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成体——明代小说

进入明代,小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并论的地位。

明代小说是在宋元时期的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就是直接模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亦多由宋元说话中的讲史、说经演化发展而来。

明嘉靖以后,文人独立创作的反映现实的长篇小说如《金瓶梅》,也借助了讲唱文学的写作经验。

明代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进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政权以后,吸取了元统治者覆亡的历史教训,在明初采取了恢复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方针,社会由此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局面。

明中期以后,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城市扩大,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要求在文学中得到反映,明文人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继承之上创作出来的通俗小说,逐渐受到他们的欢迎而得到发展的机会。

明代文学家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一说:

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事,农工商贩抄写绘画,家畜而人有之,痴文妇,尤所酷好。

叶盛的这个记载反映了明朝小说的读者群主要来自于市民阶层。

宋元以来的通俗小说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这一现象受到明中叶以后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在理论上给予明通俗小说高度的评价,阐明其社会的和文学的价值,为小说争得了文学地位。

明代理学家李贽将《西厢》、《水浒》与秦汉的散文、六朝诗词相提并论,同称为“古今至文”;文学家袁宏道称《水浒》和《金瓶梅》为“逸曲”。还有的学者指出宋元以来的话本小说要比儒家的经典《孝经》和《论语》具有更强烈的感人力量。

另外,明代印刷术的进步,刻书业的发展,也为小说创作的刊行流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小说创作的繁荣。

明中期至晚期,小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这个时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文学思潮进一步活跃,市井细民、商贾、女性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很多文人将他们列入了自己的创作王国中。

在众多文人的相互应和与推波助澜下,明中期至晚期,终于酝酿出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浪漫精神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和文学思潮,这给小说创作输入了新的血液,使其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明代小说由此焕发生机,蓬勃发展。

总体来看,明代小说是自宋元以来,在文言和白话初步分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宏大的分湍瀑流之势,其支干交错复杂,令人难以把握。

明代小说,若按篇幅来看,有长篇小说,有短篇小说,此外,还有中篇小说;若就语体而言,有文言小说,有白话小说,又兼有文白交杂的小说。如若将其合在一起,又有长篇白话、文言短篇、白话短篇等篇幅主体各异的小说,非常复杂。

明代小说,如按题材和流派来进行分类,可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幻化神魔、人物传记、状丑描俗、爱情故事、宫闱秘史、猥亵实录八类。其中,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幻化神魔、人物传记这几类题材小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历史演义类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开始和结束为小说始末,较为真实地反映历史,纪实性强,凡事件、时间、人物无不遵照历史,又加以渲染,最后成为几乎真实的历史故事。代表小说为《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类以英雄、豪侠为主人公,加以想象和虚构,描写他们惊天动地的壮举伟业,歌颂英雄的英勇行为和高尚品质。艺术上精雕细琢,人物形象传神真切,颇具生活气息。代表作品有《水浒传》。

幻化神魔类,虽仍以鬼神精怪为主角,但情节更加神奇,人物更加饱满,在佛与道共同构成的神仙体系里,幻化无穷,讲述一定的哲理。代表作品有《西游记》。

人物传记类的主人公也和英雄传奇类一样,是以单个人物为中心展开故事的,但所描写人物不只是英雄豪侠,而是一切有着人类优秀品质、值得赞颂的人。

状丑描俗类以平凡琐杂的家庭生活为中心,借助白描来描摹当时的颓风陋俗、丑行败德,展开了一幅宽广的世俗生活画卷。代表作有《金瓶梅》。

爱情故事类小说多为文白交杂的中篇小说,情节单纯,只描写男女的爱恨纠葛,与前代此类小说相较,艺术成就方面突破不大。

宫闱秘史类小说以写宫闱内幕为主,反映宫墙之内的各色人物相互倾轧、争权夺势的传说轶事以及他们的腐朽生活。

猥亵实录类小说热衷于描写男女间的污秽情事,人物形象苍白,格调低下,艺术拙劣,不值得关注。

[旁注]

通俗小说 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刻书 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籍的通称。在印刷技术上有写刻、朱墨印、几色套印之别。我国古代出版的书籍大都是刻书。其中由官府刻印的书称“官刻本”,由私家刻印的书称“家刻本”或“家塾本”,由书商刻印的书称“坊刻本”。

语体 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法律语体、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七种。

演义 小说体裁之一,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主要以讲史为内容,其特点是:依傍史传,再现成文;偏重叙述,故事性强;行文浅显,通俗易懂。

描摹 指透过覆在原件上的透明纸按照看得见的线条描绘。在文学上指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描摹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它的美学价值在于形象与生动。它能把静的变动,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

[阅读链接]

以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成书于嘉靖年间的《西游记》为代表,标志着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由宋元时代初具规模的讲史和说经话本,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在长期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写定,是集体创造的成果。它们都继承了话本的思想艺术传统而又有巨大的突破。

短篇小说方面,明代的短篇小说是从小说话本发展而来,这个时期瞿佑的《剪灯新话》、李祯的《剪灯馀话》等文言小说,专事模仿唐宋传奇,有所成就。

从嘉靖以后至明末,出现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的局面。长篇小说以世俗小说《金瓶梅》为代表。短篇小说以“三言二拍”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