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致浪漫——七夕风俗

牛郎和织女的美丽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并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令节日显得越发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也更加充实和浓厚。

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双手,把布织得更好。此风俗名为“乞巧”。

七夕节也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习俗不一。其中多以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七夕节的食物。也有的地方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据说吃它能获得巧意。

除此之外,七夕还有种生求子、拜七娘妈、晒书、供奉磨碣乐、张挂鹊桥图以及兰夜斗巧等别致浪漫的习俗。

乞巧形式的多变发展和衍化

随着牛郎和织女的神话在人间的传播,这个故事变得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而牛郎和织女也广泛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

织女心灵手巧,原本就是一个奇能百巧的女子,当她还在人间的时候,就经常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

所以,每年到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就会在这一天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和心情愉快的时候,就祭祀她,并向她乞求灵巧,请求织女可以帮助她们提高女红技艺。因此,人们又把农历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时间久了,祈求织女星就成了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人们通过祈求,希望自己也能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双手,把布织得更好。

古代人们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曾记载有: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这便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7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在七夕的晚上,女子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了。

早先的月下穿针,尚有穿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的传说,可以说充满了竞技的意味。将女人才艺与游戏化的竞赛结合在一起,因此而得巧,可谓实至名归。

在施肩吾的《幼女词》中,描述的则是6岁的小女儿过七夕节的情景: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此诗勾画出小女孩天真烂漫,妙趣横生,也描绘出普通大众过七夕的情景。过七夕节,乞巧是最重要的一环,林杰就有一首《乞巧》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写出了家家乞巧望月的动人场景。后来,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视七夕,七夕节乞巧的活动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盛行起来。他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楼,楼高百尺,可容纳数十人。又在楼上陈设各色瓜果祭祀牛郎、织女。

宫中的妃嫔们则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在月下穿针,先穿过者为得巧。同时还有音乐演奏,欢乐达旦,引得大家争相效仿。

唐代诗人王建就在《宫词》之九二中就曾经写道:

每年宫女穿针夜,勅赐诸亲乞巧楼。

崔颢的《七夕》诗也说: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旧时,山东各地都以七夕为节,举行多种多样的乞巧活动。单县的农历七月初七之夜,乞巧活动十分热闹。穿着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摆上香案,陈列各种瓜果和化妆品,一起祭拜七姐姐,边拜边唱: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然后,每人从老太太手中接过一根针、七根线,借着香头的微光穿针引线。谁穿上线,谁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针对七夕乞巧的习俗,五代后唐人杨璞在《七夕》一诗中写道: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人权德舆《七夕》诗写道: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穿针乞巧之习,古而有之,且让人乐此不疲。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源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在七夕的夜晚,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并且摆设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被认为得到织女的青睐,将来能够灵心巧手。

在汉朝,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代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到唐朝时,人们还将蜘蛛放在瓜上。

后来,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还记载了一件事,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而到了宋元时期,则视水中针影论拙巧,细长则巧,散则拙。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而后世多遵照唐代的这种习俗。

有些地方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如穿针引线、蒸巧饽饽、烙巧果子等。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一些地方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这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斗巧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的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

贾佩兰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才女们,一起到闭襟楼学习穿针乞巧。

唐朝时的乞巧之风十分盛行,流传有许多关于乞巧的故事和传说。

唐肃宗时,有一女娥名叫郑采娘,在七夕夜陈瓜果香案向织女乞七巧。

织女问采娘乞求什么?

采娘答道:“乞巧”。

织女便送她一枚寸余长的金针,缀在纸上,并嘱三日不得告人,如此便可得巧,不久还可以变成男子。

两天后,采娘将此事告知母亲,母亲深感奇异,执意要看个究竟。结果金针不见了,只有一张有针迹的空纸。后来,采娘死后托生成了一个男孩。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金针度人”的故事,后人用来比喻传授某种秘法绝技。

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

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民间的各种乞巧制品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仙楼”是剪五彩纸为层楼,“仙桥”是剪纸为桥,上有牛郎、织妇及仙侍从。“花瓜”是在瓜上刻花纹。“种生”是以绿豆、小麦、小豆等在瓷器内用水泡浸,长出数寸长的绿芽,用红蓝彩条束起。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古代有文献记载购买乞巧物的盛况,由此可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不亚于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也在侧面说明了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此后,人们对牛郎、织女的传说是进一步完善,并有了新的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男孩儿祀牛郎神的习俗。

每逢七夕,便设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开始,连续数日。到七夕之夜,小儿则置笔墨纸砚于牵牛位前,书写“某乞聪明”。小女孩则将针线箱放于织女位前,俗称“某乞巧”。

北宋诗人梅尧臣诗中写道:

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

巧意世争乞,神光谁见过。

隔年期已拙,旧俗验方讹。

五色金盘果,蜘蛛浪作窠。

北宋著名画家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此长卷正是描绘汴梁城繁华的街道潘楼一带七夕夜市的热闹场面。可惜同大多著名宋画一样,该画作没有流传下来。

如果流传下来,其繁盛程度无疑超过《清明上河图》,因为潘楼七夕夜市位于汴梁中心繁华地带,而《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梁的城郊一带,不是城市中心,远不能形容宋朝首都的繁盛。

李朴《乞巧》诗写道:“处处香筵拂绮罗,为传神女渡天河。”孔仲平《七夕》诗写道:“高列瓜华结彩楼,半空灯烛照清秋。”

王禹偁《七夕》诗写道:

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

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伙。

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

从这些诗作中的描述中,足以看出北宋时,人们对七夕节的重视与当时的热闹程度。

宋代妇女拜织女乞巧,是因为羡慕织女的本领,但宋代人却不羡慕织女的爱情,所以很少有人对织女乞求爱情。

更多的宋人对牵牛织女每年七月七这一天夜里才相会一次表达了不满。许多宋人认为,织女的爱情太过于惆怅、哀怨、悲伤、凄凉,对织女的“聚少离多”的爱情充满了不平与同情。

晏几道《鹧鸪天·七夕》词写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词写道: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宋人更多有关七夕的诗歌,都是认为织女的爱情是哀怨的,“别多欢少”“别恨难穷”,是宋人对织女爱情的普遍评价。

有些宋人认为,人间的巧妇赛过天上的织女。陈师道《菩萨蛮·七夕》词写道:

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

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

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宋代人认为,人间心灵手巧的妇女比天上多。宋人的七夕节是欢庆快乐的女儿乞巧节,不是纪念哀怨相逢的爱情节。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是家家陈列瓜果等食品并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牛郎、织女二星乞巧。据《清嘉录》记载,百姓用巧果或无花果:

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但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习俗。《宛署杂记》记载:

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在农历七月初七的上午,女子们将一碗水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会产生一层薄膜。这时,把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

向水中投针也是验巧的一道小关,因为并不是每次投针都会悬浮,有时女子需要连投几次。所以,那些投针一次成功的女子会得到灵巧的称赞。

然后,就是验巧的关键时刻,“看巧影”了。如果看到水底的针影是细直的,或者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的,便是“乞得巧”,表明这个女子是灵巧的。

但是,如果看到水底针的影像是槌子般粗直或弯曲不成形,则表明投针的女子“乞得拙”,这是织女给一石杵,大伤女儿心,使其或叹息,或哭泣。

东北满族的乞巧又是别具民族特点。当地人不用钢针,而用本地盛产的松针代之,称为“掷花针”,放在水碗中观看针影。从民间到宫廷,都曾有过“掷花针”乞巧的方法。

《直隶志书》记载道:

七月初七,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也就是说验巧之后,仍需乞巧。

民间普遍的做法是,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鲜花,虔诚地向织女祈愿。

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在乞巧时,于朦胧中见到一颗流星划落,掉在了她的香案上。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来是只金梭。从此以后,她“巧思益进”。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还捣凤仙花,取出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称红指甲。

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此外,民间还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童女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走到古井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话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为了乞巧,有些女子会在酱缸台上摆放井华水,即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上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灵巧的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迹,就代表是灵验了。

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随着在汉代盛行的乞巧风俗而起源的。这种风俗到了唐代,还传播给了周边的民族,并流传了下来,反映了古代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祈求。

七夕是个有关爱情的浪漫节日,它的习俗也的确促成了许多美满的姻缘。扬州一个卖豆腐的小伙子,就借着投针验巧的吉祥,娶得了如意娇妻。

据说,七夕这一天扬州某个盐商家还因“丢巧针”而结成了一桩姻缘。

那日正值七夕的中午,小伙子前往一盐商家送豆腐,刚进门就看见一群姑娘在玩“丢巧针”的游戏。有一个眉目秀丽的灶婢一次投针成功,并验得了巧影,被同伴们围着称赞和玩闹。

灶婢感到不好意思,想制止过多的赞美,刚好卖豆腐的小伙子出现了。

“不跟你们玩了,有人送豆腐来了。”灶婢说着,趁机突出重围,一只手羞答答地搭在豆腐郎前面的担子上,直奔厨房。

她的这一举动又引来了一阵嬉笑:“像不像一对小夫妻啊?”众姑娘起哄。

这时,大小姐也因气氛所染,开起了玩笑:“这么急吼吼的做啥?人家牛郎和织女一年一见也没有这么亲近呢!”

东家老爷正巧看到了这一幕的前前后后,心想到这丫环进门已有10多年了,早已过了谈嫁论娶的年纪。他索性做个顺水人情,征得两个人的同意之后,将灶婢嫁给了豆腐郎,据说,两个人之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恩恩爱爱,毫升让人羡慕。

巧娘娘迎巧是七夕乞巧方式中较为隆重的一种,必须在七夕前的一个月,即六月初六开始准备。

姑娘们将许多豌豆浸泡在水碗中,置放于阴凉处,细心周到地照顾,让豌豆茁壮成长。当豌豆幼芽长到两三寸高的时候,就用五彩线拦腰束起来,使幼苗成束地往上生长。直至长到七寸高时,一般要扎三五道彩丝。这束豌豆芽称为“乞巧芽”。

农历七月初七黄昏,姑娘们共同推举一位心灵手巧、面貌出众的姑娘为代表,折来柔软的柳枝,绑扎成一个人形,以木勺为头,画上脸谱,上衣下裙,艳服盛装,把她供在场心或柳荫下,作为乞巧时的神主。这就是“巧娘娘”。

夜幕降临,姑娘们在巧娘娘前设案供奉,陈列鲜花,水果,面制的刀、尺、剪等,请巧娘娘享用。她们还把自己平时绣的枕巾、鞋垫、针葫芦、针线包也供于案上,请巧娘娘欣赏评判。

然后就是迎巧了。先为巧娘娘点香,接着姑娘们个个手捧饭碗,向神灵齐唱乞巧歌,边唱边撞击两碗。碗声配歌声,叮当清脆,优美动听。当香烧尽时,迎巧也告一段落。

接着是赛巧,唱完乞巧歌后,姑娘们纷纷离开座位,个个都微闭双目,不言不语地模拟切菜、擀面、纺线、织布、绣花等动作,你来我往,穿梭式得忙碌起来。

其中的穿针最为有趣,姑娘们环跪在巧娘娘周围,把手伸到巧娘娘的裙内,不用眼看,全凭感觉进行穿针,最后把穿好的针线拿出来,让围观者过目,以显示姑娘们心灵手巧。

然后是占影测巧。当月儿凌空,银辉洒地,夜静人稀时,姑娘们在巧娘娘像前放一盆水,依次把“乞巧芽”掐寸许投入水中,借着月光看盆底上的影子。

影子如果像纺车、织布机、花朵则象征姑娘是纺织刺绣能手,如果像菜刀、水瓢、锅碗,则象征姑娘善于烹调,如果影子像凤冠、霞帔,则象征姑娘能出人头地,大富大贵,前途似锦。

最后,姑娘们手挽成“花花轿”,两人相抬,其他人相随,把巧娘娘送往水潭边或池塘边,意喻着过天河会见牛郎。可以看出,在此风俗中,巧娘娘是织女的化身。

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

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但是,是否通过乞巧就能够使人变得心灵手巧呢?答案当然是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从七夕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来看,其文化内涵既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神化和赞颂,也是劳动人民对男女爱情坚贞信念的祈祷和向往。特别是通过乞巧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充分再现了一种特定意义上的精神寄托。

[旁注]

祭祀 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立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葛洪(284年~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我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施肩吾 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自号栖真子,洪州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习《礼记》,有诗名。趣尚烟霞,慕神仙轻举之学。诗人张籍称他为“烟霞客”。著有《西山集》10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等,《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著有《王司马集》。其诗反应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各方面劳动者的悲惨生活,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爱憎分明。

杨璞 善歌诗,士大夫多传诵。与毕士安尤相善,每乘牛往来郭店,自称东里遗民。尝杖策入嵩山穷绝处,构思为歌诗,凡数年得百余篇。璞既被召,还作《归耕赋》以见志。真宗朝诸陵,道出郑州,遣使以茶帛赐之。

宗懔 南朝梁官员,学者。字元懔,荆州人。其著作《荆楚岁时记》,为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记录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著作。

《开元天宝遗事》共2卷,146条,五代王仁裕撰。该书根据社会传闻,分别记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传说事迹为主。其中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以及豪支、传书燕等事有一定的社会史料价值。

汉高祖 即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他对汉族的发展,以及我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梅尧臣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州宣城人。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王禹偁 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初期首先反对唐末以来的浮靡文风,为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颇受后人推重。

李清照 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双调44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清嘉录》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此书以12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大量引证古今地志、诗文、经史,并逐条考订,文笔优美,叙事详实,有保存乡邦文献的作用,是研究明清时代苏州地方史、社会史的重要资料。

《宛署杂记》共20卷,成书于1593年,作者沈榜,1590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留心时事,搜寻掌故,根据署中档案材料编著了《宛署杂记》,记载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人物遗文等资料,在北京史书匮乏的封建社会,它实际是宛平的县志,也是北京最早的史书之一。

志书 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又称地志或地方志,分为综合全国情况的总志和一统志。地区性方志,如省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土志等和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

脸谱 我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阅读链接]

有一首朗朗上口的乞巧歌:

巧娘娘,乞巧来,梧桐树下花儿开。花儿开,树儿摆,我把巧娘迎下来。牵牛郎,写文章,笔墨纸砚都拿上。我给巧娘献西瓜,巧娘教我铰菊花。我给巧娘献梨瓜,巧娘教我铰梅花。我给巧娘献蜜桃,巧娘教我来绣描。我给巧娘献红枣,巧娘教我把衣铰。我给巧娘献辣子,巧娘教我铰袜子。

一碗茶,两碗茶,我跟巧娘洗白牙。一碗水,两碗水,我跟巧娘洗白腿。一碗雪,两碗雪,我跟巧娘洗白脚。一页瓦,两页瓦,我跟巧娘打着耍。一块砖,两块砖,我把巧娘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