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造人——顺乎自然

在夏商周时期,随着我国古代风水经验进一步孕育和积累,大禹陵及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夏宫室建筑,体现了人们对宅居适应环境的孜孜以求。商代都城的风水布局,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郑韩古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是在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可见其对建筑的要求。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善于总结前人顺应自然、利用环境的经验,因此风水意识更加强烈,也体现了我国古人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

大禹陵风水与夏代都邑

自古以来,洪水危害即时有所闻,像燧人氏时代史书就有“天下多水”的记录。到了尧、舜期间,我国境内发生了历史记载上最大的一场洪水。如《史记》记录:“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淮南子》中说:“舜之对,共工氏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这场罕见的大洪水淹没了广大的良田与家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舜令大禹着手治水,大禹历时13年,日夜不懈,尝尽万难,最终利用疏导、分流的技术才治水成功。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到黄河和渭河交汇处,发现该地不仅土地肥沃、水源供应充沛,而且甚少水患。曾经饱受水患的大禹认为,这样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类生活。于是,大禹受禅之后,就将都城建于黄河与渭河交汇点附近的安邑。

安邑位于今山西夏县,是我国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其遗址称“禹王城”,位于近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至今尚有城垣残迹。遗址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米至3米遗存极为丰富。

另有一处遗迹禹王台,又称青台,为历代祭禹之所,解放前毁于战争,留一夯土高台,位于小城东南角,当地传说为禹妻的望夫台。

大禹去世后,被安葬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麓。大禹陵大约有40余亩大小,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坐北朝南,依山势逐渐上升,风水极好。

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王庙三大建筑群组成。禹陵的入口处有一块青石牌坊,高12米、宽14米,高大古朴。牌坊顶为双凤朝阳,庄重典雅,雕刻精美,柱端为古越人崇拜的神鸟鸠。

在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子,名龙杠。龙杠上有“宿禹之域,礼禹之区”的铭文。龙杠两侧各有一柱,名拴马桩。

龙杠后是一条长100余米的神道,神道两旁安放着由整块石头雕塑的熊、野猪、三足鳖、九尾狐、应龙。相传这些神兽都是帮助过大禹治水的神奇动物或大禹自己所变。

从神道经过禹陵广场,跨过禹贡大桥,在甬道前古朴简洁的棂星门下,就能望见大禹陵碑亭。高大肃穆的大禹陵碑,“大禹陵”3字是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楷书并勒石,字体豪放而雄浑,有顶天立地的气概。

石碑漆了朱红色,耀眼夺目。碑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夏天碧绿葱茏,冬则虬枝如铁。碑后就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就葬在这里。

大禹陵碑的右侧,是咸若亭、碑廊和菲饮泉亭。咸若亭为1164年所建的一石结构亭,六角、攒尖、三层、镂空雕饰,极具特色。

“咸若”一词,来源于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皋陶谟》中。据记载,大禹与司法官皋陶讨论如何实行德政、治理国家时,大禹说:“万物若能顺其自身的规律,就能得到它的好处。”体现了古人顺乎自然的观念。

碑廊陈列着部分祭禹碑,主要有秦始皇祭禹陵所留《会稽刻石》等。

菲饮泉的泉水四季不涸,清凉甘洌,人们饮水思源,禹功大德盛,便用大圣人孔子评价禹的话“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而命名此泉为“菲饮”,用来纪念、缅怀大禹。

位于禹陵左侧的是禹祠,共两进院落,中间以天井相隔。第一进内陈列着《大禹治水》、《稽功封赏》砖雕;第二进内有大禹塑像,还陈列着大禹在绍兴的遗迹照片和《姒氏世谱》及记载历代祭禹情况的《祀禹录》等。

当时的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

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4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13年,曾经3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和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禹祠廊下壁间嵌有清代毛奇龄《禹穴辩》和昝尉林所书“禹穴”碑。

在禹祠的左侧有一井,名为“禹井”,相传是禹开凿的。这里还有个亭子名叫“禹井亭”,其楹联书写“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代”,是后人所补。

禹庙是大禹陵区的主要建筑之一,位于禹陵的右侧,始建于545年,是禹的儿子启始创的,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民族英雄大禹的庙宇。

禹庙的整个庙宇顺山势而逐步升高,高低错落有致,雄伟壮观。密集的斗拱,梁上的绘画,质朴而巧夺天工。庙内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辕门、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大殿等建筑。

照壁前为岣嵝碑亭,亭子是清代咸丰年间所建。亭中有一碑,人称“岣嵝碑”。因最早立于湖南衡山岣嵝峰而得名。

岣嵝碑是明代翻刻的,文字奇古,记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和功绩,又名“禹王碑”。禹王碑是明代绍兴知府张明道据湖南岳麓书院拓本摹勒,碑文77字,有明代大学者杨慎的释文。

岣嵝碑亭前是午门,包括宰牲房和斋宿房。午门有三门,中门常闭,据说只有举行祭禹典礼和皇帝祭禹时才能打开,而且只有帝王才可以跨越中门。

穿过午门,走过一段石板路,登上百步禁阶即到拜厅。拜厅,也称祭厅,是祭祀的地方。而百步禁阶是一个类似于台阶的东西,其实它并没有100步,只有39步。这39步的台阶,是因为过去人们拜见帝王,都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所以含有“三拜九叩”的意思。

百步禁阶前有一鼎,铭曰“缵禹之绪”,意为继承大禹的事业。拜厅和大殿之间还有乾隆皇帝在此祭禹后留下的诗碑,又称“御书碑”。

大殿是整个禹庙建筑群的最高建筑物。禹庙的大殿的层脊,有后来的康熙皇帝所题的“地平天成”4个字,意思是大禹治平大地水患,造福人间。

殿内的大禹塑像6米,头戴冕旒,手执玉圭,身披朱雀双龙华衮,雍容大度,令人望而起敬。殿内还陈列了鼓、磬等祭祀禹的礼器。

禹庙的大殿侧有窆石亭,因有窆石而得名。传说窆石是大禹下葬时的工具,是在大禹下葬时,从北川飞来的。窆石上,有自东汉以来的许多文人学者留下的题刻。

在窆石亭的旁边,有禹穴、石纽碑,都是在清代光绪年间,根据大禹的出生地四川北川那里的禹穴、石纽拓片勒石而成的。

帝陵从来独占风水,大禹陵更是依山傍水。这里的一切让人深深感到中华民族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积蕴的深厚,景区宁静、庄严,气势恢宏,却并不奢华。景色秀丽,山水相间的大禹陵,既可以探访华夏历史,欣赏自然风光,又可以感受华夏风水文化的底蕴。

大禹去世之后,夏王朝的几代君主为了选择更好的居住环境,曾经数次迁都,如大禹之子启接帝位后最初都于此,后来迁都黄台之丘,启之子太康迁都斟寻,后来的夏君相又迁都帝丘、杼又迁都老丘等。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证明,夏代君主经数次迁都,基本上都以黄渭二河交汇处来择地。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二里头文化就是夏王朝,但二里头却是我国文明行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一个强势的跨地域的文明中心。

这样一块风水宝,埋藏了我国早期风水形成的秘密。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区域。

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

夏代宫城的遗址,位于二里头遗址中东部,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360至370米,四周有墙,墙宽2米,残高0.1米至0.75米。墙外有环城大路,宽10余米至20米。

宫城内发现排列有序的宫殿建筑群,分别以一号宫殿、二号宫殿为核心,并有明确的中轴线。一号宫殿基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正殿居基址中北部,四周有回廊;正殿之南为庭院,过庭院为面阔8间的大门。三号宫殿建筑基址早于一号宫殿基址百年左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

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它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后世我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的都邑遗址,其布局开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沿用,号称“中华第一王都”。

[旁注]

《史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完成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余年间的历史。《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三足鳖 是我国最古老的记载神话传说的奇书《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妖怪。“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传说如果人吃了三足鳖,身体就会融化并死亡。也有传说认为三足鳖是禹死去的父亲鲧变成的。

楷书 也叫正楷、真书,我国的传统字体之一。分为小楷和大楷,是由隶书演变来的,比隶书更趋简化,字形方正,笔画中简省了波势,横平竖直。历史上楷书的大家林立,著名楷书四大家为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题”、柳公权的“柳体”和赵孟頫的“赵体”。

皋陶 也叫皋繇或咎陶,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也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奉为我国司法鼻祖,也是上古时期我国第一任主管司法的官吏。

斗拱 也叫枓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之一。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两者合称斗拱。斗拱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地外伸,形式优美,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冕旒 是我国古代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

拓片 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是记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分为南、北两大派系,派下又分很多支系。

[阅读链接]

大禹在治水时,不仅从大处着眼,大禹也从小处着手。所谓“欲先利其事,必先善其器”,大禹深知工具的重要性,在他倡导下革新并采用了准绳和规矩等新型测量工具,为治水提供了技术保障。他借助这些工具,走遍大河上下,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意外的是,在这些发明的基础上,被后来被勘舆家,完善并再发明,有了后来的罗盘,成就了中国最早的规划师风水先生,并用罗盘所能算计出的风水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