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人的干阑式建筑

黄河中下游进入半穴居时代的同时,在南方的长江流域一带,高温、多雨又潮湿的水乡泽国,出现了大量的“干阑式”住宅。据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编纂的政书《通典》记载:

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杆栏”。

这种住屋特色,就是完全的“人造木屋”,其外形和“巢居”诸多相似。后来,经过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那里的房屋就是标准的“杆栏式”住宅。

河姆渡遗址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南抵象山港,包括舟山群岛在内的浙东沿海地区。当时,这里背山面水、风光明媚,真是一个好地方。

河姆渡遗址堆积层厚度约4米左右,自上而下共分8个层次并相互叠压。除表土层和冲积层外,从第一至第四层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厘米至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秸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为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

在河姆渡遗址各文化层,都发现了干阑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

第四文化层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遗存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可见,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

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

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即为干阑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

建造庞大的干阑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这种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干阑式建筑技术还被河姆渡人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河姆渡遗址第二层发现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水井位于一处浅圆坑内,井口方形,边长约2米,井深约1.35米。井内紧靠四壁栽立几十根排桩,内侧用一个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顶,以防倾倒。排桩上端平放长圆木,构成井口的框架。

水井外围是一圈直径约6米呈圆形分布的28根栅栏桩,另在井内发现有平面略呈辐射状的小长圆木和苇席残片等,可见井上还当盖有井亭。

干阑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我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事实上,河姆渡人的这种干阑式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在气候方面,7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温暖湿热,平均气温比现高3摄氏度至4摄氏度,年降雨量比现多500毫米左右。

在地理方面,河姆渡南面的四明山,北面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地和东面南北走向的乌石山、羊角尖山、云山等低山丘陵三组山系构成硕大的“工”字形,这种地貌犹如今天围海造田工程上抛筑的丁坝和顺坝,具有很大的促淤成陆功能。

距今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时,四明山北麓成为一片浅海,从长江口顺潮而下的泥砂搬运到这里后,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挡而沉积下来,使河姆渡一带的淤积快于其两翼,当海退开始后,河姆渡一带自然最先出露成陆。

当河姆渡成陆时,“工”字形地貌两翼尚处于浅海之中,海水涨落有规律地推动湖水升、降,为河姆渡人的稻田创造了自灌条件,使河姆渡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稻谷。因此河姆渡人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更多劳力去建造庞大的干阑式建筑,有时间去发展纺织、漆木器生产。

河姆渡处于湖泊沼泽、平原、草地、丘陵、山冈多种地貌的复杂环境,所以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非常有利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造工具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

河姆渡遗址出土木桨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画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

在河姆渡第四层的居住区,发现以陶釜、陶罐为葬具的婴儿瓮棺葬2座。第一层至第3层有20多座墓,均不见墓坑和葬具,仅有1座以木板垫底。成人和婴儿多为单人葬。有3座是两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两个儿童。第二层和三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侧身屈肢葬,个别的是俯身葬,头向东或东北,大多数无随葬品。第一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个别仰身屈肢葬,头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随葬品但并不丰富,最多的两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豆,少见生产工具。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

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

总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河姆渡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而河姆渡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利用则是决定因素。

[旁注]

《通典》 唐代史学家杜佑撰,共200卷,内分9门,子目1500余条,约190万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榫卯 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纺轮 又称“纺专”、“塼”、“瓦”。新石器时代出现,最早为为石片,后为陶制,再后在青铜器时代发展为铜制。出土最早的纺轮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其“纺轮多用废陶片打制,中间穿圆孔。直径2.7、孔径2.5厘米”。

[阅读链接]

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为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需要,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1977年10月,考古学家们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期考古发掘,两次共揭开遗址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不少是历来罕见的珍品,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称史学界称为建国以来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成果,使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跨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