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地区独特的结扎巧姑草人

七夕节主要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

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的风俗。具体来说,这个风俗就是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和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

星汉灿烂之际,如果看到天河中有白气,并闪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和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

据说牛郎和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求一件事,则必然应验。

在山西民间,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和织女哭诉衷肠,预兆夫妻和睦,家庭兴旺。

在七夕节,姑娘和媳妇还有许多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

晋南地区习惯用当年产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编织物,置放案头,或是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并将这些剪纸贴在墙上。祈祷后,拿7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7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

曲沃县盛行男孩和女孩以星星草、香节投水乞巧。晋北地区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因微尘飘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将绣花针涂油以后,轻轻放置水面,能够漂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

晋西北地区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节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狗、或小鸡,倒影显得越复杂越逼真,意喻乞巧越多。

晋东南地区女孩子,七夕节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装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的结网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与少女一样,少年男子在七夕节也要向牛郎讨教耕耘的本领。

在晋南地区,习惯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做成田园。田地中种粟生苗,人们将之称为谷板。

晋北地区习惯将小麦及各种豆类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称之为种生。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为老牛过生日。

七夕节,民间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称为巧食。在山西境内,家家要吃西瓜,喜欢在西瓜上刻画花纹图案,称为花瓜。

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等。

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像花的就是巧手,像笔的就爱学习,像锄头的就是种田。

大家看了,有的高兴有的不乐,这就叫七月七掐巧。这一夜,姑娘们都在佛堂的地上铺的草垫上休息。天刚麻麻亮,一群姑娘们就到田野里去打露水。说是七月七的露水抹在头发上,头发会长得又黑又密实。

大家就使劲把青草上、稻子上和各种花草上的露水,都用手去打下来抹在头发上,把个头发弄得湿湿的,就像刚从水里钻出来似的。

在陕西等地,在农历七月初七还有迎女避节的习俗。据陕西省《蒲城县志》记载:

七月初七,迎新嫁女避节。

当地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女婚姻的不幸,是由于天帝不愿孙女与牛郎长期生活造成的。

每逢农历七月初七,人们就要把新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以免天帝发现女儿与女婿长期生活在一起,把他们像牛郎与织女一样强迫分开。

当地的这个习俗,充分体现了为人父母者希望女儿婚姻美满幸福的愿望。同时,也说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不但深入人心,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旁注]

剪纸 又叫刻纸,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6世纪。不同的是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粟 即小米,我国古称稷或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北方黄河流域,我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我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黄土高原 在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但由于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流水冲蚀作用强,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支离破碎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阅读链接]

牛郎织女传说在我国由来已久,后世经过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这一论断说明了诗歌创作的直接源起,即“物之感人”,而外物又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事界的“事象”。

随着传说的逐渐定型故事化、普及化,以及相关风俗的流传,牛郎织女故事逐渐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影响日深的人事“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