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使台湾

台湾,乃祖国东南海域里的明珠。明代以前,名称数变。西汉名之为“东鳀(音 tí)”,东汉及三国时期呼之为“夷州”,隋唐时代称之为“流求”,明代以后始定名为“台湾”。

《汉书地理志》第八(下)云:“会(音 kuài)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一记载充分说明西汉王朝对台湾情况十分了解,知道岛中的居民分为“二十”多个部落(“国”)。这些部落和西汉王朝的关系,是属国和宗主之间的关系。他们每年按照一定时间(“以岁时”) 向西汉王朝贡献方物和向汉皇进行朝拜(“献见”)。这种关系的形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史无记载。极有可能始于声威远振的汉武帝朝代。

《后汉书·东夷传》云:“夷州有数万家,时至会稽市。”这一记载说明东汉王朝,对台湾的户籍人口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说西汉时期台湾和大陆政权之间的关系,还局限在上层酋长和汉皇、附属政权和宗主政权之间的交往,到了东汉已发展为民间往来,进行贸易活动(“市”),“时至”即时而至之的意思,说明贸易活动之频繁。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孙权于黄龙二年(公元 230 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卫温与诸葛直还带回数千人, 说明大陆和台湾在孙权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接触。

到了隋朝,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贸易活动更为频繁。大业元年海师何蛮向隋朝官吏报告说,春秋两季,天清风静,海浪不生之时,向东瞭望,烟雾之中依稀可以见到海市蜃楼般的景象,这正迎合炀帝探异求仙的个性。大业三年,炀帝即命何蛮与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因而到达“流求”(台湾)。因为言语不通,彼此交流受阻,没有什么宣抚活动,仅带一名流求人回来。

第二年,隋炀帝再次派遣朱宽到流求进行“抚慰”。既言“抚慰”,则是有目的地宣传隋朝的威德,传播大陆文明,化育土著居民,归依隋统。朱宽“取其布甲而还”。“布甲”为何物,史无记载,似为武人防身自卫之物。这一年有“倭使”(日本使者)来朝,见布甲而言曰:“此夷邪久国(台湾的一个部落)人所用也。”说明物之为用弥足珍贵。

大业六年(公元 610 年),隋炀帝命武贲郎将陈稜与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东阳(今江苏宝应西南)兵万余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出发至流求, 航行一个多月才到达目的地。流求人看到大批船舰到来,争相贸易。这次来人之中,熟悉当地语言,便于宣传抚慰,与百姓交往甚密。而部落酋长有拒

逆官军者,陈稜乃击之。

隋炀帝三次派人渡海到流求,“求访异俗”,对那里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生产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隋书》的《流求传》称:“土多山洞。其王姓欢斯氏,名渴刺兜”,“土人呼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茶。” 还称:“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在“洞”之下的则为“村”。各村均有称为“鸟了帅”的首领以主持一村之事务。男女皆用白紵麻为绳缠发,从项后盘至前额。男子以鸟羽为冠,以珠贝为饰;妇女以罗纹白布为帽, 其形正方。

其地多养猪鸡,无牛羊驴马。土地肥沃,刀耕火种。土地宜种稻、粱、黍、麻、豆等作物。树木多枫、樟、松、楠、杉、竹等。气候与岭南相类。从隋朝起,大陆人民对台湾情况的了解越来越详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越来越密切,沿海各地移居台湾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华文明的熏染之下,台湾土著高山族人民已融化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海峡两岸的人民均为炎黄子孙,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