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的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王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因此称为“明十三陵”。

古代卜选墓地的理论依据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明十三陵陵址的卜选,就是在这种风水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明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

廖均卿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砂、水之间的相配关系等。龙指陵后的山脉,穴指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指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指河流。

廖均卿先察看了在南京的孝陵风水之后,又到北京察看了京西燕台驿、玉泉山、谭柘寺、香山,京北的阳山茶湖岭和怀柔的洪罗山、百叶山,又先后察看了辛家庄、斧口、谷山、文家庄、石门驿、汤泉、禅峰寺。

在遍鉴了京郊之后,廖均卿前往昌平黄土山。登高纵目,见该处风水绝妙,为他处所不及,便绘成地图,上朝献与明成祖,并建议皇帝亲临黄土山观察。经明成祖亲自踏勘确认后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明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000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

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有“护砂”即山的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明十三陵是一个聚人气、才气的风水宝地。在我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明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明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视为风水宝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

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

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

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

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

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的距离最少的有500米,最多的有8000米。除了明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的12个皇陵都分列于长陵左右。

明十三陵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明十三陵神路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的。

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龙和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明十三陵的大门,我国古代道教也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

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3座洞,又名“大宫门”。大红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

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40千米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神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本是为长陵而筑,但后来渐渐成为全陵区的主陵道。这条神道全长7000米,纵贯陵园的南北,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在神道中央的是碑亭,碑亭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

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通,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碑石却是1435年才刻成的。

在碑的北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详细地记录了明长陵、明永陵、明定陵、明思陵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驾崩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龙凤门又叫棂星门。由4根石柱构成3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3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旁注]

廖均卿(1350年~1413年),字兆保,号玉峰,兴国梅窖乡三僚村人。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廖均卿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至老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撰有《行程记》等。

四灵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其中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以此有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东方青龙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象”,又称四方四神。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是我国古代时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学问渊博,在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学术方面都有研究。

青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以五行论,东为青色,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

白虎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传说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也是战神。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所以叫“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歇山 也叫“九脊殿”、“曹殿”。厦两头造或九脊顶,是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望天吼 也叫“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望天吼总是对天咆哮,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踪。每当皇帝久出不归,荒淫作乐时,它们就会呼唤皇帝。如果皇帝久居宫中,不理政事,它们便会催促皇帝出宫体察民情。

[阅读链接]

在明十三陵中,定陵的石碑背面右上角有一块白圆形的痕迹,清晰可见。在当地百姓中流传着“定陵月亮碑”的神奇传说。据说有一天明神宗梦见火神爷要把定陵烧光,他听罢大怒道:“那你现在就让我瞎一只眼!”明神宗驾崩后入葬定陵时右眼睛始终睁着,待遗体安葬完毕,有人发现定陵石碑背面的右上角立即出现了一个白圆形的东西。据说它就是明神宗的右眼变的,因为他怕火神爷真的要来烧他的陵寝。

传说归传说,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君主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遗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