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先民开始半穴居
到了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所有部落已经开始进入半穴居时代。在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中,就发现了半穴居的住宅。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半坡遗址即是其中之一。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的东方,渭水支流浐河河床的上层河阶,背对关中平原上的白鹿原,正面向着浐河,附近草木兴盛,河里的鱼虾与陆上小动物不可胜数,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后经考古发现,河阶上建有数千座半穴居的茅草屋,屋顶或圆形或三角形,人们就住在这种半穴居的土坑内。
半坡遗址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3部分。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丰富的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遗物。
半坡人的房子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个至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
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米至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平方米至20平方米,中型的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传统的“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遗址部落的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3个小间。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3个小间,是氏族公社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领的住所。同时,也是老人和儿童的“集体宿舍”。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房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
半坡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分别用石、骨、角、蚌、陶制成,种类有斧、铲、锛、刀、石磨盘和磨棒、箭头、鱼钩、鱼叉等。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3种。陶器器形以夹砂陶罐、泥质或细泥陶钵、盆和小口双耳尖底瓶为主组成一套日常生活用具。
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细泥陶器上多饰以黑色彩画,图案主要有人面鱼、鹿、宽带、三角以及植物纹饰,有的还把人面和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生动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鱼纹。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画符号,这可能是我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印纹。
另外,还有精美多样的装饰品,芥菜或白菜的碳化种子,粟的遗迹,人工饲养的猪、狗骨骼,以及各种动物骨骼、鱼骨和果食等。
半坡这种随农业经济兴起的河阶住地,不仅出现于半坡村所在的浐河与灞水两岸的河阶地,该地域附近随处可见类似遗址的分布,据考古统计,已发现数十处之多。可见,这种“河阶宝地”是多么的受欢迎。
河阶台地不仅建立起灿烂的半坡文化,也是许多著名遗址的发源地,像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位于武安磁山村东南的台地上,四周山峦起伏,河流环绕,西依太行山余脉煤油监鼓山,北靠磁山,南临洺河。
磁山遗址文化层厚1米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米至7米。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骼及植物果实,约6000余种。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为椭圆形和圆形。半地穴,深约1.2米,长3米,宽2米。前有一坡道或台阶。房内堆积很多,芦苇压印的烧土地当是房子墙壁或屋顶的遗存。
窖穴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等几种,以长方形为最多。有的窖穴底部有一块大砺石,周围散布很多石块、石片、残石器和石器成品,可能是当时石器加工场所。有的底部发现在石磨盘和石磨棒旁放一陶罐。粮食窖穴形状多长方形,深度在3米至6米之间,底部有腐朽的粟灰堆积,厚度一般在0.5米至2.5米之间。
陶器多手制,火候低,陶质粗糙,造型简单,器形不规整,器壁较厚,以夹砂陶为主。羼和料有石英、粗砂、细砂和云母。颜色有红、褐和灰褐3种。器表多素面,纹饰以浅细绳纹较多,还有编织纹、附加堆纹、剔刺纹等。泥质红陶胎厚,火候低,光洁度差。器形有倒靴式支架、直壁平底盂、三足钵、小口长颈罐、漏斗形器、舟形盆、罐、圈足罐、豆等,以支架、盂最有代表性。另外还发现一些微型陶器,可能是祭祀用的冥器。
石器有斧、铲、锛、凿、镰、磨盘、磨棒等。以斧的数量最多,有通体磨光,也有局部磨光,器形一般都较小。
出土骨器数量较多,有铲、针、笄、镞、鱼镖、梭、锥、匕、饰等。蚌器有铲和装饰品。
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包括兽类、鸟类、龟鳖类、鱼类、蚌类等5大类、23种。家畜家禽有犬、猪和鸡。
半坡遗址和磁山遗址所反应的为求适应环境,进而与环境共同繁荣所发展出的居住经验,恰恰是我国风水理论探讨的重心,风水实践关注的焦点。
[旁注]
白鹿原 是一个历史地名,许多历史典籍对其均有记载,其位置大致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方向,灞河和浐河之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代金、元、羌等少数民族杂居及其与汉文化融汇之所。白鹿原上有汉文帝灞陵、薄太后墓、窦太后冢。在西安建都的历代王朝,往往都以白鹿原为皇家郊游狩猎的御园。
一明两暗 指正房三间正房三间,每间由隔扇隔开,形成“一明两暗”。明间又称“堂屋”,是家长会见重要客人和在节日里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两暗”一般是一间作书房,一间作卧室。是我国传统建筑形制,其特点是方便生活,保障安全。
灰陶 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大类,前者用作饮器,食器、盛储器和其他用器,后者用作炊器和部分饮器。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
红陶 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红陶。
祭祀 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天神、地祇、人鬼3类。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阅读链接]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汲水工具。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
尖底瓶的巧妙之处在于运用了重心原理,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这也许是重心原理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