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曲折余生
慈禧太后在发动戊戌政变后,就一心想废掉光绪帝,却因遭到英、日等国的反对而未能得逞。当她令太医捏造“脉案”,谎称光绪帝已病重的消息公布后,英国驻华公使窦乐纳就通知总理衙门称:“我坚信,假如光绪帝在这政局变化之际死去,将在西洋各国之间产生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后果。”② 窦乐纳还派一名医生为光绪帝诊断病情,结果是宣布光绪帝无病。慈禧太后只好暂时忍气吞声,但与英、日的矛盾加深,并伺机再谋废立。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99 年 12 月 31 日),荣禄向慈禧太后密献计策:“择宗室近支子,建为大阿哥,为上嗣。”①“大阿哥”,即皇位继承人。清朝在康熙帝晚年时已颁立下“永不建储之谕”,慈禧太后却背离祖宗“家法”, 接受了荣禄的建议,以光绪帝无子为由,决定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于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日(1900 年 1 月 31 日)举行了立大阿哥的典礼。面对慈禧太后“名为立嗣,实则废立”的阴谋,舆论哗然。英、日、美等国驻华公使拒不参加典礼,列强的军舰也由上海北驶表示对此事要加以“干预”。慈禧太后策立了大阿哥,却未敢废掉光绪帝的帝位。但那位年方 15 岁、终日以玩犬为乐的溥儁却进了皇宫成了皇位继承人,而光绪帝仍然是被囚在瀛台的挂名皇帝。
通过废立问题的一连串闹剧,慈禧太后对列强的不断干预十分不满,于是便利用了义和团反帝风暴作为她进行报复的工具。本来,列强对光绪帝的支持,是担心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再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对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不利。而光绪帝与维新派共同掀起的戊戌变法,又是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前提的,列强对此也并非完全赞赏。但就光绪帝的开明和慈禧太后的守旧而言,列强自然会选择前者。当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又发生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其盲目排外的一面却恰中守旧势力之下怀,慈禧太后便借以发泄了对列强在废立问题上对她屡次拆台的不满情绪。于是,她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中旬接受了协办大学士刚毅对义和团“宜抚不宜剿”的建议,一改过去“剿抚兼施”的政策, 下了对义和团加以“招抚”的决心,默许义和团进入北京。与此同时,俄、英、德、法、美、日、意、奥八国拼凑 2000 余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开始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各国又继续向大沽增兵, 试图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清廷必须在和与战问题上作出抉择。自五月二十日(6 月 16 日)至五月二十三日(6 月 19 日),慈禧太后连续在 4 天之内召
集 4 次御前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光绪帝参加了会议,他不赞成对外宣战,认为顽固大臣所声言的“义民可恃,其术甚神”是靠不住的,指出“诸国之强, 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奈何以民命为儿戏?”①载漪、载濂、刚毅等顽固大臣则不仅一再申明要靠义和团的“神术”去“报雪仇耻”,而且还指使人编造出一个“请太后归政,废除大阿哥”的所谓“外交团照会”,
② 参见杨天石:《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光明日报》1985 年 9 月 4 日。
① 《英国蓝皮书》中国第 1 号,1899 年,第 303 页。
① 《戊戌变法》第 1 册,第 478 页。
使慈禧太后大为恼怒,声称:“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①经慈禧太后与守旧排外大臣的反复密商后,于五月二十五日(6 月 21 月)颁布了宣战“上谕”。但就在宣战后仅 4 天,慈禧太后就向列强表示“朝廷慎重邦交,从不
肯轻于挑衅”②。又过了 4 天,又表示“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③。可见,利用义和团去同八国联军作战以实现慈禧太后报复外国人,又试图对义和团加以镇压,这就是慈禧太后宣战的实质。
七月二十日(8 月 14 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慌忙挟光绪帝西逃。在此之前,她调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经李鸿章与列强的谈判交涉,慈禧太后得知“惩凶”的名单上没有她,对列强十分感激,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④,授权奕劻、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随后,她与光绪帝返回北京,并将大阿哥溥儁废掉。光绪帝返京后,不再被囚于瀛台,而是常常临朝,回复到以往的帝位生
活,但慈禧太后对他仍严加控制。此时的清廷固然仍在推行着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 年 1 月 29 日)开始下诏变法所实行的新政,似乎是把戊戌变法时期的新政措施又一步步恢复,然而光绪帝在颁发新政诏令时却不得不服从慈禧太后的旨意“先自骂两句”,说“康有为之变法,非变法也, 乃乱法也”①。他在对德龄的自白中表达了苦衷:“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作主,不能如我的志。”②就是在如此心境之下,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 年 11 月 14 日),光绪帝怀着无限的惆怅逝于北京。
① 《义和团》第 1 册,第 13 页。
②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 67,第 2 页。
③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 186 页。
④ 同上书,第 203 页。
① 《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 945 页。
② 《德宗遗事》,第 49 页。