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
1997 年 7 月 20 日是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28 周年。1969 年的这一天,美国
宇宙员阿姆斯特朗等人驾驶的“阿波罗 11 号”宇宙飞船首次在月球登陆,从此揭开了千百年来罩在月球上的神秘面纱。
月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瑰丽晶莹,诗情画意;而是一片荒漠,了无生机。那里没有空气、水和生命,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坑穴,上面布满了灰尘和许多玻璃珠。月球的重力很小,只有地球的 1/6,人在上面行走像袋鼠一样蹦跳。在受到太阳直射时,月球的表面温度达 127℃,夜晚则降到—183℃,是名符其实的“广寒宫”。
尽管月球是这样的荒凉,但是她的开发价值很大。现已初步探明,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有 40%的氧,20—30 %的铁、锰、钴、钛、铬、镍、铝、镁以及 5%的氢等矿物资源,还有放射性元素铀、钍等。如果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核动力工厂,就可以从月岩中把氧提炼出来。氧不但可以供登月人员使用,还可以变成液氧,很容易送到太空站上,供航天器作为推进剂使用,而运费要比从地球上运送便宜一半以上。月球上的土壤中含有的氢,不仅可以用作火箭燃料,还可以合成水。利用太阳能,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可以获得土壤中的铁等材料。这些都是具有很大利用价值的原材料。有的科学家设想:可以建造一批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科研生产基地。利用月球上的资源, 以及特殊的环境,可以完成许多重要的科学实验任务,生产出地球上难以生产出来的许多高尖端产品,而且还可以诊断出许多疑难疾病。用月球材料制造的太阳能卫星,还可以向地球传送廉价电流,解决地球上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
人类首次登月成功以后,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可后来, 人们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地冷却下来。1972 年, “阿波罗”17 号完成了最后一次登月任务后,月球再也无人问津。经过 20
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最近又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在 21 世纪“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这次计划要比上次的把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了一步,是要把月球建成人类进入太空的基地。
人类世代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随着人口急剧的膨胀,能源的大量消耗, 人类感到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于是,科学家想让部分人侨居别的星球。月球离地球最近,通信联系只要 3 秒钟。时间上自由,而且资源丰富。所以人类首选的目标是月球。
科学家设想的月球基地的建造步骤是用机器人先摸清月球表面情况和资源的分布;然后派航天员到月面上去建立一个工作站作为立足点,在那儿生产火箭燃料;再将这个站发展成为一个初级基地,进行月球资源勘探和开发、材料加工、火箭燃料生产、机器制造、科学研究等活动;最后,再建成永久性的月球基地。
月球基地是有多种用途的。除了供人类居住外,还可通过研究月球,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变。月球表面的大气层,没有尘埃,没有云雾,所以月球基地还是极好的天文观测场所。又因为月球上高真空,细菌实验中的微生物不会扩散,所以月球基地又是理想的生命科学实验场所。还有一点就是利用月球上重力很小的特点,把月球作为发射航天器的场所,所需的能量比地球上少得多。
月球上利用价值最高的是一种被命名为“氦——3”的能源。这种能源是地球上没有的。这是一种廉价的核能源,它产生的动力可以用于航天器的发动,产生的能量来可以治疗癌症。
自从月球诞生 40 亿年来,月球上一共吸收了 100 万吨的氦——3。几乎所有的氦——3 都蕴藏在月球面的低洼地区 3 米厚的表层中。从月球开采这种氦——3 一千克只用 10 万美元,而地球上却是 70 万美元。
由此可见,人类重返月球,不仅可为人类将来的生存发展找到一条路子, 而且,在目前的发展中,从月球也可以直接得到不少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