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快乐和希望的七夕庆祝

每年的七夕节,山东各地都会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胶东地区在乞巧之前有请七姐姐的活动,姑娘们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头,不说话,回家后扎一佛龛,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内供织女图。

入夜后,姑娘们再手持秫秸围井台转一圈,请七姐姐位归佛龛,然后坐在织女像前,对拍巴掌向织女乞巧,边拍边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纳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绣花裙……”如此,一直唱到十二月。

胶东地区多在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誓结成七姐妹。

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果,还有巧菜,就是在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在旧时,长岛县的拉巧,其实就是斗巧。节前,姑娘们聚在一起,精心装饰巧棚,巧棚中有用面粉制作的狮子、斗鸡、凤凰、鲤鱼跳龙门、戏出子、转灯、饽饽、金钟等。

节日期间,把巧棚布置一新,晚饭后,姑娘们聚在一起,明灯蜡烛,唱喜歌拉巧。观众络绎不绝,有的还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续4天左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7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3个水饺里。

乞巧活动以后,姑娘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不管结果如何,在乞巧的过程中,姑娘们之间结下的深厚友情,会随着岁岁年年七夕节的到来,而让彼此终生难忘,并成为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曲阜地区在七夕做巧果与巧灯。巧果与巧灯都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巧灯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兰、梅花等花卉灯,此外还有八仙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灯。

孔府把巧果和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沿中轴线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果与巧灯,各庭院和花山顶上,摆以巧果为主的点心和茶水。

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和织女会面,一片其乐无穷的景象,让人回味绵长。

在七夕之日,无棣、长岛等地有做巧芽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荣城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看巧云。

在荣城,七夕这一天,女子都要做“巧花”,即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如莲蓬、金鱼、荷花、竹篮等。当地民众认为“七夕吃过巧花,能使人巧。”

在莘县,人们过七夕节的时候要搞重七。一般是7个女子,摆列7种瓜果,并各包馄饨7个,各置一钱于馅中,合而煮之,分盛7盘,焚香7炷,循序7拜,分而食之,以值钱之多寡验巧之失得。

潍县的人们要聚在一起,每家出一些米和面做成饭,并在这一天的黎明时,分以7人一组吃下,谓之“乞巧饭”。

在掖县,为了乞巧,女子们还要特意设立一个“乞巧筵”,姻亲们纷纷送来瓜果和五色饼。沿海的日照地区,女子在七夕的夜晚多到海边去看五色云,即“巧云”。在禹城,乞巧活动已经不限于仅女性之间进行,甚至连男人都专门举办“乞巧会”。

在莱州,农历七月初七,旧时妇女要供奉织女,以乞心灵手巧。莱州制作各式各样的“巧饼子”以乞巧。在早些时候,农历七月初六开始供奉,七月初七撤供,七月十四再供上,意为送巧姐姐。

很多大人都把“巧饼子”用线串起来,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农历七月初七,婆家要做巧饼送给新娶进门的儿媳妇,也有的送10个大饽饽、面鱼、包子。

在商河,牧童还会采集一些野花插在牛角上,以“贺牛生日”。曲阜、宁阳等地习惯在七夕之日晒衣物。日照妇女在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

栖霞民间庆七夕也有洗巧头的习俗,就是农历七月初七早晨,女人不论是青年、中年和老年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了巧头,一年四季头脑清醒,遇事不糊涂。

临沂一般都在这天洗涮油罐子,据说这一天油罐子特别容易洗涮,用水轻轻一冲就洁净了。

诸城、滕州、邹城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认为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青岛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是磕巧果。巧果也叫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妇女们用面粉加入糖或蜂蜜用模子制作出来的带有牡丹、莲、梅、兰、菊等花样图案,还有象征吉祥意义的鱼、兽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面磕子,用锅烙出来。

然后,将7个穿成串,戴在小孩子的脖颈上或手脖子上,既美观,也可食用,更重要的是用来辟邪。大的巧果放在锅里蒸,用来供奉牛郎和织女和祈福。

七巧果有大有小,形状各异,喜鹊,猴子,狮子、金鱼,小孩子们手中拿着妈妈做好的七巧果,争相炫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七巧果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并且有一定的讲究,鱼形的,代表农民的日子年年有余,生活越过越好。福字寿字的,代表老人吃了以后身体健康长寿。一长串的,小孩比较喜欢,吃了以后,代表着脑子聪明,以后一定会学习好,身体健康。

山东地区乞巧节供品主要以面制品为主,并要求制作精美。丰富多彩的七夕习俗,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与希望。

[旁注]

佛龛 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龛、神龛等,一般为木制,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刻一般是神龛式,小龛又称椟。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后世转为以石或木,作成橱子形,并设门扉,供奉佛像,称为佛龛。

盟誓 春秋时期诸侯或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而举办的一种具有制约作用的礼仪。先挖好小坑,歃血为盟,将盟书与牺牲者埋入坑中,如有违背,便如此牲。

铜钱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孔府 旧称衍圣公府,在曲阜市内孔庙东邻。为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是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

饽饽 我国北方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黏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

[阅读链接]

在记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初七夜一会。”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知道,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发展到这个时期,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牛郎织女婚后贪图享乐,“废织衽”,因而激怒了天帝,受到惩罚。这便给故事带来了悲剧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