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的皇帝陵寝

明十三陵是明王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因此称为“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皇帝陵寝,最先建成的是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祖陵,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陵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5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3扇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院内,左边是神厨,右边是神库,各有5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

陵门前面有一座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5间,进深两间,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扇,都是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祾恩门北面正中位置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是在明仁宗驾崩后开始修建的。明仁宗临终曾遗诏要求陵墓制度要简约节省。于是,他的儿子明宣宗亲定陵园规制,并委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理修陵事宜。为了遵从遗嘱,工程一切从简,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献陵。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000米。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等建筑。

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度,占地仅42000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因此照壁也没有设在券洞内,而是改为设在了方城之后,墓冢之前。

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而且这样的简朴风格也为后来的皇帝建立陵墓树立了楷模。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

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3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

两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就是影壁山。之所以选择中隔小山这种布局,是与陵园的风水有关。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

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师们所讲究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

因为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明楼和一进院落,所以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就建在了玉案山前。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美。

献陵的陵寝建筑在1785年至1787年间曾得到修缮。在修缮中,明楼的外形未改,但内部木构梁架改成为条石券顶结构。方城下的甬道被封死,右侧增筑了一道可由方院上登宝城的礓石察路。

两庞配殿及神厨等附属建筑大多被拆。祾恩门则缩小了间量,而且顶部由歇山式改成了硬山式。神功圣德碑亭被拆除了四壁,仅于台基之上,石碑的四周砌以齐胸高的宇墙。

景陵是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景陵的营建始自1435年农历正月十一,由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1435年6月21日,宣宣宗入葬景陵。

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明茂陵是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3位皇后的合葬陵寝。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由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

茂陵陵寝工程在1488年4月24日竣工,共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裕陵,但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茂陵的陵园制度也遵守了献陵的节俭制度。茂陵的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00米,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度,占地约25000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两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

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泰陵是明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才开始筹建。根据古籍记载,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即位后,就开始着手筹办孝宗的丧事。

当时,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都对武宗说:“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于是,工部的许天锡也向明武宗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学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明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看视,最后确定在施家台营建孝宗陵寝。

1505年6月5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历时4月后,玄宫落成,于该年10月19日中午将明孝宗葬入陵内。在1506年的3月22日时,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

康陵,是明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康陵建于1521年,占地27000平方米,建陵共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

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3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但明永陵不是在明世宗驾崩后开始修建的。

1528年时,明世宗的皇后陈氏崩。当时,明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秘密为陈皇后,也为自己选择将来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学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明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

查看之后,明世宗还是觉得不放心,就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了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才把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由于明世宗认为十八道岭山的名字不够高雅,就下诏将其更名为“阳翠岭”。

1536年4月22日,永陵开始动工修建,明世宗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经过多年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永陵与前7个陵寝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

按《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270米,裬恩殿为重檐7间,左右配殿各9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6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5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划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5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

清代地理学家、文学家梁份所撰《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其中写道:

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

按照《明世宗实录》的记载,明世宗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于是令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也就是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

后来,明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还是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修建了。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还有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都是以前的各陵没有的。

昭陵是明穆宗朱载垕及其3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的陵寝制度在明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其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000米,途中建有五空、单空石桥各一座。

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3座。陵宫建筑,朝向为南偏东38度,占地约34600平方米。其总体布局也呈前方后圆之形,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甬道做直通前后的方式,以及棱恩殿、配殿为5间,棱恩门为3间的规制均如泰、康诸陵制度。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明代的帝陵,尤其是从献陵至康陵前后六陵,宝城内的封土都是从宝城内环形排水沟以内开始夯筑“宝山”的,其形状呈自然隆起之态,被称之为“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

但昭陵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俗称为“哑巴院”,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

宝城封土的排水系统也十分讲究。宝城为前低后高形式,城内的封土则是中高外低。宝城的内侧设砖墁凹形水槽,左右两侧稍前处又各设方井两眼,井上覆盖凿有漏水孔的水篦子,井下有暗沟前通哑巴院内的两侧排水孔道。

每当下过大雨,封土内的雨水都能从哑巴院两侧的排水暗沟顺利地排出,有效地保证了玄宫上面封土的干燥。这样一来,昭陵的宝城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

由于封土的培高,冢前拦土墙、排水系统、照壁形式,与宝城、方城的关系都要重新考虑,于是形成了陵区内第一座哑巴院。

这种形制由于冢前拦土墙的大幅度增高,不仅可以满足以永陵位模式在宝城内填满黄土的需要,而且方城下的甬道和宝城内通向明楼的左右转向礓也可以继续使用,而不致被封土掩埋。这种月牙城、哑巴院的方式为后来的庆、德两个陵所沿用。

昭陵明楼的斗拱,依明代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陵墓。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的西南方向。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定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3座陵园之一,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

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于1584年时开工,历时6年完成。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在闲置30年之后,直至1620年才正式启用。

定陵前有三进宽阔院落,后有一座高大宝城。陵的正门前方是3座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座。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

陵宫的总体布局也呈前方后圆之形,含有我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3道。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回事外罗城之内的左侧建有神厨3间,右侧建有神库3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5间,进深两间,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7间,进深5间,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

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所以台基的后面也设了一出踏跺式台阶。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刻着龙凤戏珠及海水江牙的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就是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

牌楼门的两柱做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做须弥座式,石供器由一座香炉、两座烛台、两座花瓶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在了宝城墙的右前方,帝后棺椁在享殿内举行“安神礼”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的对称性,在第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牲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厅室,房屋多至300余间。

庆陵是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庆陵的地下玄宫自1621年3月定穴营建,7月29日合龙门,历时4个月。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

庆陵的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庆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两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3座。

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5间。神帛炉两座。

第二进院落,前设3座门,内建两座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1个。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

明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

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庆陵的排水系统也很有特色。对于宝城两侧山壑间的流水,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沟排水的方式从陵前绕道排出。而庆陵则是在明楼前修建了一个平面近似“丁”字的地下排水涵洞。

宝城两侧的水流从左右宫墙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楼前的地下汇合后向前排出,从地下躲过环抱于前的龙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沟,经祾恩殿后的3座石桥,从前院的右侧绕过陵前注入河槽。

德陵是明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

思陵,是明毅宗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

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颇引人入胜。石五供,分为前后两套。

前一套是5个相互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雕为四足两耳的方鼎形,上面浮雕饕餮纹。左右为烛台,台腹四面雕刻人物故事,最两边的是花瓶,瓶腹、瓶颈略呈圆形,也浮雕饕餮纹。五供器各施以石座,与明代其他各陵共用一祭台不同。

后面的一套,祭案的案端做翘头式,案面浮雕绳纹,下做闷户橱形状,四腿因顶部内收而随势弯曲,足部外翻,还保留着明式家具线脚优美、雄浑大方的特色。

案上放有石雕供果5盘,一盘为橘子,一盘为柿子,一盘为石榴,另外两盘分别为寿桃和佛手,形象十分逼真。

碑石雕刻也别有风趣。碑首做“四螭下垂”式,碑身左右雕升龙,碑座前雕5龙,后雕5麒麟。左右雕母狮背负小狮图案,母狮前还有小狮或做戏球状,或伏于母狮身下做哺乳状,形态极为生动。

据说,这是象征古代官爵中“太师、少师”的一种吉祥图案。

明楼内的圣号碑碑阳篆额“大明”两个字,下刻“庄烈愍皇帝之陵”7个大字。前面的神道碑碑阳篆额“欶建”,下刻由清朝顺治年间大学士金之俊奉欶撰写的碑文。

清代乾隆年间,思陵先后两次修缮,陵园建筑规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1745年,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奉命祭祀思陵,发现思陵因长期失修,风雨剥落,殿庑倾圮严重,遂奏请修葺。清乾隆皇帝从其所请,下诏修缮思陵。直隶总督那苏图奉命督办该项工程。

在陵园的管理上,思陵和其他明陵一样,在清代设置有司香内使即守陵太监2名、陵夫8名,照役给予香火地亩。每年春秋两季,分由太常寺差官至陵致祭。清政府每年还委派工部堂官一员,赴陵检查陵园建筑,时加修葺。

明十三陵依照我国传统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的建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我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

[旁注]

琉璃 又叫流离,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是我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我国古代艺术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

明楼 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明楼前有石几筵。石几筵是古代的一种丧葬祭祀礼仪。明清帝王陵墓内明楼前所列石刻1个香炉、2个花瓶、2个烛台,共5件,鲤鱼是太之上,称为石五供,象征对死者祭奠崇敬之情。

龙砂 风水名词,我国古代时,因为受到含有特定成分的水长期滋养的土壤,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龙又是我国古代传统中最为神圣的祥瑞之兽,因此古人就把受到滋养的,富有生机的特殊土地和土壤称为“龙砂”。古人认为龙砂可以为人带来财富等好运。

内明堂 我国风水学术语,指的是穴山的前方,左龙右虎环抱之内的平夷之地。内明堂是指大门进来的空间,大门开在生旺位,纳入走廊空间里的能量,这种不可见的有生旺力量的生物能就是风水中说的“生气”,风水学认为内明堂的布置会影响财运。

硬山式 我国古代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我国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这类建筑。

钦天监 也叫“司天台”,是我国古代官署名。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订历法。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的地位十分重要。

司礼监 我国古代官署名,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的十二监之一。司礼监设置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

兵部 又称夏官、武部,我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又称“夏卿”。兵部是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之一。兵部负责掌管选用的武馆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大明会典》 简称《明会典》,是我国明代记载当时典章制度以行政法规为主的官修书。《大明会典》在1497年3月开始修编,共有180卷,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集礼》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

石雕 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3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照壁 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代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我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汉白玉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一种化合物,基本上它并不溶于水。它可存在于以下形态: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汉白玉质地坚硬洁白,石体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称汗线,故而得名汉白玉。

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须弥座形式与装饰比较复杂,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用于高级建筑上,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等。

宰牲亭 是古代皇帝祭天时宰杀牛、羊、鹿等牲畜的场所。宰牲亭是明代历朝帝王陵寝的重要建筑构建之一,均为面阔3间,进深3间,其主体建筑面积415平方米,院落总面积1496平方米。明十三陵宰牲亭在修葺时上屋檐四角均发生明显下沉,两层屋面有渗漏,部分构件糟朽。

祠祭署 我国古代官署或寺庙建筑,通常设置于皇帝陵寝或天坛等处所。每个祠祭署历来都要有主管祭祀的官员负责,通常是1个奉祀、3个祀丞和24个礼生,祠祭署的所有配置也都与祭祀有关。

饕餮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长着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相传饕餮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甚至为此吃掉了自己的身子。至今,喜好美食的朋友被称为“饕餮族”。

左侍郎 古代的一种官职。侍郎官职分为:礼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侍郎非郎、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古代重礼制习俗观念,等级制度严格,“左”或“右”在旧时是为区别尊卑。

直隶总督 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代9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阅读链接]

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去世后葬于南京紫金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朱允炆不知所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明英宗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来明英宗被放回,又坐了皇帝。朱祁钰去世后,明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这样,明代16个皇帝有2位葬在别处,1位下落不明,其余13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