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素质教育”自诞生,就以其鲜明的特征站在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 有助于我们在观念和立场上克服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徘徊。但是,如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统一的一面, 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而深入地实施。因而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对改变应试教育有积极意义,但对其意义、作用、方法及素质教育本身含义都只有作相对的理解,不能绝对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重大的区别,但不是水火不容毫无联系的,这种区别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区别,是一种思想倾向,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如果硬要机械地对号入座,贴标签,只能导致理论和实际的混乱。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应试教育的源流要追溯到科举制度,封建科举主导下的教育是极鲜明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评价手段始终与科举考试密切配合,重浮躁文辞,而少实学,对学校乃至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流弊。但是,自隋唐至清末,科举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它适合于当时生产力状况,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科举流露出的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的众多弊端,激起了进步学者们的怀疑与抨击, 招致其自身的毁灭。科举的废除表明了教育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正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科举制度下读书为做官的遗风一直影响到解放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虽有发展但大都是应试教育。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它始终未能脱离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在“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完全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解决人才匮乏和教育混乱状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虽然没有写成理论但实际却很起作用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自身发展,且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

正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我们从 80 年代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逐步整合形成了“素质教育”这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

纵观教育这一发展历程,可得结论:

首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它们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

其次,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才获得其本质的规定。应试教育也是相对于素质教育才有了其特定的内涵。两教育模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第三,矛盾斗争的结果,将是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素质教育的实践刚刚起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首先,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

点和营养素。

科举制度虽然给教育与社会留下众多流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学校与教学内容的发展,在有限范围内渗透了素质教育的因素。如唐朝进士科重诗赋,如诗赋有特长者可通过,这对崇尚诗赋之风的兴起和唐诗兴盛起了直接推动作用。唐朝人擅诗赋者多,留下众多不朽篇章,不能不说是一种素质,而虽不注重科举但从不反对科举的宋代始兴起的书院教学,以自学和讨论为主要的教学精神,讲求自由研究学问,注重讲明义理并在身心修养上躬身实践,教师尤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启发,强调学习者“立志”,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此可以看出,书院教学精神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有众多相似之处。在科举存在的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学者追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追求真善美的教育,都能为当今实践素质教育所借鉴。

在当前的教育实际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差别更多是体现在观念上的树立,事实上很难在实际中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现今,有许多学校公开以升学率高作为其奋斗目标,但其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学生素质都较好, 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实行的应试教育中渗入了素质教育的因素,运用了素质教育的手段,虽然这种应试教育把教育的质量效益集中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文化知识素质却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素质发展的认识基础。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应试教育也在培养人的素质,也可称为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低水平层次的“素质教育”,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相提并论,互混而谈。也正因为当前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的存在, 所以中小学教育为国家培养的成千上万的人才叫中并不乏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的认识: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范畴,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素质教育必须吸收应试教育中一切有效成分,以之作为生长点和营养素,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必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

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时,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考试与升学作为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素质教育中也适用。只不过素质教育的考试不再作为教育的目的, 而是更多地作为教育的手段。

但是,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所以属于选择考试的中、高考在校长时间内还是必要的,升学竞争也就不可避免,“升学率”也将客观存在。而教师在某一时间内把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措施,也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有一定的生命力。正因这种现状,今后实施的素质教育,将会渗透“应试教育”的因素,转轨后教育也将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相对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在认识素质教育探索其实施的途径时,必须对它作相对的理解。绝对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是不能实现,但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教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自觉的需要,受教育才能真正愉快,才可能不需要通过任何外在力量,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从而使个体素质得以相对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表明了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模式并非是抽象的模式,只要我们努力创造条件,素质教育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依据一定的条件会互相转化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但转化的可能性要成为现实性,必须创造素质教育生长的一切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条件保障或条件不利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是意愿和观念所能决定,它将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

从社会方面来看,全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造良好的教育舆论导向,使学校能轻装上阵;要树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之风尚,加大教育投入,执行《教育法》,为建立与素质教育配套的硬件设施提供经济保障;要求尽快建立良好而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合理的就业机制和科学的用人机制等等。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要转变办学思想,努力提高教育素质;要大胆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改革,创造一套新的课程及教材体系;要积极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与素质教育相应的方法体系。其中社会条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从教育内部来看,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思想观念水平的提高和一切改革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