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小说顶峰的《红楼梦》

世情小说发展到清朝,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达到了顶峰,这顶峰就是《红楼梦》。《红楼梦》是世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整个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最高峰。

小说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小说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真实、生动地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

《红楼梦》成书于18世纪中叶的乾隆时代。原著120回,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为无名氏续写,据说为清文学家高鹗续撰。

《红楼梦》原名为《石头记》,《石头记》的前身为《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红楼梦》的初稿,是曹雪芹早年所写。

曹雪芹,名霑,雪芹是他的号。康代熙登基后,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因妻孙氏曾为康熙乳母,得任江宁织造。自此,历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颐、曹霜,凡3代4人占据这一要职达60年之久,康熙一生6次南巡,有5次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曹家这段时期堪称“鲜花着锦之盛”时期。

1727年,江宁织造曹霜以“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的罪名被籍没家产,遣返北京。曹家由此败落。

曹雪芹的一生正经历了家族由盛而衰的历程。家境的急剧变化,使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成为他写作《红楼梦》的潜在情调。

在家境的这种急剧变化过程中,曹雪芹深有感触地撰写了《风月宝鉴》,这部描写都市贵族青年爱情的言情小说。《风月宝鉴》以“风月之情”为主要线索,以戒淫劝善为基本思想。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曹雪芹思想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自觉地净化和升华《风月宝鉴》中的生活经验,删去旧稿中过分直接的现实的生活描写,增加了更多净化的材料,大大提升了《风月宝鉴》的艺术境界。最终增删数次,完成了《红楼梦》的主体部分。

《红楼梦》的故事是从神话开始的。说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留下一块顽石未用,一直丢弃在青埂峰下。这块顽石经年累月吸收日月精华,最终有了灵性。

灵石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人间去享受一番红尘繁华。两位仙人经不住恳求,便将他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带可拿的“通灵宝玉”,并将宝玉送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之处。

这个时候,赤瑕宫的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使仙草成活下来,最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动了凡心,想要下世为人。

绛珠草感念他的灌溉之恩,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遂跟随他下凡。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也由神瑛侍者带入红尘。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块大石头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后经曹雪芹批阅增删,才成此书。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从风格上看,《红楼梦》虽是叙事文学,却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古代诗歌、绘画等的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一些优美动人的场景构思中,如宝玉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湘云醉卧芍药裀、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对他所钟爱的人物,往往赋予其诗的气质。

如林黛玉消瘦的身影、幽怨的眉眼、深意的微笑、哀婉的低泣、脱俗的情趣、飘逸的文思以及她所住的那个宁静幽雅的潇湘馆,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独具一种韵味。

作者十分善于利用借景抒情,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诗、词、曲、赋中,如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宝玉的《芙蓉女儿诔》,湘云、宝钗的《柳絮词》,宝琴的《咏红梅花》等,都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绝唱。

《红楼梦》中还多处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其一是观念象征,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象征手法,比如,翠竹象征黛玉孤傲的人格;花谢花飞、红消香断,象征少女的伤感和红颜薄命。

其二是情绪象征,这是较为高级的象征形态,它的象征意象不是通过某个观念的蕴含,而是在于激起或唤醒某种情感或意绪。

其三是整体象征,即把象征性意象扩大为整个形象体系。《红楼梦》的整体象征是把作者的情绪、感受以至人物的遭遇、命运等都浸透到象征中去,从而构成一个既有骨架,更有血肉的整体象征体系。

《红楼梦》在艺术结构上也是匠心独运的。它把如此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琐碎的生活细节组织在一起,既纵横交错,筋络连接,又线索清楚,有条不紊。

小说的语言也很富于表现力。它全面总结了汉语语言文学的优良传统,把文言、白话及韵文、散文、骈文等熔于一炉,典型地体现了18世纪中叶汉语的面貌。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使它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后世研究这部小说的著作不可胜数,成为一门独特的学问即“红学”。

《红楼梦》之后,虽然仅《红楼梦》的续书就出现了十余种,但思想境界、艺术水平都远逊于原书。

[旁注]

金陵 即南京,南京历史悠久,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时期,楚威王熊商于南京石头城筑金陵邑,南京称为金陵之名源于此。

织造 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改任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虚构角色。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中,可知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贾家男丁名字均为一个字。故贾宝玉必也有一名的,宝玉只是他的小名。很多学者认为,贾宝玉的名字应为“贾瑛”。

绛珠草 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原创的一个角色,绛珠也就是红色的珠子,暗示着血泪,寓示着林黛玉好哭的性格和悲惨的结局。绛珠草,东北俗名红菇娘儿,随处可见,常生荒坡野草间,婷婷独立。果实绛红鲜艳,圆润饱满,酸甜味美。

十二钗 即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的别名,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12个女子,分别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赋 一种文体的名称,与“辞”性质相通,可统称为“辞赋”。赋的起源最远可追溯到《诗经》。赋从《诗经》中汲取了极为丰富的营养,它采用了《诗经》的四言句式,继承了《诗经》押韵和对偶的语言形式,发展了《诗经》中铺陈直叙的表现手法。

韵文 有韵的文体,与散文相对。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如诗、赋、词、曲和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格律是指一系列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

[阅读链接]

曹雪芹性格孤傲,且愤世嫉俗、豪放不羁,才气纵横,他取号“梦阮”,明显表出对阮籍的追羡之意。阮籍喜欢老庄风格,曹雪芹也得其精髓。阮籍喜欢喝酒,曹雪芹也是“举家食粥酒常赊”。阮籍经常被人“谓之痴”,曹雪芹也常被人称为“疯子”。他的才气令时人惊叹。

繁华过后,留下了不尽的沧桑。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困苦,“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1762年,他的幼子夭折,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之中。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成就了伟大的《红楼梦》,从而把古典小说创作推向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