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的优美地理环境

炎帝与黄帝建立联盟后,炎帝除了分管农业发展外,他继续游历各地,遍尝百草,为民治病疾。有一天,炎帝来到湘赣交界处,遇上了70多种毒草,结果因为误尝断肠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炎帝完成了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结构,开启农耕文明的先河,故被后世称为“神农氏”。

炎帝去世后,人们将其用棺木装殓,驾船北上,准备送到炎帝故土安葬。但船行到洣水畔的鹿原陂时,船突然倾翻,不能再行了。

据传说,这里原是天庭太上老君养神鹿的地方。后来由于天庭的需要,太上老君把养鹿场迁出了天庭。太上老君看到人间美好,特别是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就打算造福人间,于是把一批神鹿留在了此地,从此这里就叫“鹿原陂”了。这里森林茂密,绿草茵茵,百花四季常开,神鹿成群、迷雾重重,犹如人间仙境。

炎帝尝百草路过此地时,他发现此地奇花异草很多,就经常在此地采药、炼药、配药、验药,并给这里的人看病、治病。传说他的很多药方都是太上老君赏赐的,因为炎帝在鹿原陂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太上老君。

炎帝也很留恋这个地方,当他的棺木行到此处时,他就不愿走了。人们见此地山环水绕、气象不凡,更因为当地人们的挽留,就在此地下葬了炎帝,并修建了炎帝陵。

炎帝陵坐落于株洲的鹿原陂,当时只是一个简单的陵墓。在洣水河的一湾名叫斜濑水的地方,向东如黛的水墨青山间,纵深绵延一个盆地。

在狭长的盆地之中,突兀隆起了一个方圆大约1000平方米的“翠微高原”,陂上陂下,浑然相连一体的两栋重檐翘角的高大楼宇,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这里便是炎帝陵。在陂下,便是后来经过修缮的炎帝陵殿。

斜濑水边,圣陵西侧,一方摩崖石刻“鹿原陂”3个大字,这是后来清道光年间炎陵知县沈道宽手书,笔力千钧,思接千载,传递着深深的“寻根谒祖”的民族感情。

站在鹿原陂,眺望远处,云秋山拱峙于西南,远山含黛,如品丹青;黄杨山两山相对,犹如两座列旌卫士,守卫皇陵,杨钱洲上芳草青青,野花丛丛,宛如锦毯。近看足下,斜濑水纡萦于坡前,波逐浪卷,粼粼生辉,胜似一条玉带,是上佳的风水宝地。

炎帝陵葬在炎陵山,周边四面群山环抱,斜濑河水潺潺盘流,盆地稻花芳香,周边有许多的名胜风景。其中,最著名的有“禽鹿和音”、“味草凝芳”、“异树飘香”、“芳洲春锦”、“石龙鼓鬟”、“龙潭鱼跃”、“晓阁烟岚”、“云秋雨霁”等八景。此外,还有其他名胜古迹。如圣陵东北向的崖阴山,相传炎帝诞生于此,山上建有“炎帝祠”。

炎帝陵东南向数十里处有座霭仙山,山上建有“帝母祠”和“二仙庵”。圣陵西南数十里处有座桥头岭,山形险峻,四血崭绝,鸟道羊肠。山上建有“望云庵”、“栖云亭”。

炎帝陵南向数十里处有座云秋山。山上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山上建有“三仙女祠”,此外,还有一天然石室,可容纳数百人。独有的山脉,特含的精气,构成了一幅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地理学理念的风景。

在地质构造方面,炎帝陵区以变质岩为主,主要是砂质扳岩和浅变质岩石英砂岩。岩石性硬,风化壳较厚,跨度性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的保水保肥,有利于各类植物的生长。

在气候条件方面,炎帝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春早回暖快,春夏多雨,夏末秋后多旱,夏凉秋寒早,四季分明,具有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1摄氏度至17.3摄氏度之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9.3摄氏度,最高气温为39.1摄氏度,温差较大。平均无霜期为288天。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1500.4小时。

在水资源方面,炎帝陵区年均降水量为1761.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027.2毫米,年最小降雨量970.2毫米。月降水量以6月最多,平均为2184毫米;月降水最小平均56毫米。多年降水日平均183天,最多年份218天。

炎帝陵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陵区及周围常见的植物群落有:樟树群落、杉树群落、马尾松群落、紫荆群落、油茶群落、楠竹群落、红豆杉群落等等;盛产茶油、香菇、竹笋干、桐油等林副产品;有观赏花木如杜鹃花、兰花、樱桃、海棠等;中草药植物有天门冬、杜仲、厚朴、淮山、肉桂等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苏门羚、獐等。此外,这一带还是白鹭、白鹇等候鸟的栖息地。

炎帝陵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使她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有风水先生踏看这里的风水,几乎都是赞扬声,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经考证:圣陵左边青龙位有霭仙山,右边白虎位有桥头岭,前边朱雀位有扬钱洲和云秋山,后边玄武位有炎陵。这正符合风水学记载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宝地之说。

炎陵山圣陵旁边有一条环山河水,称之为斜濑河。该河发源于桂东县八面山主峰,依山盘旋数十公里,直达新庵双江口纳河漠水。炎帝陵左向旁沿山脊下斜濑河旁边200米左右有一块面积达20平方米的青石,称之为“龙脑石”。清代文人毛国翰《龙头石》曰:

吾闻太初帝,御天驾蜚龙。

帝去龙不飞,攀龙俱莫从。

蜿蜒灵溪侧,化作青青峰。

昂首积铁色,奋怒催枯松。

有时露一角,嘘气寒云浓。

翻愁风雨来,变化无踪迹。

不复媚幽姿,太息临飞淙。

阴森峭壁立,草木青蒙茸。

如闻元潭底,时时鸣鼓钟。

沿“龙脑石”下方200米的斜濑河水中,位于鹿原陂正对面有一块6米长的青石,称之为“龙爪石”。古人有诗赞此石曰:“蟠攫势欲飞,出没如有灵。安知学变化,不更随风霆。”

炎帝陵右向旁公祭广场左向小山丘,称之为“龙爪山”。炎帝陵被龙身紧紧缠绕怀抱,天然的“龙脑”和“龙爪”栩栩如生,“龙头”已伸入斜濑河之中,呈现出沿洣江、渌江、湘江、长江回归大海之势。明代尚书张治有诗赞曰:

衡岳南峰回碧嶂,湘流千里接通川。

冥冥宫阙翳山木,渐渐秋风吹野田。

无为八方顺帝则,粒食万古开民工。

剪萝下马读残碣,缥缈江汉昏寒烟。

我国风水学说的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炎帝陵无论是从风水理论研究或是依据地理环境的具体实际来看,无疑都是一处理想的帝陵吉壤。

[旁注]

太上老君 姓李,名耳,字聃,也叫老聃、老子或老子道君,是先秦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老庄学派的开创人,道教最高神明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被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

神鹿 神鹿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们最常见的宠物之一,神仙们下凡时经常骑着鹿出现。据说鹿本来是没有角的,是后来玉皇大帝赐给了鹿一对龙角,鹿因此龙角而延长了寿命,因此我国古代认为鹿是一种高贵吉祥的动物,是有神力的。

重檐 我国古代建筑经常出现的建筑形制之一,是在基本型屋顶重叠下檐而形成。其作用是扩大屋顶和屋身的体重,增添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强屋顶的雄伟感和庄严感,调节屋顶和屋身的比例。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和重檐攒尖三大类别。

知县 也叫“知县事”,我国古代的一个官职,是一县的主官,主要管理一县的行政。如果所在县城驻有戍兵,也要兼管军事,兼任兵马都监或监押。元代时县的主官改称县尹,因为官衔在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变质岩 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如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因素的改造,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变质岩属于重结晶的岩石,不含有生物化石,成分纯正,结构稳定。炎帝陵就是建在这样的岩石上。

风水先生 是指专为人看住宅基地和坟地等地理形势的人。在我国民间,将风水术多称为“风水”,而把操此职业者称为“风水先生”。由于风水先生要利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并且人们认为他们是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这种人为“阴阳先生”。

尚书 古代高官,吏、户、礼、兵、刑、工6部的主官称尚书。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道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

以人为本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在我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通用,人本也即民本,民本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风水学说的“以人为本”,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尤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 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阅读链接]

相传炎帝去世时,很多人为他送葬,几十个运送遗体的人,坐十条木排,溯米水而上。沿河户户点火,表示哀悼。当木排到了鹿原陂,人们正准备上岸改走旱路时,忽然天上乌云滚滚,河里跃出一条金龙向炎帝遗体点头哀吟。接着轰隆一声,江边的一块巨石开了坼,一个大浪将炎帝遗体卷进石头缝里去了。送葬的人个个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天上的玉皇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认为炎帝神农氏劳苦功高,不应该葬在水里,大骂金龙不知好歹,决定要处罚它。于是把金龙化为石头,龙脑变成龙脑石,龙爪变为龙爪石,龙身变为白鹿原,龙鳞变为原上的大树,永远护卫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