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间的巧妙“拼合”

板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不是随便“贴”在一起的,而是通过一种“巧妙” 的“拼合”,衔接起来的。拼合的方式,大体有三种形式:

  1. 挤压型拼合

此种板块拼合,是两大岩石圈板块的彼此会合、对冲、碰撞。由于拼合对象不同,拼合方式也各有别。如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遇,由于大陆板块比重小(为硅铝质)、密度小、位置较高,大洋板块比重大(为硅镁质)、密度大、且位置相对较低,大洋板块则采取 45°角度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图2—15)。这个俯冲的地带,叫做“俯冲带”。在俯冲带上,俯冲的这边可形成很长的深海沟,被挤压抬升的一边则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西太平洋的一系列海沟和岛弧;美洲西岸的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大洋中脊(海岭)是产生新洋壳的发源地;那么,大洋的海沟则成为老洋壳的消亡地。大洋地壳年龄都相对很年轻,一般不超过 2 亿年,就是由于大洋不断“换底”所致。

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他们则是以挤压方式相“拼合”,由于两个大陆板块相向(面对面)移动,它们的前方经互相碰撞,受到挤压强烈变形,会形成褶皱山脉。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其接触线地壳出露, 成为“地缝合线”。如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相撞,则形成了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或其以北的地区为两大板块的地缝合线。

  1. 拉张型拼合

这种板块拼合方式十分特殊,板块与板块不是“亲密”的紧贴着,而是靠“第三者”——“大洋中脊”在中间把它们“间接”拼连起来。板块与板块中间的大洋中脊,是地下地幔岩浆物质(多为玄武岩流)上涌的地带,上涌的地幔岩浆不断增加,并增生为新的板块向左右同时扩张。这种板块的拼合线,实际上就是“大洋中脊”本身,“大洋中脊”均出现在海洋之中,地貌上又称“海岭”或“海底山脉”。地球上最典型的“大洋中脊”,为大西洋中部的“S”海岭(海底山脉),南北长约 17000 公里。

前说的“第三者”如出现在大陆,则表现为大裂谷。裂谷两侧新板块的形成机制,与海洋中的“大洋中脊”有相似之处。大陆裂谷最典型的代表,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带。此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北至西亚约旦河谷,南北长达 6400 公里。该裂谷的发展,将使原大陆进一步破裂扩张,同时裂谷底部将产生一个新的大洋(壳)。

  1. 剪切型拼合

在大洋中脊,有一系列垂直于它的断层将它所切断,切成的许多小段并互相平行错开,非常像横切中脊的平移断层。但每段大洋中脊都要向两侧进行扩张,因此这种水平位移的断层实际转换了性质。1965 年海洋地质学家威尔逊将这种特有断层称为“转换断层”。转换断层处,两板块物质在这里既不大量增生也不发生减少,只是起到一种板块拼合连接作用而已。即或有什么小的地质变化,也仅会发生一些浅震、或少量玄武岩喷发。转换断层错动的距离,可达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