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带回来的信息

人工地震波对地下的“侦探”,使我们了解到地内世界的许多秘密:地球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物质是分层分布的,即固体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大的圈层组成(图 2—13)。

  1. 地壳

关于地表的模样,人们是很容易了解它的。通过地震波反射回来的信息资料,我们知道了从地表到莫霍面,是地壳圈层的“辖区”。

地球地壳,根据其本身特点的不同,还可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壳平均厚约 33 公里。高山地区厚度较大,我国西藏及天山地区可达 70 公

里。海洋地壳平均只有 7.3 公里厚。大陆地壳又可分为花岗岩层和玄武岩两层。由于花岗岩层化学成分以硅铝为主,又称为“硅铝层”。玄武岩层化学成分以硅镁为主,故又称“硅镁层”。海洋地壳只有玄武岩层,而没有花岗岩层。海洋地壳由于“海底扩张”不断产生新壳,年龄一般不超过 2 亿年;

大陆壳要比海洋壳古老得多,有些古老的陆核(地质)年龄可超过 30 亿年。地壳表层岩石平均密度为 2.65 克/厘米 3,向下压力增大到地壳底部,

密度可增至 2.9 克/厘米 3;温度能达到 1000℃左右;压力达 10000 多个大气压。地球整个地壳的质量有 5×1019 吨,约占整个地球质量的 0.8%,体积占整个地球的 0.5%。对整个地球来说,地壳的质量和体积比起来还是个小数。

  1. 地幔

地幔受地壳隔离,人们是直接看不到的,只有当火山喷发时,地幔才将它的一部分岩浆“产品”,送到地面上加以“展示”。地幔的“辖区”,为莫霍面以下和古登堡面以上所包的一个大环状圈层,也即地壳与地核之间的过渡层,亦称中间层。由于它像房子的帐幔一样遮住了人们从地壳角度察看地核的视线,故称其为“地幔”。这个圈层的厚度在地下 33~2900 公里的深处、其厚度比京九线(2536 公里)还长。

地幔也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深度在地下 33~1000 公里,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榄岩层”。该层岩石比较软些,为地球岩浆的发源地,也称做“软流圈”。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地壳运动等现象的发生,都与它有着很大干系。下地幔深度为从深处 1000~2900 公里,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因铁镍成分显著增加,故又称“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层”。地幔的密度,从上部的 3.32 克/厘米 3,向下可递增到 5.66 克/厘米 3。底界面上的压力,也增大了很多,高达 140 万大气压。温度从上部的 1200℃到下部增到 2000℃。全球地幔的质量为 405×1021 吨,占地球总质量的 67. 8 %;体积占地球总体的积 82%。质量和体积,都是固体地球的冠军。

  1. 地核

从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称之为地核。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 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别。内、外核的分界面,大约在 5155 公里处。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液态外核会缓慢流动,故有人推测地球磁场的形成可能与它有关。由于纵波在内核存在,所以内核可能是固态的。关于内核的物质构成,学术界有不少争议,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但究竟是何物,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明。此外,内外核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学者认为,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 4980~5120 公里之间。

地核的密度很大。从外地核的 9.5 克/厘米 3 可增至地心的 13 克/厘米 3。压力可达 300 万~370 万个大气压。即使最坚硬的金刚石,在这里也会被压成黄油那样软。这里的温度可达 4000~6000℃。地核的质量为 1.88×1021

吨,占整个地球质量的 31. 5 %,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 16. 2 %。地核(包

括内、外核)体积与月球相比,其空间能装下 8 个月球,或一个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