祭祀仪式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祭拜仪式结束时,燃放鞭炮,焚化彩亭或彩轿以献给七娘妈。从凌晨至9时这个时段,整个渔区小镇香烟缭绕,鞭炮声不绝耳,热闹非凡。
石塘小人节以石塘、箬山为中心,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既保存了宋代京城开封与临安流行的七夕风俗,同时又是在该地区特有生态环境中演变的结果。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在这一天,萧山坎山一带的乡民就会自动地聚集在地藏寺中,望着天上的繁星明月,用心聆听着牛郎和织女的诉说衷肠。
有数以千计的乡民夜宿地藏寺,彻夜祈求地藏菩萨上天奏告,让玉皇大帝开恩,让这对有情人一家团圆,永不分离。
坎山地藏寺是我国继九华山之后第二座地藏寺,“七夕祭星乞巧”的习俗最先就是在这里开始,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在坎山镇,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家家户户都会自发祭星乞巧。
乡民们在虔诚地为“牛郎和织女”祈祷夫妻团圆的同时,也祈盼着自己的女儿能像织女一样心地善良,心灵手巧。
皓月当空,少女们在奶奶或母亲的引导下,举行“祭星乞巧”祭祀,她们在月下摆上八仙桌,庭院中一根巧杆上挂着母亲绣的花边。
萧山花边亦称万缕丝或万里斯,为采用锈针引线方法挑绣的著名民间工艺品。萧山花边的生产主力为女性,她们在七夕节祭星乞巧时,总要精心挑选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巧竿”上,向牛郎和织女星展示,乞求织女娘娘赐予更加精进的手工技艺。花边产业与祭星习俗在这里浑然一体,互动互进。
祭星时,桌子上摆放着多丝的莲藕、甜蜜的柿子、多籽的石榴、心状的菱角,还有一碗清水。
柿子因其饱满硕大,颜色大红,入口甜滑,象征爱情甜甜蜜蜜。故七夕节之日,柿子被当做乞巧祭品祭祀牛郎和织女,祈求爱情甜蜜美满。莲藕折断后,有丝连着,俗称藕断丝连,象征着情思绵绵。
因此,在萧山,每年七夕节,莲藕被当做七夕乞巧的必备祭品。水菱长有4个尖角,通常被国人寓意“棱角分明”和“锋芒毕露”。
但在萧山,水菱赋予一种新的含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正值水菱成熟之际,水菱会被当地人拿来当做七夕乞巧祭品。由于其果肉形状像颗心,表示和织女娘娘心心相印,象征爱情一心一意。
在祭星仪式上,姑娘按照祖辈的引导,向天际的牛郎和织女敬酒,将酒洒成一个“心”字,祝愿他们能够天长地久。同时乞求织女能让自己心灵手巧,找到那个属于自己心中的牛郎。
这个祭星仪式,直至乞巧的姑娘能看到一碗清水中泛出银色剪刀与一枚花针。从此织女就走进了她的心中,长大后肯定是心灵手巧的女子。
美丽传说的七夕节,从地藏寺的祭祀中走来,渐渐地演变为坎山一带民间特有的“祭星乞巧”的习俗,成为乡村女孩初长成人的一种洗礼活动。
在萧山,人们在七夕的前一日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放露天一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中午日当中,等水面生膜后,各家女孩将绣花针或新竹扫帚梢放在水面的膜上,浮而不沉,然后仔细观看针在水底的影子,以验智巧。
如果水底针影散如花,或动如云,或花头、鸟兽影,或成鞋及剪刀影,就认为“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影粗如缒,细如丝,直如轴蜡,就表示人笨手拙,女孩子就会哭的。
在萧山,每年七夕节,女孩子要用彩布制作精美玲珑的小鞋子,挂在公厕展示手工绝活,叫做请坑香姑娘。
做小鞋取材土制绸布,经裁剪和裱褙成形。形状小巧玲珑,一双鞋子不足盈握,煞是可人。这种鞋子多为待字闺中的姑娘精心制作,挂在村口公厕,意在展示女红的绝活。
[旁注]
元宝 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一般白银居多,黄金稀见。在我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
石榴 在我国的历史悠久,非常受到人民的喜爱,因为它外表美观,口味酸甜,更是因为它寓意吉祥,象征了人们希望的那种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
范蠡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西施 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虚岁 计算年龄的方法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年龄计算方法,计龄方式为在出生时即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新年增加一岁。而不像周岁算法,出生时为零岁,之后以当事人的生日为基准每年增加一岁。
粽子 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地藏菩萨 或称地藏王菩萨,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宏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阅读链接]
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肖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初七乃得一会。”
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但在古人的想象中,天上的夫妇和人间的夫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故事中还没有什么悲剧色彩。
至于为什么牵牛、织女要在“七月初七乃得一会”呢?原文未交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继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