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战略进攻
从 1946 年 6 月全面内战爆发至 1947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
队经过一年的浴血奋战,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97 个半旅,计 78 万人,歼灭非
正规军 34 万人,共计歼敌 112 万人,不仅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
攻,而且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至 1947 年 6 月,人民解放军的兵力已增加到
195 万人,其中正规军在 100 万以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军事形势,及时地提出了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任务。
一 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947 年 9 月 1 日,毛泽东在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中,明确提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继续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①这不仅提出了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任务,而且也指明了其重要意义。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0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1 页。
③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1 页。
④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2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30 页。
首先,人民解放军虽然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但其重点进攻仍在进行。1947 年 7 月,国民党通过《厉行全国总动员方案》,颁布《动员勘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决心采取更残暴的手段,镇压人民群众的爱国民主运动,搜刮人力、物力、财力,继续贯彻执行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的方针,以进一步破坏解放区,最后达到摧毁解放区的目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由于战争在内线进行,解放区的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和人民解放军在人力物力的补充方面部面临严重困难。而毛泽东部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从内线引向外线,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这就不仅能避免战争对解放区的进一步破坏,保护解放区,利于解放区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巩固解放区,为人民解放军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及时补充提供保证,粉碎蒋介石“使我不能持久战的反革命战略方针”,而且还可以变“使我不能持久战”为使国民党蒋介石不能持久战,加速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程。
其次,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能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尽管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奋斗,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有生力量,但是,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并没有被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仍大大多于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深入敌人的后方,这就可以调动敌人回防后方,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破坏蒋介石把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的战略方针。而且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又迫使敌人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样就可以改变敌我双方的攻防形势,将中国革命推向高潮。
再次。当时的战争形势也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可能。当时,全国的战争形势已朝着有利于人民革命的方向发展。国民党蒋介石在政治上完全孤立,在军事上遭受严重挫折。国民党军队尽管在数量上和装备上仍然占着优势,但已明显地暴露出弱点:一是国民党军队连连打败仗,士气低落,又由于大量有生力量被歼灭,战斗力显著削弱;二是用于作战的机动兵力不足,在国民党全部兵力的 248 个旅中,能用于战略机动的
兵力不足五分之一;三是国民党后方空虚,担任守备的只有 21 个旅,且遍布
在 10 多个省区。而共产党在政治上却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得到了解放区人民的信赖,而且得到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拥护。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正与国民党军队相反:一是由于连连告捷,士气高涨;二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实施了各项政策,充分调动了解放区人民的积极性,解放区广大人民不仅从各方面支援人民解放军,而且还踊跃参军参战,人民解放军的兵员能及时得到补充,用于作战的机动兵力多。这些都为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在提出战略进攻的任务时,还充分考虑了这样做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毛泽东指出:“我军执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方针。当然要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到国民党区域创立新根据地需要时间,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在这以前,困难将是不少的。但是, 这种困难能够克服和必须克服。因为敌人将被迫更加分散,有广大地区作为我军机动作战的战场,可以求得运动战;那里的广大民众是痛恨国民党拥护我军的;虽然部分敌军仍然有较强的战斗力,但一般地敌军士气比一年前低落得多,其战斗力比一年前削弱得多了。”毛泽东指出:“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第二是
在坚持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毛泽东强调指出:“只要这两点做到了,我们就胜利了。”①
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及时提出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是人民解放战争历史进程中的一项伟大的战略部署,大大缩短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
二 大举出击,经略中原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是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而拉开序幕的。至 1947 年 2 月,人民解放军基本上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1947
年 3 月以后,在使国民党军队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受到严重挫折的同时,
人民解放军已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和东北战场展开局部反攻。至 1947 年 6 月,全国的战场形势是:在北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军继续发动攻势;在南线,敌人还在对陕北、山东实行所谓重点进攻,其主力已经深深陷入这两个战场。而连接陕北和山东这两个战场的中间部位,即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的兵力十分空虚,形成两头强、中间弱的局面。
早在中原解放军突围时,毛泽东就有日后经略中原的构想。晋冀鲁豫野战军展开局部反攻后,毛泽东就开始考虑晋冀鲁豫野战军向中原出动,转至外线作战,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战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在 1947 年 5
月 22 日给陈毅等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蒋管区日益扩大的人民斗争其作用也是如此。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①
1947 年 5 月,毛泽东已经形成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并决
定 6 月实施这一战略。毛泽东在 5 月 8 日给刘、邓、陈、粟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为着在 6、7 两个月内,击破顾祝同系统第一线兵力之目的,“刘伯承、邓小平军仍按中央五月四日电,争取于六月一日前休整完毕,六月十日前渡河,向冀鲁豫区与豫皖苏区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为着在该区长期立脚,全军应有充分的政治动员(使每个人明白政治任务,提倡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及干部、经费等项的充分准备。”②“陈毅、粟裕军在六月十日以前,应集结全力(二十六个旅)寻求与创造歼敌机会,并准备于六月十日以后配合刘邓军大举出击。谭震林率七纵亦似于六月十日以后向苏中出动为宜。”③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12 万人,遵照毛泽东的指
示,于 1947 年 6 月 30 日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随后发起鲁西南战役,
歼敌 4 个师部 9 个半旅计 6 万余人,由此正式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为了协助刘、邓经略中原,在鲁西南战役进行中,即 7 月 19 日,毛泽东又电告刘伯承等,对兵力部署和归属作了调整。毛泽东指出:“为着协助陕甘宁击破胡宗南系统,同时协助刘邓经略中原。决将陈袁、谢富治纵队使用方向改为渡河南进,首先攻占潼关、洛阳、郑州段,歼灭该区敌人,并调动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30~1231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2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4 页。
胡军相机歼灭之。尔后,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创建鄂豫陕边区根据地, 作为夺取大西北之一翼。陈谢纵队仍属彭德怀、习仲勋序列不变,同时仍属晋冀鲁豫建制。”“提议赵基梅纵队(五师主力)、秦基伟纵队及孔从周、汪锋三十八军与陈谢一同南进,统受陈谢指挥。”①
至此,毛泽东为实现“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计划,已经作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三军配合,即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首先突破黄河防线,在鲁西南地区歼灭敌人,配合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然后挺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以陈凑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在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陕鄂,配合西北野战军兵团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豫西、陕南、鄂西实施战略展开;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后,首先在鲁西南地区牵制敌人,支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行动,然后挺进豫皖苏实行战略展开。以上三支大军的任务是在江淮汉之间以“品”字形阵势配合作战,机动歼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调动敌人主力回援,以策应内线兵团的作战。两翼牵制,即以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兵团主动出击榆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军北上,以利于陈赓兵团的行动;以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胶东开展攻势,把进攻山东的敌军引向海边,以利于华东野战军主力的行动。同时,毛泽东还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等部继续坚持内线歼敌,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 以策应外线作战。
7 月 23 日,毛泽东又电告刘伯承等:“刘邓军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 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①
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即 7 月 29 日,毛泽东电告刘伯承等,指出: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原计划,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视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7 月30 日,毛译东又电告刘伯承等做好直出大别山的准备。8 月 6 日,毛泽东又电告刘伯承等,分析了直出大别山后蒋介石可能采取的三种对策或三种办法:”第一种办法,迅速组织进攻,使你们不能立足。”“第二种办法,宁可给我以立足机会,不急于尾我进攻。”“第三种办法,即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办法,既以十二个旅左右分数路迅速进攻,又从山东抽调十几个旅用于长江方面。”②根据国民党可能采取的对策,毛泽东分析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的三种可能前途: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 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创建了根据地。毛泽东指出:“此种代价无论起何种作用,均须准备付出。但如能取得变化全局之作用,则付出此种代价更加值得。”③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从最困难的方面着想,勇于克服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5 页。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6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309~310 页。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进入鲁西南的华东野战军的掩护下,刘邓大军迅速甩开向它围拢的几路国民党军队,提前于 8 月 7 日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刘邓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先后跨越陇海路、黄砭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障碍,经过 20 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于 8 月底先后进入大别山。进入大别山后,先后胜利地进行了张家店战役和高山铺战役,至 11 月底,共歼敌 3 万余人,创建了 33 个县的民主政权,初步完成了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
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西北野战军的策应下,于 8 月 22 日渡过黄河,挺进豫西,截断横贯中原的陇海路,东逼洛阳郑州,西叩潼关。然后挥师南下,以一部进击陕南,主力进击平汉路两侧。至 11 月底,共歼敌 5 万余人,建立了 39 个县的民主政权, 完成了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
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于 9 月初会合于鲁西南,月底分五路
进入豫皖苏平原。至 11 月底,完成了在豫皖苏边地区的战略展开。
三路大军胜利实现在中原地区的战略展开,和中原根据地的建立,对于改变整个战争形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毛泽东 194S 年 3 月 7 日所说的: “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秋起渡河南进,纵横弛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约九十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①
毛泽东“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计划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战略进攻的方向选得准。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毛泽东充分地利用了敌人所造成的“哑铃”形战争态势,采用从中央突破的方法,把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军队防御薄弱的中原地区,直捣既是敌弱点,又是敌要害的战略纵深大别山,这就如同一把利剑刺进了敌人的心脏,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人民解放战争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战略进攻的时机选得及时。毛泽东曾在论述战略退却时说:“退却开始时机的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①。退却过早或过迟,都有损失,但一般来说,过迟的损失大于过早的损失。“及时退却,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有极大的影响。”②那么怎样选择战略退却时机呢?毛泽东指出:“全靠收集必要的材料,从敌我双方大势上去判断。”③把握战略进攻的时机,也是这个道理,也是这种方法。毛泽东的战略进攻时机选择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这就使蒋介石措手不及。“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进攻展开后, 国民党蒋介石还以为人民解放军“立足不稳,被迫流窜”,直到刘邓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沙河南岸时,蒋介石才恍然大悟,认清人民解放军南进的真实意图,因而在蒋介石尚未抽出时间组织有效的战略防御、建立战略防御体系时,人民解放军却已经完成战略进攻的准备,展开战略进攻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形势,为人民解放军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93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12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13 页。
再次,战略进攻的方式独特。“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进攻,不是像通常的战略进攻那样,采用大兵团逐城逐地推进,而是采用大兵团跳跃式地推进;不是像通常的战略进攻那样,建立巩固的后方,有回旋的余地, 而是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人,直插敌人的心脏;不是像通常的战略进攻那样,攻占大城市和控制交通要道,而是占领敌人守备薄弱的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创建根据地,作为战略进攻的基础。这是毛泽东的伟大创造,是毛泽东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总策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军事决战战略进攻中的运用。
三 内线与外线相结合
毛泽东在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中,提出了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任务,并对战略反攻作了具体部署: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夜外线大量歼敌”,同时, “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①。毛泽东的战略进攻方针,是一个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战略进攻方
针。
在实施“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进攻计划时,毛泽东就采用了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敌人的方法。刘邓出击外线, 本身就是为牵制内线敌人;陈粟集中 6 个纵队于内线,也是为了配合刘邓出击外线。三路大军完成在中原的战略展开后,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从内线和外线同时对敌人展开攻势。
在外线,三路大军对国民党军队展开攻势。1947 年 12 月 30 日,三路军各一部胜利会师于确山地区,将鄂豫皖、豫皖苏、豫陕鄂三块新开辟的解放区联成一片。三路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经过 4 个月的奋战,共歼
灭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解放县城近百座,恢复和扩大了中原解放区,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对国民党的战略后方构成严重的威胁,并且有力地策应了内线作战。
在内线,各战场人民解放军逐步转入战略反攻。
在陕北战场,西北野战军主力攻击榆林,虽未攻克,但调动了胡宗南主力 10 个旅北援,策应了刘邓“经略中原”的作战。8 月 20 日,西北野战军主力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后由于陈谢兵团进击豫西,威胁西安,胡宗南主力南撤,西北野战军乘势转入内线反攻,发起黄清战役,解放了延安东北广大地区,并开辟了黄龙山新解放区。
在山东战场,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为策应外线主力挺进中原,进行前后侧背相配合的机动作战,大量寻机歼敌。国民党抽兵回援中原后,华东野战军主动发起攻坚战和追击战。至 12 月,共歼敌 6.3 万人,收复胶东大片地区, 胜利地进行了胶东保卫战,不仅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的局势,而且配合了外线兵团的作战。
东北民主联军从 9 月 14 日至 11 月 5 日,发起秋季攻势作战,重创敌军, 使国民党军队退缩到锦州、沈阳、长春等仅占东北总面积 14%的 34 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在晋察冀战场,晋察冀野战军于 9 月上旬发起大清河北战役,并取得了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扭转了这个战场的战局。11 月 9 日至 12 日,晋察冀野战军又一举攻克国民党坚固设防的石家庄,全歼守敌,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7 年下半年,各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内线和外线的攻势作战,形成了人
民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态势,共歼敌 75 万余人。至 1947 年底, 人民解放军基本上都转入外线作战,从战略防御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标志着战争形势已经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①
四 十大军事原则
1947 年 10 月 10 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0 月 27 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为了制定全面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的胜利,中共中央于 1947 年 12 月 25 日至 28 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召开会议,讨论了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毛泽东在书面报告中,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阐明了打倒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纲领和政策。
毛泽东在报告中谈到军事问题时,提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全面规定了人民军队作战的指导思想、作战形式: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大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力求全歼敌人;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等等。十大军事原则全面规定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指导思想、作战形式、作战对象、作战方法、作战准备、战斗作风及兵力休整和兵员补充等原则;成功地处理了先打弱敌与后打强敌的关系,夺取乡村与夺取大小城市的关系,歼敌有生力量与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的关系。
毛泽东在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时明确指出:“这些方法,是人民解放军在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锻炼中产生出来,并完全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的。”
①1958 年 6 月 23 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前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进入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②十大军事原则的确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凝炼而成的独特的作战思想,其中的基本内容不难从毛泽东在内战时期与抗日时期的军事思想中找到准确的依据。前面已有专章论述,此处不复赘述。但这里要指出的是,十大军事原则提出的直接背景是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44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48 页。
时期,作战规模不断扩大,兵力集中性也空前提高了。特别是从内战准备到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过程中丰富的军事斗争实践,为毛泽东系统地总结军事斗争的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
首先,人民解放战争的实践,检验了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战略战术依然有效,这就促使毛泽东将早已形成的战略战术上升到军事原则的高度。
其二,人民解放战争新的实践,提供了大量新的军事经验材料,毛泽东依据这些经验材料,能够概括出一些新的战略战术原则。
其三,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这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将从此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开始新的军事实践。新的军事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这就促使毛泽东依据已有的军事实践,对未来的军事实践作出科学的分析,提出科学的理论原则去指导未来的军事实践。
其四,人民解放军的其他高级指挥员也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也为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其五,从解放战争初期起,毛泽东就注意及时总结人民解放军各个战场的经验,在他根据各地战场的经验而写成的给党内的指示中,如《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总结》、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党内指示中,基本上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成为毛泽东概括十大军事原则的直接基础。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了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在步骤、方针、方法上,即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为基本作战方针,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基本作战方法。而其核心的歼灭敌人,因此,毛泽东主张“尽可能的歼灭战”①,并明确指出人民军队的“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②。
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十大军事原则“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上的,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不能利用我们的战略战术”③。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蒋介石匪帮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在华军事人员,熟知我们的这些军事方法。蒋介石曾多次集训他的将校,将我们的军事书籍和从战争中获得的文件发给他们研究,企图寻找对付的方法。美国军事人员曾向蒋介石建议这样那样的消灭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并替蒋介石训练军队,接济军事装备。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能挽救蒋介石匪帮的失败。”④究其原因就在于:蒋介石代表反动,不代表人民,他所进行的战争是反人民的反革命战争;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却代表人民,代表进步,所进行的是人民的革命战争。
其次,十大军事原则是建立在人民解放军的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的基础上的。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
①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504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37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48 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48 页。
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也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
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十大军事原则为指导,迅速地打败了蒋介石,夺取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然,还必须指出,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军队同国内外敌人的长期奋斗中总结出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